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傷口難癒合 植入支架改善疼痛
文/蔡承根
門診來了一位中年大哥,他因左小腿慢性傷口持續無法癒合,困擾逾6個月就醫。
自述20年前發生過左下肢腫脹,被診斷出深部靜脈血栓問題,開始服用抗凝血藥物控制血栓問題。但今年出現下肢反覆性水腫,接續小腿皮膚顏色越來越深,半年前的某一天,小腿肚突然開始出現1個小傷口,儘管使用各種不同換藥方式,傷口反而越來越大。而且因為深度加深,傷口疼痛程度加重,甚至因長期傷口疼痛造成無法入眠,肝指數也直線上升。
他經友人轉介前來門診評估,確定是血栓後症候群造成的靜脈潰瘍。因此進一步接受微創血管內介入手術,將其塵封已久的髂靜脈重新打通,傷口也開始有好轉跡象。而且因為傷口有開始癒合,疼痛問題也跟著改善,終於可以一覺到天明。
慢性深部靜脈血栓會引起血栓後症候群,不只是影響外觀的變化,也會影響生活品質,尤其是當有傷口出現時,會特別難以癒合。靜脈潰瘍的傷口都好發在腳踝到小腿之間,傷口組織液相對會比較多,因此傷口表面常常容易會形成一層黃色的薄膜,使傷口一直呈現潮濕的狀態。因為源頭是靜脈血栓造成的阻塞,尤其是在髂靜脈這一條連接下肢到心臟的唯一重要通道血管,所以要把傷口治療好,一定要先打通此段血管,讓下肢回流心臟的血液可以順利流回去。
因為阻塞的靜脈已經有內膜增生沾黏及管徑萎縮的情況,單純的氣球擴張已經無法撐開攣縮已久的靜脈,因此都要借助靜脈支架的植入,才可以完全撐開沾黏阻塞的靜脈。當下肢靜脈血不再鬱積時,潰瘍傷口的組織液分泌量就會大大降低,再配合特殊吸水性強的敷料,就可以加快傷口癒合速度。
血栓後症候群是一個無法治癒的疾病,但是可以藉由打通阻塞的靜脈來降低發生機率,一樣可以得到不錯的生活品質。
(作者為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