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17 13:08

    10大死因 三高占5項!政院拍板「防治888計畫」

    行政院會今(17)日通過「三高防治888計畫」,衛福部指出,盼於8年內將8成三高病患加入照護網、8成加入照護網者接受生活習慣諮商,8成達三高控制目標。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與三高相關者就占5項,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及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病,每年約6.2萬人死於三高相關

  • 2025-03-28 11:27

    苗縣首例!血管嚴重鈣化狹窄 冠狀動脈旋磨術救治

    苗栗縣62歲的邱姓婦人,有高血壓、高血脂,為末期腎病且定期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近2個月以來出現間歇性胸悶而就醫,經心導管冠狀動脈攝影檢查,發現右冠狀動脈鈣化嚴重狹窄,一般導管氣球無法通過處理。先以藥物治療1個月後,症狀仍未改善,因此改以心導管冠狀動脈旋磨治療術搭配血管內超音波,順利置放支架並將右動脈

  • 2025-03-27 18:01

    健康網》改變飲食控三高 營養師:高血脂注意食材烹調方式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人飲食精緻化,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讓「三高」問題越來越普遍。營養師高敏敏和心臟科權威醫師陳裕峰在臉書指出,飲食調整是控制三高的關鍵,透過適當的飲食選擇,可以有效維持血糖、血壓及血脂的穩定。糖尿病患者應避免攝取精緻澱粉,並注意飲食順序;高血壓應避免高油高鈉;高血脂則要注意食材的烹調

  • 2025-03-26 20:31

    健康網》大餐後來一杯! 中醫推2茶飲 降脂清血管

    沈莉馨/核稿編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三高名列台灣十大死因排名之中,其中高血脂更是隱形殺手。藍田馬光中醫診所副院長陳俐彣指出,中醫將高血脂分成4種證型,包括濕熱、痰濕、腎陰不足和血瘀,降血脂中藥以活血化瘀和逐痰祛濕為主,常用藥材有何首烏、丹參、山楂、荷葉、三七等,聚餐宴席後若想解膩消脂,推薦飲用洛

  • 2025-03-19 18:14

    6旬婦運動後血栓險休克 因服用「這」!醫:肺栓塞危險群

    彰化63歲蔡姓婦人平時有運動習慣,但近日運動後常發生喘不過氣狀況,經醫院檢查發現竟是肺栓塞,隨時有休克可能。彰化員榮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賴金湖表示,蔡女本身患有高血脂,且因停經後服用荷爾蒙,導致血液更容易凝固,屬於肺栓塞高危險群。幸即時進行手術,目前已順利康復出院。

  • 2025-03-06 18:21

    健康網》一路冷到週六 積極保暖防心肌梗塞

    葉立斌/核稿編輯冷氣團又報到了!氣象專家指出,各地降溫有感,最冷的時段會落在今晚到明晨,一路濕冷到週六(8日),平地最低溫可能降至10度左右。這時最令人憂心的是年長者因為氣溫驟變引發心臟病發等疾病。中央氣象署表示,明(7)日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天氣偏冷;華南雲雨區東移,各地天氣濕冷,降雨機率偏高

  • 2025-02-17 12:55

    25歲女眼瞼長黃色硬塊 醫一看:快去檢查膽固醇

    25歲林小姐發現兩眼的上眼瞼長出黃色硬塊,且短短幾個月間越長越多,嚇得她連忙到眼科就醫。醫師診斷林小姐是初期眼瞼黃斑瘤並有星狀玻璃體,恐是膽固醇過高反應在眼睛上的病症,果經抽血檢查林小姐膽固醇偏高,眼科醫師洪啟庭提醒,常照鏡子自我檢查眼睛,可早期發現是否有高膽固醇或高三酸甘油脂等問題。

  • 2025-02-13 11:48

    健康網》凌峰傳中風 國健署談中風5危險因子 4習慣要改

    葉立斌/核稿編輯以主持《八千里路雲和月》聞名的80歲資深藝人凌峰,曾榮獲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然近期傳出因中風住院。報導提到,親友轉述其健康狀況穩定。據報導,凌峰近年定居泰國清邁,然在2024年底驚傳二度中風,返台就醫,且行動較不方便需有人協助照料。而他的友人證實此事並說正在復健。

  • 2025-01-12 11:05

    健康網》研究揭喝湯不會胖! 醫:國人「1習慣」反害高血脂

    黃宜靜/核稿編輯天冷來碗熱熱的湯,好暖和!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引述1項國外研究指出,喝湯可降低15%肥胖風險,因多數湯品熱量較低,且能增加飽足感;不過,國人因用餐習慣不同,常常吃完主菜後才喝湯,且1碗接著1碗,容易攝取過多油脂和熱量,多喝湯很難不變胖,因此會建議膽固醇太高者不要喝湯,盡量

  • 2024-12-18 21:45

    健康網》「三高」族生活不規律 晚年中風、失智、憂鬱風險高

    羅碧/核稿編輯美國一項研究顯示,中年人未能好好管控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等風險因素,以及欠缺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運動、飲食和睡眠等,未來罹患中風、失智或憂鬱症的風險較高。專家建議,3方式建立健康生活型態。8大生活習慣「佳」 罹病比例低這項研究是美國耶魯大學學者所做,並在今年10月刊登於《神經學》醫學期

  • 2024-12-11 14:24

    4旬男3冠狀動脈全阻塞胸悶 血管支架助重生

    49歲梁姓男子,日前起床覺得胸口悶悶緊緊且全身冒冷汗,因有高血壓與高血脂病史,提高警覺就醫掛急診,經安排心電圖與抽血檢查,確診是急性心肌梗塞,醫師緊急手術放置1個血管塗藥支架救回一命,後續追蹤發現另2個冠狀動脈也阻塞又放了2個支架,透過戒菸並配合藥物治療,終於讓生活恢復正常。

  • 2024-12-10 11:50

    健康網》26歲男「三餐吃1物」 竟害手無力釀腦中風

    葉立斌/核稿編輯1名26歲男子,因備戰國考天天坐在書桌前12小時,幾乎不出門,且3餐多吃炸物。不料,有天突然右肢無力,家人發現後緊急送醫,竟是「急性缺血型腦中風」,經緊急取栓手術後,住院5天後才平安返家。返家後,男子決心減重,因此至小宙初日診所諮詢;對此,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為其安排飲食、藥物治療及規

  • 2024-11-24 18:16

    健康網》高血脂盛行率高達4成 國健署:僅1/4國人有自覺

    沈莉馨/核稿編輯根據統計,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盛行率高達40%,但僅25%的人意識到自身問題,顯示高血脂的潛在健康風險被大幅低估。國民健康署特別發文呼籲民眾透過「控脂4招」來管理健康,避免三高慢性病帶來的生命威脅,包含定期健康檢查、管理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

  • 2024-11-22 18:45

    健康網》看不見的糖才恐怖! 醫揭4種「外食隱形糖」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社會養生風氣漸盛,民眾開始有保養身體的觀念,也知道要避免攝取過多的糖類。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許芷瑜表示,看得到的糖,想避開較容易,可怕的是潛伏在我們日常飲食內看不見的「隱形糖」,如裹粉的炸物、串燒、沙拉醬、麻辣火鍋或壽喜燒湯頭。

  • 2024-11-10 10:36

    健康網》應酬拚酒上腹痛 照胃鏡長「黃色瘤」竟是血太油

    黃宜靜/核稿編輯1名中年男子因長時間工作壓力大,加上時常應酬喝酒,最近因上腹感到疼痛而就醫檢查。腹部超音波顯示有輕微脂肪肝,照胃鏡也發現胃食道逆流,且食道出現許多黃色大大小小斑塊,進一步抽血檢查,患者總膽固醇約300mg/dL,三酸甘油脂約1000mg/dL,嚴重超標,確診高血脂。

  • 2024-10-28 20:50

    健康網》三高恐是「舉弱」前兆! 勃起障礙3原因一次看

    沈莉馨/核稿編輯性功能障礙是許多男性開不了口的痛!泌尿科醫師施冠偉在臉書專頁「理雞先生 ― 泌尿科施冠偉醫師」發影片分享引起勃起功能障礙的3個原因,主要有心因性、器官性與混合性,其中,「三高」被認為是勃起功能障礙前兆。勃起功能障礙3原因●心因性:身體疲累;心情不佳,比如跟另一半吵架時,看到對方的臉就

  • 2024-10-21 05:30

    預防再次腦中風 明年個案納管降風險

    氣溫下降,即將進入腦中風好發時節,醫界呼籲,腦中風病人出院應進行個案管理,加入「健康台灣888計畫」,預估每年可減少1200多人再次中風;健保署長石崇良則進一步說明規劃中的高血脂共照論質計酬方案,全國腦中風患者每年約43.6萬人,可望都列入個案管理受惠,最快明年1月上路。

  • 2024-10-20 15:06

    醫界籲腦中風出院納個管 健保署端方案估43.6萬人受惠

    氣溫下降,即將進入腦中風好發時節,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連立明呼籲,腦中風病人出院應進行個案管理,並加入「健康台灣888計畫」,預估每年可減少1200多人再中風;健保署長石崇良則進一步說明,先前曾曝光規劃中的高血脂共照論質計酬方案,全國腦中風患者每年約43.6萬人,可望都列入個管受惠,最快明年1月上路

  • 2024-10-18 11:44

    健康網》台味麵食熱量速查! 高血壓者慎吃牛、羊肉麵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喜歡吃麵嗎?營養師高敏敏近日在其臉書專頁「高敏敏營養師」上分享了台味麵食的熱量資訊,幫助上班族在選擇午餐時做出更健康的選擇。她強調,麵食配上湯、青菜和肉類,是許多人的最愛,但麵的熱量和營養成分差異頗大,高血壓者尤其要注意高熱量的紅燒牛肉麵、羊肉麵。

  • 2024-10-17 05:30

    接觸豬隻沒洗手 感染豬型鏈球菌腦膜炎

    53歲林姓男子是中部養豬業者,他出現感冒症狀、高燒不退、脖子僵硬、劇烈頭痛與耳鳴等症狀,經轉院到童綜合醫院檢查,確認受到豬型鏈球菌感染導致腦膜炎,入住加護病房,並由神經內科主任楊自強給予抗生素治療,住院18天出院返家休養。楊自強表示,豬型鏈球菌腦膜炎是豬型鏈球菌侵入人體腦部腦脊髓液,造成腦膜炎,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