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10 18:15

    健康網》食用油過期還能吃嗎? 營養師教1招判斷

    沈莉馨/核稿編輯很多人誤以為食品一過保存期限就不能吃了,但這其實是錯誤觀念。好食課營養師Titan林世航指出,「保存期限」是法律規定的一項保障機制。意思是:在未開封情況下,業者需保證產品在此期限內是安全且品質無虞的。而食用油只要存放在陰涼、避光、遠離火源的地方,無論是橄欖油還是沙拉油,只要沒有明顯油

  • 2024-11-25 06:29

    健康網》東方橄欖油! 苦茶油也分大小 「這種」正港台貨

    沈莉馨/核稿編輯苦茶油香氣特殊,簡單料理就能展現獨特美味,但是你知道苦茶油原料也有大小之分喔!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台灣種植的油茶種類分別為大果油茶和小果油茶,小果油茶籽為台灣原生種,風味帶有果香,口感順滑;而大果油茶籽有炒過的堅果香,香氣濃郁,口感濃稠。

  • 2024-09-29 07:31

    健康網》「榛果油」還能變美! 營養師:三高、糖友都適合

    沈莉馨/核稿編輯從孕婦到三高族群,甚至是糖尿病患者,都能從榛果油中,獲得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營養和健康益處。營養師李婉萍於臉書粉專「李婉萍營養師」發文分享適合吃榛果油的5大族群:愛美族、外食族、飲控族、三高族、糖尿病患者。大部分的人都適合榛果油,就連有慢性疾病的人也是,但對堅果過敏者要避開。

  • 2024-08-25 08:35

    健康網》植物油中「它們」可直接喝! 花生油保存期限較長

    葉立斌/核稿編輯油脂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不含膽固醇等優點,是一般家庭料理最常使用的油品。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介紹7種常見的植物油,分別是發煙點高、適合鮮飲的苦茶油及茶籽油;以及帶高油酸特性,保存期限更長的花生油;還有紫蘇籽油、含Omega-3的印加果油

  • 2024-07-08 11:27

    健康網》減重不能吃油? 一圖懂分級 首選「低溫」均衡又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減重的人,多少聽過「不能吃油」的說法;對此,書心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許書華表示,除了生酮飲食外,多數減重飲食都會建議「少油」,因油脂所提供熱量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2倍以上,並不是不能吃油,而是要會挑油,因此整理油量分級表,建議避免油炸物、酥皮點心等高油食物,盡量選擇低溫油量方式,如初榨橄

  • 2024-06-02 05:30

    每天來點橄欖油 保護心血管降低失智

    失智症是一種漸進式的致命性疾病,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患者初期表現是認知障礙,之後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無法自行進食,最終只能臥床靠人照護,可能因意外、肺部或尿路感染、營養不足、心肺衰竭而死亡。美研究:橄欖油有助降低失智死亡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失智症已高居全球第7大死因,也是導致老年人失能的主

  • 2024-05-25 13:13

    健康網》炸物店回鍋油「黑如機油」 營養師揭買前必看5特徵

    沈莉馨/核稿編輯許多人都喜歡吃炸物,但是否曾留意過店家所使用的食用油?營養師許育禎表示,日前逛夜市時,看到一家炸物店油鍋內的油竟「黑如機油」,讓她嚇一大跳,並藉此點出回鍋油的5大特點,包括:顏色變深又渾濁、產生很多泡泡、油脂變黏稠、油炸時產生大量油煙及油炸過後的食物顏色很深。

  • 2024-03-29 08:31

    健康網》食用油怎麼挑? 營養師:紅、黃、綠燈油這樣選更健康

    羅碧/核稿編輯料理時缺「油」不可,而食用油該怎麼挑選才健康呢?營養師陳冠蓉說,她在家裡基本上只準備發煙點190度左右的omega-9綠燈油,如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苦茶油、芥花油、玄米油、酪梨油;外食餐廳大多使用發煙點120-180度左右的omega-6黃燈油,像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花生油;至於發

  • 2024-03-28 12:10

    寶林茶室案》米酵菌酸釀中毒?陳志金分析4因素

    葉立斌/核稿編輯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擴大,據衛福部截至28日掌握到的最新資料,已累積14案例中鏢,其中2人死亡、5人加護病房、1人普通病房、6人在家,個案數仍還在變化中。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於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發文指出,為什麼吃這麼久河粉,現在才聽說這「米酵菌酸」(BA)

  • 2024-02-29 17:59

    健康網》保養護膚用「這油」 食藥署:恐變痘痘臉

    葉立斌/核稿編輯冬天一到,愛美的女性喜歡用油類保養,讓肌膚可以長時間保水不乾澀。但有人保養護膚用一瓶橄欖油搞定,這樣真的可行嗎?衛福部食藥署在粉專「食用玩家-食藥署」表示,不是什麼油都可以拿來擦在臉上,食用油與保養品的製作方式、劑量或成分皆不同,直接使用於臉部可能反變痘痘臉。

  • 2024-02-24 06:32

    健康網》烹飪別再用錯「油」 醫曝選油2關鍵

    沈莉馨/核稿編輯你知道一瓶優質的食用油,若烹飪方法不當,反而可能攝取到致癌物質?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指出,選擇發煙點較高、抗氧化高的油品更適合高溫烹調,推薦想要補充油脂,兼顧抗發炎,涼拌的時候可以使用亞麻油或是橄欖油,想要煎炒油炸的話,可以使用酪梨油、苦茶油,有發煙點高,不容易產生油煙

  • 2023-06-09 17:57

    健康網》如何安心吃油? 食藥署:避免「這項」物質很重要

    油是家中烹調時不可或缺的元素,但要怎麼吃油才安心?食藥署表示,食用油脂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但是國際間卻有研究顯示,部分食用油脂在高溫精煉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Es),是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污染物質,引起不少消費者的恐慌。

  • 2023-04-17 11:36

    健康網》烹調方法錯小心致癌 醫:注意油品發煙點以免油脂變質

    吃對好油不僅能改善慢性發炎,還能降低體重平衡點,但要如何吃對好油?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表示,發煙點是指油脂開始冒煙的溫度,一旦達到發煙點以上,油脂就會開始變質,不僅不適合食用,吸入油煙對身體也有害。因此整理常見油品發煙點,建議大家依照料理方式,來挑選較合適的油種。

  • 2023-02-21 11:49

    健康網》婦女3餐吃椰子油防失智 醫:結果膽固醇反上升

    1位婦女因記憶力衰退、膝蓋關節炎、血脂偏高困擾而就醫,經過醫師開處方後3個月回診,發現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已降低。沒想到再過6個月後回診,總膽固醇及LDL竟往上升,一問之下發現,婦女因聽說椰子油可降低失智風險、增加記憶力,近3個月改用椰子油烹飪食物,且3餐都用椰子油料理。

  • 2022-08-24 06:32

    健康網》28種油品脂肪比例大公開 第一名是「它」

    你知道每天吃的油,含多少飽和脂肪酸嗎?營養師指出,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可降低人體中的壞膽固醇,而我們主要是透過食用油獲取,所以了解脂肪酸含量很重要!常見的的食用油,飽和脂肪比例最低的是「油菜籽油」,而屬於熱帶植物油的「椰子油」飽和脂肪比例則最高。

  • 2022-01-26 13:02

    零食油品致癌隱憂? 食藥署訂油品新限量標準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預告增訂「食用油脂中縮水甘油脂肪酸酯」限量規定,限制一般食品中的植物油、魚油等食用油每公斤內的含量不得超過1千微克,這是為防止可能產生的致癌物;新標準預計2024年元旦起實施。食用油脂中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lycidyl fatty acid esters,GEs)污染物質主要是來

  • 2022-01-14 06:33

    健康網》一瓶油打天下超毋湯!營養師:用錯恐致癌

    油是家中烹調時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不論煎、煮、炒、炸都用同一瓶油真的好嗎?營養師表示,烹調時的溫度若超過發煙點,容易增加主菜時的油煙,造成油品變得不穩定,更易產生致癌物質。營養師陳心驊在臉書粉專「營養師菲菲・你的營養師好閨蜜」發文指出,其實每一種油品各有優缺點、適合烹煮的方式也不同。不過若溫度太高超過

  • 2021-09-23 07:01

    健康網》食用油怎麼選? 醫曝5大健康油品營養成份

    提到烹調,絕對不能缺少的元素之一就是食用油,且不同種類的食用油適用的料理方式也有所不同,醫師表示,應根據不同的烹調方式交替使用合適的油品,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單一種油攝取過量,還可以讓身體接收到不同油品的營養。蘋果樹北大診所醫師吳蕎臻在臉書粉專「Dr.fit 蕎臻醫師的b1茶水間」發文指出,市面上的油品

  • 2021-02-23 06:23

    健康網》一窺油品「發煙點」 烹調不控溫當心致癌

    提到烹調,絕對不能缺少的元素之一就是食用油,不同種類的食用油適用的料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對此醫師則提醒,使用食用油烹調時須特別注意「發煙點」,否則油類溫度超越發煙點,就可能開始變質,危害人體甚至致癌。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臉書粉專「減重醫師 蕭捷健」發文指出,發煙點指的是油脂開始冒煙的溫

  • 2020-07-15 14:00

    健康網》自助餐回鍋油像機油 國健署教外食族防範撇步

    高雄楠梓一家自助餐店日前遭前員工在臉書「爆料公社」爆料,店家用黑到像機油的回鍋油炒黑色肉類,連老闆娘自己都不敢吃。雖然該店已遭查衛生局稽查要求改善,但長期在外用餐的民難免擔心中標,外食族可以肉眼判斷好油壞油嗎?國健署指出,民眾外食時可從油炸油的顏色及起泡程度做判斷,油色深且有粘漬、散發油耗味或泡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