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5-05 21:48

    健康網》夏天喝一杯秒醉倒? 日研究:高溫讓解酒基因變懶

    羅碧/核稿編輯明明喝同等份量的酒,為什麼夏天更容易醉?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指出,日本最新研究顯示,炎熱氣候會讓肝臟解酒能力下降,夏天2杯酒相當於冬天3杯酒。再加上高溫容易流汗、脫水,如果此時喝酒,因血液濃縮,酒精濃度會變更高,更容易酒醉。

  • 2025-04-10 19:45

    健康網》過量飲酒腦損傷風險增 研究:1週超過8杯要注意

    沈莉馨/核稿編輯有些人喜歡喝點小酌怡情,但最新發表於《神經病學》(Neurology)的研究表明,每週飲酒8杯或以上的重度飲酒者,罹患動脈硬化的腦損傷風險較高,這是一種與記憶力和認知障礙有關的腦損傷症狀。1杯酒定義為含有約14克純酒精,因此8杯酒相當於約2800毫升的啤酒(酒精濃度5%)、約1200

  • 2025-04-06 20:09

    健康網》紅酒抗發炎又護心 專家:關鍵要這樣喝

    沈莉馨/核稿編輯紅葡萄酒因為含有多酚(polyphenols)、白藜蘆醇(resveratrol)等植化素,被認為具有抗氧化、抗發炎、保護心血管等潛在好處;不過,營養學者洪泰雄提醒,喝紅酒重點在於適量才有益,過量反而有害。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男性一天不超過1~2杯,女性一天不超過1杯紅酒。

  • 2025-04-05 21:30

    健康網》少男「不舉」案例大增 醫:4壞習慣害的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在連年輕男性都陷入「不舉」危機!很多人以為:上了年紀的人才會有勃起困難的問題,實際上年輕的你若生活習慣不佳,也很容易在關鍵時刻難以一展雄風!義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維倫說明,現在年輕男性族群中,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比例節節上升;同時提出幾項影響勃起功能之習慣,你中了幾項呢?

  • 2025-04-02 15:17

    青少年輕生死亡率增 專家:與離婚率、網路使用率成正比

    根據台大最新發表研究,台灣青少年輕生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從2021年每10萬人4.5人上升到2023年的每10萬人4.5人,顯示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專家更進一步分析,年輕族群自殺率上升,與父母離婚率、網路使用率成正比,應更積極提倡「求助」的觀念,並推廣相關資訊與管道。

  • 2025-03-13 12:44

    三酸甘油脂超標35倍!科技廠業務應酬喝酒 引急性胰臟炎劇烈腹痛

    45歲楊姓男子是科技公司業務、常應酬喝酒,3月初他因腹痛劇烈,前往桃園市龜山區衛生福利部樂生醫院急診,抽血發現他的三酸甘油脂超標35倍而引發急性胰臟炎,腎臟內科主任李心銘為他進行血脂肪濾清術,助他快速降低血脂肪,順利改善他的症狀。楊男常應酬喝酒,他說,平日工作繁忙,也缺乏運動,已多次因為腹痛到醫院看

  • 2025-02-24 10:01

    喝酒前中後飲食公開! 營養師:解宿醉又能擴充酒量

    尾牙、春酒等聚會時可能會要喝到許多酒,但對不擅長喝酒的民眾來說可是非常困擾。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就在IG分享「喝酒前中後飲食」,不但可以擴充酒量,還可以減輕身體負擔,甚至也能緩解宿醉頭痛。喝酒前1.千萬不要空腹喝酒忌空腹,易醉又傷胃,假設空腹喝酒,酒精會吸收更快、更容易喝醉、宿醉的機率也愈大。

  • 2025-02-23 13:15

    澎湖老翁酒後跌倒眼鼻狂流血 緊急跨夜後送台灣

    別輕忽酒後跌倒造成的後遺症,澎湖1名61歲男子,昨(22)日晚間與友人飲酒聊天,卻因咳嗽由座椅跌落,起身後卻眼鼻流血不止,緊急送醫後,因澎湖缺眼科醫師及手術設備,緊急跨夜後送至台中榮總,搶救眼睛視力。根據患者朋友表示,昨(22號)日晚間8點左右,患者與友人一起喝酒聊天時,由於患者咳嗽時,從椅子上摔落

  • 2025-02-03 08:32

    健康網》立春來了! 醫提醒:痛風好發於春季

    黃宜靜/核稿編輯今(3)日是2025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專頁分享,研究顯示,痛風發作最常見於春季,可能是氣溫波動、濕度變化會誘發痛風發作。另外,酒精攝取也是重要誘發因素。痛風發作高峰集中於春夏一項分析Google Trends的研究指出,痛風相關的網路搜尋量具有顯著的

  • 2025-01-30 19:37

    健康網》小酌也「毋通」! 營養師推2飲品來代酒

    黃宜靜/核稿編輯過年團圓,親朋好友相聚難免小酌,不過營養師陳冠蓉表示,飲酒形同「喝毒藥」,酒精有諸多危害,像是會影響肝臟健康、損傷大腦功能、增加癌症風險、降低營養素吸收等。而根據最新研究健康飲酒量建議為「0」。她建議,可以改喝黑咖啡和綠茶替代酒、維持理想體脂、攝取多色蔬果,達到護肝防癌效果。

  • 2025-01-23 19:39

    健康網》乾杯前必看! 中醫:別加「它」更易醉

    沈莉馨/核稿編輯春節期間,親友聚會往往會乾一杯,但過量飲酒會傷害肝臟,並引發胃腸不適、頭痛與失眠;對此,陽明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邱柏豪提醒,飲酒前要吃點蛋白質或脂肪的食物墊胃,也可喝2杯溫水或淡薑茶,提升胃腸保護力。千萬不要加碳酸飲料,會加速酒精吸收,混酒則會增加肝臟代謝壓力。

  • 2025-01-20 15:44

    喝酒致癌新發現! 專家揭密5大機制

    美國每年有10萬人因飲酒罹癌,其中2萬人不幸病逝,使酒精成為繼菸品、肥胖之後的第3大可預防致癌因素。《生活科學》(Live Science)最新報導指出,科學家已發現酒精透過至少5種不同機制引發癌症,且飲酒量愈大,罹癌風險愈高。美國衛生總署更在今年初發布諮詢報告,呼籲在酒精飲料標籤上加註警語。

  • 2025-01-10 05:30

    寒冬酗酒 當心一醉不醒

    近日,媒體報導苗栗某知名外商公司在尾牙活動中舉辦喝酒比賽,發生1名46歲的員工疑似因過量飲酒猝死於飯店廁所的憾事,不僅令人痛心,更暴露了許多人對急性酒精中毒及其危害的普遍忽視。酒精是1種中樞神經抑制劑,能夠直接影響大腦功能。當大量酒精進入血液後,會抑制大腦中的呼吸中樞,導致呼吸減慢或停止,因而造成猝

  • 2025-01-09 19:44

    健康網》3成國人有肝癌危險因子 醫:喝1杯酒肝負擔增25倍

    沈莉馨/核稿編輯飲酒助放鬆,卻也很傷身!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肝癌成因有很多,其中有個常見卻被忽略的基因—乙醛去氫酶(ALDH2),也就是酒精不耐症的基因,約有3成國人帶有ALDH2基因變異,分解酒精代謝產物能力較弱,因此這類人每喝1杯酒,肝臟承受負擔相當於普通人的25倍。不過,基因變異

  • 2025-01-07 20:19

    健康網》飲酒恐致癌「川普也不碰」 美衛生總監籲加警語

    沈莉馨/核稿編輯年終歲末飲酒機會增,醫師李柏賢指出,日前美國衛生總監穆西(Dr. Vivek Murthy)發布建議,呼籲酒精飲品應比照香菸加上癌症警示標籤,提醒消費者飲酒危害。另,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曾公開,雖然他愛喝可樂、吃速食,但其兄長因酗酒早逝,讓他滴酒不沾,甚至常以此勸告他人遠離酒精。

  • 2024-12-26 05:30

    長期飲酒休克 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救命

    55歲王先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病史,長期飲酒,最近出現腹痛、食慾不振、全身無力、意識恍惚,到醫院急診時已呈休克狀態,有敗血症、急性腎損傷、急性胰臟炎,可能合併急性冠心症。醫師緊急採取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改善代謝性酸血症及乳酸中毒,後續接受心臟科心導管及胰臟治療,目前已出院。

  • 2024-12-06 21:22

    健康網》飲酒過量恐傷心! 醫曝每週建議量「一堆人超標」

    羅碧/核稿編輯冬天到了,許多人都會在此時小酌一杯,或食用含有酒精的燒酒雞、麻油雞、薑母鴨來食補。醫師蘇聖文藉此衛教,飲酒過量有害健康且傷「心」,建議男性每週酒精攝取量應控制在81ml內、女性則是35.5ml,以酒精濃度4.5%的啤酒為例,即每週不宜飲用超過1800ml(約5.5瓶)與790ml(約2

  • 2024-12-04 16:34

    無名指長短關乎酒量? 科學家揭露驚人發現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無名指與食指的長度比例與飲酒習慣存在有趣的相關性。研究人員發現,無名指相對較長的人更可能有較高的酒精攝取量。指長比例在胚胎發育期間便已確定,與子宮內荷爾蒙的暴露量密切相關。接觸較多雌激素的人通常食指較長,而接觸較多睪固酮的人則可能無名指較長,也

  • 2024-11-28 19:48

    健康網》流感重症死亡激增! 醫點名「4年輕人」要小心

    沈莉馨/核稿編輯今年10月以來已累積250例流感重症、41例死亡,雙雙再創10年同期新高。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流感一旦變成肺炎重症,死亡率是一般人的4-5倍以上,除了長者、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者外,有著抽菸、熬夜、喝酒、失眠等壞習慣的壯碩的年輕人也可能感染肺炎,甚至更為嚴重。

  • 2024-10-24 20:38

    健康網》半夜抽筋不舒服! 營養師教「4+4」招預防

    羅碧/核稿編輯半夜睡到一半抽筋不只小腿不舒服,連心情都會跟著不好,要怎麼預防?好食課營養師Lexie張宜臻教「4+4招」,包括:飲食補充鈣、鎂、鉀、維生素D,調節、放鬆肌肉,預防抽筋,此外,日常應減少飲酒、多喝水、睡前做伸展運動,以及做好保暖措施,遠離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