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5 15:33
健康網》大蒜助抗發炎 研究:常吃大蒜降大腸癌發生率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一名患者回診檢查,報告顯示總膽固醇230mg/dl,低密度膽固醇(LDL)140,膽固醇偏高。醫師建議服用降膽固醇藥物,但患者表示想先用自然一點的方法。於是醫師調劑蒜素膠囊(每1粒600毫克蒜素)讓他每天服用,配合作息與飲食調整,半年後總膽固醇降到190,低密度膽固醇也降到105
-
2025-03-11 11:48
長期空腹太久、快速減重 小心膽石症找上門
根據統計國內成人10人中就有1人患有膽石症,除愛吃油炸、甜食、三高患者是高危險群,長期進食不規律(空腹時間太長)、快速減重也要小心膽石症找上門,成大斗六分院醫師周宗慶提醒,維持健康生活方式,右上腹經常悶痛不適要盡速就醫檢查,以免錯過治療危及生命。
-
2025-01-26 18:52
聰明吃年菜營養少負擔! 採買、烹調、食用關鍵專家報你知
春節澎湃年菜不可少,專家建議採買食材要有計畫,多蔬菜少加工,並避免過量;烹調方式多採清蒸、滷、燙、烤、涼拌,少油炸可減少熱量;吃的時候要適量,順序上掌握先清湯葉菜再蛋白質,最後才是碳水化合物,就能達到營養均衡熱量低的效果。北護大護理系副教授徐淑貞認為,食材依人數份量採購、選擇在地食材、多蔬多果、少加
-
2024-10-21 21:49
健康網》睡醒沒「升旗」愛注意! 醫:晨勃減少恐有5問題
沈莉馨/核稿編輯各位男性是否有晨間勃起減少的問題?小心是健康亮紅燈的表現喔!板橋樹林中醫診所院長張宏銘表示,不要以為沒有晨勃是很正常的事情,晨勃的頻率與強度,反映了男性睪固酮的水平、睡眠品質、動脈硬化、高膽固醇,以及心血管健康問題。張宏銘在臉書專頁「張宏銘中醫師 鯨生情緣」發文分享,睪固酮是重要的男
-
2024-10-20 21:13
健康網》46歲女減肥補蛋白質狂吃紅肉 腎功能拉警報
沈莉馨/核稿編輯46歲女子減重期間,為了攝取足夠蛋白質,狂吃紅肉,特別是牛排,結果不僅體重沒降,還出現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尿酸過高;經醫師建議將紅肉換成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花費近2個月的時間,患者成功減下6公斤,腎功能和高尿酸的問題皆改善,同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也成功降回正常值。
-
2024-10-15 14:23
婦人嗑鍋後右上腹痛 竟是膽囊炎取出2顆「黑粉圓」
台中56歲黃姓婦人喜歡吃麻辣鍋及炸物,日前她與友人嗑完火鍋返家,右上腹突隱隱作痛,原以為休息就會好轉,不料疼痛感越來越明顯,趕緊就醫掛急診,檢查發現竟是膽結石阻塞膽囊,引發急性膽囊炎,醫師建議切除膽囊,果然揪出兩顆直徑達2公分,宛如黑粉圓的膽結石,讓她決定要啟動「少油人生」!
-
2024-09-29 16:58
心血管疾病奪命人數超過癌症! 遠離7件事8成可預防
每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據衛福部去(112)年的數據顯示,國人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人數達5.6萬人,超過10大死因第1名的癌症,顯示「護心」重要性!專家強調,8成心血管疾病可預防的,建議遠離抽菸、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體重過重、BMI(身體質量指數)過高及壓力等。
-
2024-09-21 16:55
健康網》3招甩掉膽固醇紅字 蘋果、綠豆湯上榜
沈莉馨/核稿編輯已經不吃肥肉,為什麼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營養師李婉萍於臉書粉專「李婉萍營養師」發文表示,熱愛美食及手搖、甜食愛好者,還有常應酬、把小吃當正餐的人,會比較容易有高膽固醇問題。但吃對蛋白質,如雞、魚、海鮮等白肉;吃對早餐、點心,如大燕麥片、綠豆湯、蘋果等;喝對飲料,如無糖番茄汁、綠茶等,
-
2024-09-09 12:05
女工程師胃悶脹氣 一查竟是逾3000顆膽結石作祟
45歲徐姓女子在新竹科學園區某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因工作壓力大與長期飲食習慣不良,連續3個月感覺胃悶脹氣,近日更是一吃東西就胃痛,就醫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膽囊內布滿膽結石,手術取出一數,竟多達3000多顆,醫師提醒,常吃油炸、高膽固醇食物、水分攝取不足等,都可能造成膽結石。
-
2024-09-05 11:34
營養師盤點市售8款月餅 綠豆椪熱量竟高於蛋黃酥
中秋節即將來臨,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盤點8種市售月餅及應景糕餅,每顆以雙黃廣式月餅熱量790大卡最高,冰皮月餅170大卡最低,且口感較清爽、綠豆沙為主的綠豆椪,熱量竟高於蛋黃酥,建議高膽固醇者要減少食用含蛋黃或滷肉種類,選擇飽和脂肪較少的五仁或冰心種類或較高纖維的柚子、鳳梨種類。
-
2024-08-26 05:30
大叔腳麻走不遠 心臟內科揪「腳中風」
55歲陳先生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病史,近來爬山、健走容易左腿痠麻,起初以為是久坐辦公室造成的臀肌無力,然而,經多次復健治療後,仍未明顯改善,轉介到心臟內科門診後檢查,發現原來是嚴重的下肢動脈狹窄所致。嚴重下肢動脈狹窄許多人都不知道,我們的雙腿被稱為「人體的第2個心臟」。心臟是身體運作最重要的馬達,將充
-
2024-04-14 17:24
健康網》治療膽固醇亂減藥 醫無奈:臨床醫師與病人有「鴻溝」
葉立斌/核稿編輯膽固醇過高常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許多患者因擔心藥物副作用,覺得自己可以飲食控制、或認為藥物太多了,就會自行減藥或停藥,是臨床醫師與患者間的巨大「鴻溝」。並無奈指出,即使藥物再強,患者不願意好好吃藥,也會讓醫師束手無策。
-
2024-03-30 10:08
台中女老師吃「小林紅麴保健品」 膽固醇未降還釀腎病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食品引發腎臟疾病問題,台中市一名40多歲女老師指控因高膽固醇曾服用小林製藥提供紅麴粉末的諾寶紅麴膠囊,服用約半年後,膽固醇不但沒改善,腎功能從正常變異常,進入第1期慢性腎臟病,現在得吃藥控制避免再惡化,覺得非常氣憤,台中市衛生局表示已接獲通報,產品「諾寶紅麴膠囊」製造業者已完成自
-
2024-03-30 06:30
健康網》春天平補養生4原則 杏鮑菇料理百變又降血脂
葉立斌/核稿編輯春天是中醫人體肝藏象最旺盛活躍的時候,也是調肝理氣以及凈化調養身體的最佳季節。中醫師余雅雯分享,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肝脾兩髒,春天平補養生4原則,包括:首選穀類、多吃溫補食物、滋養肝臟食物、味甘性平杏鮑菇。余雅雯在臉書粉專「上璽中醫 余雅雯 中醫師」發文分享,春季飲食以平補為原
-
2024-03-21 06:31
健康網》6款超毒加工食品! 營養師:吃多致癌還變笨
羅碧/核稿編輯健康飲食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長期或大量食用加工食品對健康有傷害。營養師李婉萍表示,過度加工食品長期或過量食用,對身體有害,裡頭化學添加物更可能影響孩子學習注意力及增加致癌的風險,列出6種超毒加工食品,包含:香腸、培根、油條、人造奶油、熱狗及汽水。
-
2024-03-11 11:14
6旬婦「愛吃2食物」血管竟活得像80歲! 醫:不戒準備中風
葉立斌/核稿編輯三高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近日一名6旬婦受高血壓、高膽固醇影響不適來求診,檢查發現,血管老化的像是80多歲,經詢問得知婦人平日愛吃零食及精緻澱粉,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聞後警告她要戒掉,否則不用幾年就準備中風或裝心臟支架,後來婦人聽從醫囑,加上每天活動走路,半年間指數果然大改
-
2024-03-11 05:30
50公斤婦膽固醇超標 持續用藥解除警報
1名約50歲的王姓女病患,去年健檢,總膽固醇的指數高達269,不好的低密度膽固醇(LDL)高達193,出現異常,代表個案一生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相當高,屬於高危險群。王姓病患無法理解的是,她的身高約160公分,體重約50公斤,不屬於肥胖體質,從小到大都是瘦子,怎麼會跟高膽固醇扯上邊?
-
2024-02-26 11:18
捐血揪高膽固醇 40歲女工程師這樣拒當小「腹」婆
一名年約40歲的女工程師固定捐血,最近一次捐血驗出高膽固醇達250,加上半年突體重從58公斤增加到66公斤,想要快速甩掉小「腹」婆稱號;醫師問診得知患者的母親有糖尿病,體脂率超出35%偏高,空腹「三高」屬於糖尿病高危險群,診斷為新陳代謝症候群,建議每天進行略有強度的運動並且少吃精緻澱粉,也可服用新型
-
2024-02-09 16:10
健康網》湯品熱量停看聽! 營養師曝「紅燈區」避開吃
葉立斌/核稿編輯過年圍爐來碗熱湯,不只暖心,也能暖胃!但您有注意過熱湯的熱量嗎?營養師林雨薇提醒,選擇錯誤的湯品容易發胖外,還可能影響健康,其中位於熱量紅燈區的包括:肉羹湯、排骨酥湯、麻油雞湯、羊小排湯,其中後三者因用量、烹調方式含油脂量較高,因此不建議高膽固醇的民眾食用;而肉羹湯則因勾芡,不適合糖
-
2024-01-27 05:30
不只皮膚會長斑 視網膜也會長斑
隨著年紀漸長加上出外打拚日曬雨淋,沒有衣物遮蔽保護的皮膚會逐漸長出褐色斑點,但您知道嗎?為我們日夜辛勤工作的視網膜黃斑部,也會因歲月洗禮而長斑喔!「黃斑部」位於眼睛視網膜中心,配備高感光度的錐狀細胞,負責精細視力,任何影響黃斑部的病灶都會引起視力下降,在視覺中心造成暗點或直線扭曲變形;「黃斑部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