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和失智者溝通有訣竅!國健署教6技巧建立安心互動

2025/06/01 21:28

國健署說,日常生活中透過6大溝通技巧,包含簡單說、不催促、少責備、溫柔互動、熟悉環境、多肯定,可與失智患者建立更好的互動關係;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國健署說,日常生活中透過6大溝通技巧,包含簡單說、不催促、少責備、溫柔互動、熟悉環境、多肯定,可與失智患者建立更好的互動關係;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與失智者溝通常常讓人感到挫折與無助,但其實只要掌握方法,就能讓彼此的互動更加溫暖與有效。國民健康署在臉書專頁提醒民眾,失智者雖然語言能力會隨病情變化而退化,但日常生活中透過6大溝通技巧,包含簡單說、不催促、少責備、溫柔互動、熟悉環境、多肯定,仍可傳達關心與尊重,建立更好的互動關係。

日常6大溝通技巧

「溝通,不只是說話,更是心與心的連結。」國健署呼籲民眾成為懂得傾聽與陪伴的好夥伴。建議與失智者溝通時可從以下6個日常技巧做起:

1. 簡單說:使用簡單清楚的句子,避免複雜說法。

2. 不催促:給對方充足時間思考與回應,不催促、不插話。

3. 少責備:避免責備,專注於當下的情緒與感受。

4. 溫柔互動:語氣溫和、搭配肢體互動,傳達你的關心。

5. 熟悉環境:維持熟悉且規律的生活環境,幫助穩定情緒。

6. 多肯定:多給予肯定與鼓勵,糾正不是首要目標。

國健署補充,室內照明應柔和、均勻,避免造成陰影誤認,如誤將牆角陰影看成人影等,減少焦慮與妄想發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國健署補充,室內照明應柔和、均勻,避免造成陰影誤認,如誤將牆角陰影看成人影等,減少焦慮與妄想發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3技巧讓家更安心

國健署也補充,根據國內調查,逾9成失智者居住於家中,因疾病導致認知與辨識能力退化,常出現找不到物品或誤認環境等焦慮現象,因此強調,打造熟悉、安全、易辨識的居家空間,包括居家客廳、臥室、廚房、浴廁,不僅可降低不安感,更有助於延續其生活自理能力。以下為居家照護可參考的3項實用技巧:

1. 加強辨識性與線索提示:利用對比色設計如馬桶坐墊與地板的色差,或在桌椅、空間明顯處標示提示,協助失智者快速辨別環境。

2. 避免直射光源與陰影:室內照明應柔和、均勻,避免造成陰影誤認,如誤將牆角陰影看成人影等,減少焦慮與妄想發生。

3. 降低環境干擾:電視機未使用時應關閉,減少聲音刺激,避免幻聽或妄想等症狀出現。

此外,也可在明顯處擺放個人物品或照片,刺激記憶,廚房則可選用熟悉且安全的器具,提升失智者的使用意願與自主性。民眾可進行改善,攜手打造一個讓失智者安心生活的友善環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