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3 05:30
嚴重深部靜脈血栓 恐併發肺栓塞
深部靜脈血栓(DVT)是由血液在腿部深層靜脈中形成血栓所引起。呼吸急促、胸痛、咳血 需立即就醫●靜脈壁薄弱:靜脈結構異常或先天性缺陷。●靜脈瓣膜受損:瓣膜無法正常工作,導致血液回流不順,血液滯留。●肌張力差:肌肉無法正常收縮,影響靜脈血液回流。
-
2025-01-26 11:31
春節出國長途搭機 醫教撇步避免靜脈血栓、中風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不少民眾搭機出國旅遊。面對長途飛行,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旅客,航程途中建議起身到走道走動,避免靜脈血栓致腳部脹痛,降低中風風險。2025年農曆春節假期1月25日至2月2日共9天,由於時間較長,民眾安排出國,較有餘裕考慮距離較遠的國家,免不了要搭乘
-
2024-10-20 13:03
健康網》解決久坐改站著工作? 研究:增靜脈曲張風險
黃宜靜/核稿編輯近來不少人呼籲大眾應避免坐太久,多起來動一動,或偶而嘗試站著工作。同時近年來不少人開始使用站立式辦公桌,解決久坐不動問題。然最新研究發現,這樣可能引發靜脈曲張與血栓等風險。外媒《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這項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期刊的雪梨大學研究發現,每天站立超過2小時,
-
2024-10-15 12:39
A型血中風風險高? 最新研究揭開秘密
最新研究顯示,相比於其他血型,A型血者在60歲之前發生中風的風險略高。近日發表於《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北美、歐洲、日本、巴基斯坦和澳洲的48項基因研究數據,共涵蓋約1萬7千名中風患者和近60萬名未曾中風的對照組,年齡介於18至59歲之間。
-
2024-09-29 18:12
健康網》瘦子有3狀況也會得「多囊」! 中醫曝2後果
葉立斌/核稿編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不管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讓女性困擾不已。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曾柏翰指出,不只肥胖者容易罹患多囊性卵巢,瘦的人若是有壓力、睡眠、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也容易患上此病,導致血管功能問題、靜脈血栓栓塞。
-
2024-09-02 05:30
阿北靜脈血栓不良於行 微創手術置放支架改善
血栓後症候群(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是深部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後的1種常見長期併發症,可能導致患者腿部長期不適和生活品質下降。70歲的李先生就醫時表示,自從去年發生2次蜂窩性組織炎後,左腿下肢開始腫脹,並且未見好轉。他被診斷出
-
2024-08-16 15:55
健康網》打「營養針」補體力? 正常人別輸液 小心靜脈血栓
沈莉馨/核稿編輯生活壓力大,身體虛虛的,可以去打「營養針」補充體力嗎?食藥署於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若病患在短時間內需要大量營養,或無法經口進食時,那打營養針能快速提供人體所需的電解質;但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輸液,可能會讓腸胃道系統出現問題,或是帶來血糖異常、靜脈血栓及感染的風險。
-
2024-08-15 15:51
心梗用藥愛栓通退出健保 健保署:市占率3%非臨床主要用藥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爆料指出,心肌梗塞用藥「愛栓通」(Fondaparinux)明年將退出健保。對此,衛福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表示,廠商今年3月主動提出要退出健保,但原因與健保藥價無關,而是考量該藥市占率僅3%決定退出,其非臨床主要用藥,有16項替代藥品,不會影響病人權益。
-
2024-07-09 05:30
長期服用避孕藥 20歲女子靜脈血栓
20歲張小姐因肚子痛、噁心、嘔吐到急診室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上腸繫膜靜脈、肝門靜脈、脾靜脈等3條血管出現血栓,醫師得知張小姐長期服用避孕藥,家人也有血栓病史。經施打抗凝血藥物治療,並以微創方式進行溶栓手術,免除腸子缺血、壞死甚至腹膜炎的風險。
-
2024-07-08 11:09
長期服用避孕藥 20歲女子竟得靜脈血栓
20歲女子張小姐日前因肚子痛、噁心嘔吐症狀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急診醫師電腦斷層發現上腸繫膜靜脈、肝門靜脈、脾靜脈等三條血管出現血栓,詢問得知張小姐長期服用避孕藥,家人也曾發生腿部深層靜脈血栓。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楊凱文第一時間施打抗凝血藥物後,以微創方式進行溶栓手術,免除腸子缺血、壞死甚至
-
2024-04-15 05:30
長時間久坐站 小心下肢靜脈血栓
從事餐飲業的李先生有一天突然感到右小腿劇烈疼痛,伴隨著腿部腫脹和皮膚發紅。起初,他以為只是因為前一天運動過度所致。然而,隨著時間過去,疼痛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愈發嚴重。在家人的堅持下,李先生終於前往醫院求診,經過檢查後,被診斷為下肢深靜脈血栓(DVT)。還好及時就醫,在現代的微創治療下,血栓順利取出沒
-
2023-05-24 17:36
健康網》一覺醒來手腳腫腫?醫分析2面向水腫原因
文 / 潘姿菁、簡韶甫陳先生56歲,因工作需求常常出國,下飛機後常發生腳部 水腫,活動後水腫會慢慢消失,但這半年來水腫情形越來 越頻繁,也越來越嚴重,久久不會消退,甚至連拖鞋都穿不下,經朋友介紹至心臟科檢查發現雙腳靜脈瓣膜功能異常,且伴有深層靜脈血栓,經抗凝血劑和彈性襪治療後,水腫才逐漸改善。
-
2023-01-23 15:30
春遊塞車、打牌追劇 嚴防「經濟艙症候群」
「經濟艙症候群」指得是長時間坐著不動,腿部靜脈形成血塊而引起的深層靜脈血栓症,嚴重者可能引發肺栓塞。醫師提醒,這問題其實不只發生在「經濟艙」,過年期間民眾返鄉塞車或長時間追劇、打牌等情境,只要久坐不動就有風險。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彥伯指出,腿部深層的靜脈發生血栓,若順著血流跑到肺
-
2023-01-16 05:30
熟女吃藥腳腫肺栓塞 下肢髂靜脈阻塞作祟
一位45歲熟女由其他醫院轉來評估腳腫不消的問題,在2個月前,因內分泌失調問題需使用荷爾蒙藥物,起先有出現腳腫問題(圖1),但不以為意,後來自覺呼吸困難,連上樓梯都會喘,才趕快掛急診就醫。結果發現已經有肺栓塞生成,經過加護病房治療,才得以控制肺栓塞問題。
-
2022-11-21 05:30
靜脈血栓傷口難癒合 植入支架改善疼痛
門診來了一位中年大哥,他因左小腿慢性傷口持續無法癒合,困擾逾6個月就醫。自述20年前發生過左下肢腫脹,被診斷出深部靜脈血栓問題,開始服用抗凝血藥物控制血栓問題。但今年出現下肢反覆性水腫,接續小腿皮膚顏色越來越深,半年前的某一天,小腿肚突然開始出現1個小傷口,儘管使用各種不同換藥方式,傷口反而越來越大
-
2022-09-20 05:30
孕婦下肢靜脈血栓 為寶寶挨了近300針
高雄38歲林小姐懷孕16週時雙下肢腫脹,腫到要穿老公44號的拖鞋,甚至連5分鐘都站不住,她忍耐疼痛到24週,又併發呼吸喘,經醫師抽血檢查及靜脈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雙側下肢靜脈血栓,接受抗凝血劑肝素治療,前後打了284針,身上佈滿針孔及瘀青,腳腫才消退,直到懷孕滿37週剖腹產下可愛的女寶寶,母女均安。
-
2022-08-08 05:30
久坐盯盤胸悶昏倒 急性肺栓塞險送命
經常久坐不動的民眾要注意,日前一位男性病人在盯盤期間,突然一陣胸悶後昏倒,醒來大小便失禁,並咳出鮮血,被送到急診室搶救,經電腦斷層、肺動脈攝影檢查,發現他的雙側肺動脈都有血栓(圖1),且右心室擴大,在右心房看到的陰影也疑似血栓(圖2),立刻給予靜脈注射抗凝血藥肝素,並轉內科加護病房照護。
-
2022-04-21 17:56
健康網》血型影響大! 研究:非O型癌症患者併發血栓風險較高
血型竟是影響血栓風險的因素!外媒《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一項研究指出,患有癌症又是非O型血(如A型、B型、AB型)的人,在診斷出癌症或發現癌症復發3個月後,發生靜脈栓塞(VTE)的風增加。報導表示,靜脈栓塞是一種常在腿部、靜脈中形成的血凝塊,當血凝塊破裂並卡在動脈時,就容易危及
-
2022-03-16 05:30
變性亂服荷爾蒙 當心嚴重併發症
24歲許先生從小發現自己和一般男生不太一樣。隨著年齡增長,加深他想要成為女性的念頭。由於害怕被家人發現,坊間傳言「服用避孕藥為變性計畫的第一步」,便開始大量服用,無形中卻增加罹患靜脈血栓、心血管疾病等風險;提醒有性別不安的民眾,使用荷爾蒙藥物前務必求診,千萬不可自行服藥。
-
2022-01-31 14:25
健康網》春節連假猛追劇? 研究:超過4小時血栓風險增35%
年節除了與家人團圓,也有許多人會長時間看電視、追劇,利用假期補齊進度,談天也更有話題。據外媒《今日醫學》(Medical News Today)報導,日前一份國外研究指出,長時間看電視罹患可能猝死的靜脈血栓栓塞症(VTE)風險增加35%。因此建議每看30分鐘電視,就要起身走動、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