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24 18:28
健康網》帶食品回國不觸法 食藥署授安心購買法則
葉立斌/核稿編輯明(25)日就要開始放年假,您是否規劃與親友出國旅遊呢?出國若看到各類美味食品,想買來當伴手禮、網路販售或代購轉手營利,您是否知道食品法規規定,如何才能避免誤觸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下稱食安法)呢?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教您3大安心購買法則:
-
2024-12-19 18:57
九龍齋食品涉醫療效能、廣告誇大不實 高市衞局重罰310萬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因應前鎮區「九龍齋食品有限公司」使用逾期原料及有效日期改標蜜餞及酸梅湯等產品,持續查察該公司,經查網站刊登違規廣告,產品介紹宣稱醫療效能及誇大不實,衛生局今(19)日審酌違規情節,宣布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加重處新臺幣310萬元。
-
2024-11-27 12:11
桃市衛生局抽查中藥材 159件共11件不合格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針對轄內近600家中藥販賣業者進行普查,抽查159件中藥材與中藥製劑,總共查獲11件違規產品,違規樣態以逾保存期限8件最多,其餘3件分別為外包裝未依規定標示產地、二氧化硫超標及非藥材正品,其中販賣逾期產品為桃園8家中藥行,全部依藥事法罰款3萬元,其餘3件的進口商都在外縣市,已移請所轄
-
2024-11-19 19:12
健康網》防中國三無食品 買豆腐乳不踩「霉」學者教3招
相關新聞:中國「霉豆腐」你敢吃? 林靜儀示警:2大風險嚴重恐致命沈莉馨/核稿編輯近日TikTok平台爆紅的中國食物「霉豆腐」在台灣臉書社團瘋傳,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這類食品是不清楚製造商、未經檢驗、沒核准標章的「三無」產品,有食安疑慮。學者則建議,民眾購買豆腐乳務必選可靠、有信譽的商家,避免來路不明的
-
2024-11-17 19:45
健康網》剩湯保存 營養師:先做「1動作」再冰更安全
沈莉馨/核稿編輯1次煮1鍋湯,沒喝完倒掉好浪費!該如何保存,避免細菌滋生呢?營養師張語希建議,當食物長時間放在室溫下時,容易滋生細菌,建議先將湯煮滾,並於室溫放涼後,再上1層保鮮膜,放進冰箱保存。另,食藥署提醒,當溫度介於7-60℃之間為危險溫度帶,意味著烹調、保存時應高於攝氏60度、低於攝氏7度,
-
2024-10-24 11:47
健康網》美速食店牛肉堡釀1死 醫:大腸桿菌恐害腎衰竭
葉立斌/核稿編輯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在22日示警,麥當勞的「四盎司牛肉堡(Quarter Pounder)」造成至少49人感染大腸桿菌,其中1人不幸死亡,10人住院,腎臟科醫師王介立指出,大腸桿菌感染通常在接觸病菌3-4天後開始,大多數人在5-7天內無需治療即可痊癒,重症則可能會導致腎衰竭(溶血
-
2024-10-17 17:24
健康網》「5要原則」防食品中毒! 營養師:別忽略洗手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食安事件頻傳,可能會擔心自己也身處在危險當中。營養師余朱青在臉書專頁「余朱青 營養師」發文分享,食品中毒的預防方法,遵守「5要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還有3點要注意,發霉食品即丟棄、挑選信譽優良的商家、不購買來路不明的食品。若留意食品衛生
-
2024-10-16 15:53
新冠新發現! 鎘暴露恐加重病情 長庚研究:尿中濃度高預後差
新冠肺炎研究又有新發現!林口長庚醫院公布最新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尿液中鎘濃度高於輕症患者,且濃度越高,臨床預後越差。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常見鎘污染來源除了職業暴露及抽菸外,飲食暴露也是重要污染源,提醒民眾注意防範。林口長庚醫院呼吸胸腔科副教授邱立忠及顏宗海主持一項臨床研究,共納
-
2024-10-16 05:30
逾8成胃癌元凶:幽門螺旋桿菌 國健署教5招保「胃」大作戰
胃癌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8位,有8成以上胃癌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國民健康署祭出保「胃」5招,協助國人從生活做起,減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機率,降低胃癌的發生。國健署指出,保「胃」5招包括︰少吃醃製、煙燻食品及生食第1招「健康飲食」,少吃醃製、煙燻食品及生食,多攝取新鮮蔬果。
-
2024-10-13 15:13
健康網》塑膠標誌大解密! 耐熱、製品、塑化劑一次看
沈莉馨/核稿編輯不論是便當,或是寶特瓶、一次性塑膠容器等,每個人每天或多或少都會使用到塑膠製品,究竟不同的塑膠容器回收編號代表什麼意思?是否含有塑化劑?耐熱溫度為何?《自由健康網》幫民眾整理有關塑膠容器分類懶人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並非所有塑膠製品都有添加塑化劑,僅編號3號PVC會在製程中添加;
-
2024-10-12 13:04
健康網》宅配冷凍美食好方便 食藥署:注意溫度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想出門或無暇外出時,不少民眾會使用網路採買食品,其中也包含冷凍與冷藏食品,除了能輕鬆享受各地美食,同時也能活絡低溫食品宅配市場。食藥署提醒,如果低溫食品在配送過程中失溫解凍,除了會產生消費糾紛之外,更可能造成食品衛生安全危害,進而影響民眾的健康。
-
2024-10-07 10:34
健康網》網傳普洱茶沒有保存期限? 食藥署解答
沈莉馨/核稿編輯普洱茶有愈陳愈香的特性,陳年老茶磚、老茶餅要價不斐,年代越久越貴,網路甚至傳「茶葉過期還能喝!普洱茶沒有保存期限?」對此,食藥署指出,只要是「包裝食品」就必須標示有效日期,包括普洱茶的茶磚、茶餅,或是任何的包裝茶葉都在規範內,此外還需適當地保存,才能夠在有效期限內維持品質,避免變質。
-
2024-10-03 09:40
健康網》台灣水果過甜不能吃? 醫師闢謠!
黃宜靜/核稿編輯台灣水果過甜不能吃?對此,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許哲綸在臉書專頁「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澄清,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水果與現代的加工甜品相比,糖分含量並不算高,並且抗氧化物與纖維能幫助減少疾病發生,延緩老化,多吃水果有許多益處。
-
2024-09-28 17:48
健康網》腎病婦亂進補病情惡化 龜鹿二仙膠4種人不宜
沈莉馨/核稿編輯平時很養生的阿姨,飲食低油低鹽,水分也有喝足;最近腎功能卻雪崩式退化。原來是前陣子聽朋友「呷好逗相報」,吃了一個月的中藥龜鹿二仙膠,覺得精神體力都變好,但定期追蹤時卻發現腎功能惡化,直接從腎病第2期退化到第3期;直到醫師囑咐停用,腎功能才恢復。醫師王婷翊則指出,三高慢性病患者、孕婦、
-
2024-09-26 18:09
健康網》盒裝「嫩豆腐」可開封即食! 1族群不建議生冷吃
葉立斌/核稿編輯豆腐是健康營養的食材,因此許多市售嫩豆腐商品成了家中開火必備食材,但它能否直接食用?營養師張珮蓁表示,這類嫩豆腐商品「已經是熟食了」,開封後就能直接食用。不過特別提醒,豆腐富含蛋白質,腸胃功能較弱者,不建議生冷食用,以免造成腸胃不適。
-
2024-09-26 05:30
發燒急用抗生素? 醫:病毒感染不需要
抗藥性是細菌與人類的戰爭,讓抗生素失效的「超級細菌」威脅日益嚴重,不少家長對抗生素充滿疑慮,當孩子身體不適,家長常焦急希望改善症狀,卻也擔心醫師所開藥物是否合適。林口長庚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及主治醫師邱政洵強調,「抗生素只能殺細菌,不能殺病毒!」當確定是細菌感染,當然就得用抗生素治療,不過兒童發燒
-
2024-09-24 17:44
健康網》「蠟瓶糖」藏4大食安疑慮! 醫:就算食品級也別吃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蠟瓶糖改名蠟皮糖續賣 營養師談隱憂葉立斌/核稿編輯用蠟裝果醬的小零食「蠟瓶糖」你吃過嗎?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在臉書粉專「鬍子醫生診間生活」發文指出,這種小小的蠟瓶裡裝滿甜甜的糖漿,其實背後其實藏著4大食安疑慮,蠟不易消化、糖漿不健康、色素和添加劑多、窒息風險。
-
2024-09-21 14:07
驚!彰化飲冰品5.6%不合格 5件驗出腸桿菌超標
時序入秋,天氣還是十分炎熱,吃冰、喝飲料成了許多民眾日常,但您有注意過這些食物真的都安全嗎?近日彰化縣衛生局抽查89件冷飲和冰品,有5件腸桿菌科超標,不合格率約5.6%,雖業者已按照規定改善,並通過複檢,但仍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時,留意店裡的環境衛生和店員的衛生習慣,確保自己吃得安心。
-
2024-09-21 08:29
健康網》蜂蜜加熱後有毒? 中醫師解惑:無毒還溫補!
沈莉馨/核稿編輯秋天來臨,許多人會食療應對秋燥,蜂蜜就是好選擇。不過,不少人疑惑,蜂蜜加熱是否會產生有毒物質?對此,中醫師林本庭在臉書專頁「林本庭 中醫師」上發文表示,蜂蜜煮後只會改變性質,從而有溫補效果,並不會中毒;而食藥署則說,目前未有臨床實證加熱蜂蜜對人體具有毒性。
-
2024-09-20 13:26
「嚼蠟」爆紅! 專家示警:購買「蠟瓶糖」前應三思
五顏六色的「蠟瓶糖」造型多變吸睛,咬開外層的蠟後,混合夾心糖漿一起咀嚼,吸引不少民眾躍躍欲試,不過台灣目前並未合法允許蠟瓶糖進口,專家更提醒,蠟瓶糖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缺乏其他營養素,且這類產品可能含有過量的食品添加物和色素,甚至存在重金屬污染風險,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