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2 05:30
白天疲憊 夜晚難眠? 醫籲落實「睡眠衛生」3面向
你有白天精神不濟、夜晚難以入眠的問題?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盧泰潤指出,許多民眾忽略「睡眠衛生」的重要性,良好的睡眠習慣是改善睡眠品質關鍵的第一步;而睡眠衛生涵蓋3大面向,民眾應遵循落實。睡眠時間、環境與睡前習慣盧泰潤說,「睡眠衛生」的3大面向包括睡眠時間、睡眠環境與睡前習慣。首先,作息時間應固定,
-
2025-04-22 05:30
兒少憂鬱症大增 高中階段「自傷」風險最高
兒少精神相關問題越來越常見,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調查發現,近年來兒少憂鬱症診斷明顯增加,且許多醫師發現,患者國小就出現自傷行為,比例也隨著年紀持續提高,90%受調查醫師提到,診療的高中憂鬱症個案存在自傷行為,盼相關單位完善精神健康相關服務體系,即時提供兒少所需協助。
-
2025-04-21 14:31
網路不當行為增青少年自傷風險 性訊息外傳危害最大
孩子手機滑不停是許多家長頭痛的情況之一,但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從自傷風險量表來看,每日上網時數增加自傷風險0.14分,但網路不當行為增加的風險分數可達4.02至6.54分不等,其中又以性相關訊息外傳危害最大,呼籲家長務必注意孩子上網的「質」,而非只看網路用量。
-
2025-04-21 13:23
兒少精神診斷憂鬱症大增 高中生自傷風險達高峰
兒少精神相關問題越來越常見,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調查發現,近年來兒少憂鬱症診斷明顯增加,且許多醫師發現患者從國小階段就出現自傷行為,且比例隨著年紀持續提高,有90%的受調查醫師提到,診療的高中憂鬱症個案存在自傷行為,盼相關單位完善精神健康相關服務體系。
-
2025-04-21 05:30
教導孩子「學中玩」 開心迎接小學生活
當孩子即將踏入小學,家長與孩子也迎來充滿期待與挑戰的新階段。為協助孩子適應,家長應關注學業壓力與適應、作息規律、社交技巧、自理能力、學習態度與情緒管理,因此提供一些建議給新生家長。把學習變成遊戲 減輕壓力許多剛上小學的孩子,會因為成績、考試,甚至是同儕比較而感到壓力。這些焦慮有時來自於外在的期待,比
-
2025-04-20 21:44
健康網》憂鬱症分4種 中醫依症教按穴 快筆記
沈莉馨/核稿編輯遠離憂鬱症,中醫辨證施治給解方!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楊婕妤指出,中醫認為,憂鬱症的根本原因往往是由於氣滯、血瘀和陰陽失衡所引起的,與脾胃、肝、心等臟腑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可分為肝氣鬱結、心血不足、脾胃虛弱及腎陰虛等4型,依症施藥搭配穴位按摩能有舒緩及治療效果。
-
2025-04-19 18:20
健康網》老是睡不好? 中醫揭忽略「這」器官害你自律神經失調
葉立斌/核稿編輯明明很累卻睡不著,早上醒來總覺得頭昏沉沉的,好像一直都沒睡飽?中醫師陳櫂瑔提到,這不是壓力太大、用腦過度,源頭可能是一個你從來沒注意過的小器官:松果體。它負責分泌褪黑激素,幫助調節生理時鐘;如果白天待在昏暗的室內,晚上滑手機到深夜,會導致褪黑激素無法正常分泌,長期下來容易自律神經失調
-
2025-04-19 16:48
健康網》白天打哈欠、狂喝咖啡硬撐?專家:長期影響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才剛開始上班就想打哈欠,甚至需要多喝幾杯咖啡提神?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AASM)最新發表的聲明提到,白天嗜睡,可能是嚴重睡眠不足的警訊,恐損害長期健康。根據外媒《CNN》報導,美國睡眠醫學學會主席艾瑞克(Eric O
-
2025-04-19 15:22
健康網》聽喜歡的音樂真能放鬆 芬蘭研究:打開大腦快樂開關
葉立斌/核稿編輯音樂能讓人感到快樂、放鬆並非無科學根據!芬蘭圖爾庫大學醫院正子斷層掃描中心首度證實,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會活化大腦的阿片受體系統(處理快樂、舒適、止痛反應),發表於《歐洲核子醫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
2025-04-19 14:07
第18屆園藝治療國際研討會 探討綠色療癒在不同年齡層的應用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緊張,身心容易出現狀況,「綠色療癒」日益受到重視。第18屆園藝治療國際研討會19、20日在亞東紀念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辦,以「通往不同年齡層的園藝治療」為核心,全面聚焦園藝治療在全齡族群中的應用與挑戰。社團法人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理事長張博然表示,繼去(2024)年以「綠色處方箋」為
-
2025-04-19 11:42
健康網》AI吉卜力風潮 心理師談8爆紅原因
葉立斌/核稿編輯人工智慧(AI)龍頭openAI旗下的「ChatGPT」推出能夠生成吉卜力畫風的圖像功能,網友紛紛將各類圖片改造為吉卜力或其他動畫風格,不僅是自己的照片,甚或包含老電影劇照、新聞照或搞笑圖片等。至於為什麼大家會這樣熱愛吉卜力畫風的圖樣,應當不只是搞笑,有趣而已。心理師認為,除了從小看
-
2025-04-19 10:18
健康網》從嚴管到放任 心理師曝4種教養風格對孩子影響大不同
羅碧/核稿編輯育兒方式百百種,有的家長認為「從小應讓孩子知道規矩,長大才不會胡作非為」,但也有家長傾向給孩子更多的自由,讓他們在探索中成長,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黃閎新指出,教養方式分4種,分別是民主威望型、威權霸道型、放任型和忽視型,不同的教養風格對孩子的影響大不同,但他也強調,找到
-
2025-04-18 15:21
健康網》家有「絲芙蘭孩童」? 心理師教3招幫孩子找回自信
葉立斌/核稿編輯社群媒體盛行,看著光鮮亮麗的網紅,越來越多年輕人注重外貌,因而出現「絲芙蘭孩童」(Sephora Kids)一詞。諮商心理師林佳瑾指出,「絲芙蘭孩童」指的是孩童在下課後購買美妝品,並拍攝影片分享。不過在社群媒體渲染下,容易進一步讓孩子出現容貌焦慮。此時家長先別責備,而是理解孩子動機後
-
2025-04-17 21:36
健康網》數羊數到黑眼圈? 學會3穴道助好眠
沈莉馨/核稿編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以及不規律的作息,越來越多的人深受失眠之苦。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游凱翔表示,中醫認為,失眠的根本原因在於體內陰陽失衡,與心、肝、脾、腎等臟腑功能有關,治療失眠會依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中藥調理。民眾平日可按摩神門穴、三陰交穴及安眠穴,有助改善睡眠質量和入睡困
-
2025-04-17 13:52
過動症「一坐就知」 高醫打造情境教室精準偵測
台灣約6-7%的小朋友有注意力不集中合併過動症(ADHD),但靠著量表的主觀評估,診斷上往往不夠精準。為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兒科部椅子荷重元件、眼球偵測等設備打造情境教室,透過人工智慧輔助可精準診斷過動症,及早治療以幫助學習和改善人際關係。
-
2025-04-17 06:30
健康網》擺脫起床困難 日研究:起床前20分鐘接觸自然光
沈莉馨/核稿編輯每天起床都覺得困難重重,手機鬧鐘響了又響,每5分鐘按掉一個,即便是貪睡裝置到最後真的離開床,總覺得沒睡醒,有可能是「環境問題」。日本大阪公立大學研究發現,起床前20分鐘接觸自然光,能有效改善起床後的精神狀態,增加清醒程度與減少起床後的疲勞感,結果發表於《建築與環境》(Building
-
2025-04-17 05:30
遊戲中學習、生活中訓練 「早期療育」陪慢飛兒長大
2歲蓁蓁(化名)由奶奶帶大,好動、精神旺盛,但卻難以安靜坐在座位上、不愛聽從指令,被奶奶帶來進行早療評估。早療團隊透過多元化課程,增強蓁蓁的認知功能與專注力,經過2年半的治療,蓁蓁的行為舉止精細度顯著提升。蓁蓁的奶奶發現,蓁蓁在家時常跑來跑去靜不下來,在幼兒園上課時不時專注力不佳,也難以安坐在椅子上
-
2025-04-16 09:30
健康網》股市震盪壓力爆表? 營養師推「6類快樂食物」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期因川普關稅政策調整,股市如坐雲霄飛車般大起大落,不少民眾感到焦慮、壓力。營養師侯沂錚在臉書專頁「30+輕熟齡臨床營養師 侯沂錚博士」發文分享,透過選擇正確的食物,如香蕉、鮭魚或秋刀魚等深海魚類、牛奶、無糖茶、85%黑巧克力、水,就能有效穩住好心情,減少壓力。
-
2025-04-15 21:38
健康網》越怕失眠越睡不著 醫授3招擺脫「睡眠焦慮症」
羅碧/核稿編輯1名30多歲工程師原本個性就容易焦慮緊張,最近更因工作壓力大,睡前還常想著工作,因而出現失眠症狀。於是他嘗試服用安眠藥,卻發現藥效時好時壞,漸漸地,他每天晚上都擔心自己是否睡得著。即時躺在床上也會一直起來看鬧鐘,即使增加安眠藥仍無法穩定入睡,直到就醫後才知道自己非單純失眠,而是罹患「睡
-
2025-04-15 11:31
健康網》股市跌就心慌? 中醫師不推咖啡提神 「1茶飲」穩情緒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股市起伏不定,走勢有如雲霄飛車,讓許多投資人心情也隨股價上下震盪,焦慮不已。台北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指出,長期盯盤、政經局勢波動,容易導致慢性壓力累積。中醫觀點認為,這是而是「肝氣鬱+心火旺」在作怪,對此,她推薦「川普震盪茶」利用合歡花(解鬱安神)、佛手(疏肝理氣)、甘草(調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