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30 21:45

    健康網》小酌放鬆? 中醫:恐喝出自律神經失調

    羅碧/核稿編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無論是與三五好友小酌或是心情不好喝悶酒,都是想透過微醺的感覺,暫時逃離日常生活的煩悶,不過,風澤中醫診所副院長郭懿潔指出,頻繁飲酒影響層面從神經系統到代謝系統,不僅加重自律神經失調,還會讓情緒、睡眠、代謝、免疫力全面下滑。

  • 2025-04-25 05:30

    疲倦又愛打哈欠 當心深層靜脈出狀況

    1名70歲女病患就醫時說:「醫師,我常常莫名覺得好累,一直打哈欠,有時候站沒多久就覺得雙腳很沉、像充滿壓力,還會腫。掛了好幾次急診,抽血、心電圖都正常,但真的很不舒服……」(圖1)。經靜脈超音波與血管攝影檢查後,原來是雙側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合併深層靜脈功能不全(圖2)。

  • 2025-04-19 18:20

    健康網》老是睡不好? 中醫揭忽略「這」器官害你自律神經失調

    葉立斌/核稿編輯明明很累卻睡不著,早上醒來總覺得頭昏沉沉的,好像一直都沒睡飽?中醫師陳櫂瑔提到,這不是壓力太大、用腦過度,源頭可能是一個你從來沒注意過的小器官:松果體。它負責分泌褪黑激素,幫助調節生理時鐘;如果白天待在昏暗的室內,晚上滑手機到深夜,會導致褪黑激素無法正常分泌,長期下來容易自律神經失調

  • 2025-04-15 10:48

    健康網》常咳嗽疲憊?防「春季疲勞」 日醫:放過自己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遠離「賞櫻疲勞症」 營養師授飲食6攻略:鮭魚飯糰入列健康網》日夜溫差大 恐自律神經失調!醫談應對法葉立斌/核稿編輯春天到了,日本人們享受櫻花盛開以及櫻花雨美景之餘,卻有不少人口罩戴緊緊,面色憔悴,不時咳嗽。醫師說明,這是典型的春季疲勞狀況。在春季時節以及末尾接近夏季時,特別容易發

  • 2025-04-10 05:30

    《健康充電站》健康講座

    台大癌醫中心分院4月18日下午1時15分至3時45分,在該院5樓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3段155巷57號),舉辦健康醫學講座。由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陳錫中主講「談自律神經失調及壓力調適」、台大醫院眼科部醫師郭柏邑主講「銀髮族之視力保健」。

  • 2025-04-02 18:42

    健康網》3個月無醣類澱粉 學者:糖尿病、自律神經失調有望治癒

    羅碧/核稿編輯無論是要減重、治療糖尿病、自律神經失調,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指出,正確的飮食療法不可少,倘若3個月暫時不均衡飲食不吃醣類澱粉(包括牛奶等),可讓自律神經失調回到正常運作的軌道,而腎上腺素分泌(荷爾蒙),正常不再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不再失序,憂鬱症、恐慌症、躁鬱症、過動症等

  • 2025-03-28 20:45

    健康網》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會頻尿 醫說明3原因

    葉立斌/核稿編輯自律神經失調除了讓情緒起伏、睡眠品質下降之外,還可能引發頻尿問題;對此,維尚泌尿科醫師白彞維說明,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導致神經信號傳遞失衡、膀胱逼尿肌過度活躍、儲尿與排尿反射失調,治療則首重調整生活作息,確保每天充足睡眠與均衡飲食,調節神經功能,讓生活回復自然節奏。

  • 2025-03-22 16:49

    健康網》日夜溫差大 恐自律神經失調!醫談應對法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春天不「癢」眼! 醫教4招擺脫過敏性結膜炎健康網》春天轉暖肝火旺盛! 4招把握養肝好時機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為晴朗的好天氣,不少人把握好天氣出門郊遊與運動。氣象局表示,今(22日)各地為晴到多雲的天氣,輻射冷卻影響,早晚氣溫偏低;氣象局補充,今、明(23日)輻射冷卻影響,早晚氣溫

  • 2025-03-16 07:30

    健康網》拒絕情緒低落 6營養素找回好心情

    葉立斌/核稿編輯渾身不對勁,去檢查卻又沒問題,有可能就是自律神經失調,易出現心悸、焦慮、緊張等問題,營養師高敏敏與藥師凱鈞在臉書指出,想要預防自律神經失調、控制情緒可以補充鈣、鎂、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群、色胺酸、維生素D。控制情緒營養素

  • 2025-03-15 13:01

    健康網》春天易自律神經失調 溫差大、過敏是主因

    葉立斌/核稿編輯春天是萬物復甦,春暖花開,本該是「向前走」的季節,卻被自律神經失調打亂身體的節奏?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表示,春天日夜溫差大、風大、空氣中的懸浮微粒等因素,導致很多人容易自律神經失調,可透過規律作息、曬太陽、深呼吸冥想、補充鎂與維生素B群、規律運動來改善。

  • 2025-01-16 19:57

    健康網》發冷3原因! 學者曝4招改善:「它」加熱吃效果佳

    羅碧/核稿編輯冬天常常冷到身體皮皮挫,好像怎麼穿都不暖和?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專頁發文表示,身體發冷主要與自律神經失調、飲食運動不足、血液循環不良有關,可以透過幾個改善方法,包括多運動、泡澡、補充菸鹼酸,改善手腳冰冷、適當吃薑與辣椒,促進血液循環,其中,薑加熱吃效果更好。

  • 2025-01-01 10:29

    健康網》自律神經失調會發胖 醫教3招回到「放鬆模式」

    葉立斌/核稿編輯除了吃太多、沒運動,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導致發胖!好日子診所醫師黃煜晏表示,自律神經失調除了造成失眠、頭痛等症狀,也是導致發胖主因之一,他分享3招幫助身體切換成放鬆模式,包含:「釋放腦力、減少決策」、「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改變看待世界的看法」。

  • 2024-12-29 05:30

    遠離自律神經失調飲食 生活更輕鬆

    現代生活步調快速、壓力大,許多人因長期緊繃而出現頭暈、失眠、心悸等問題,這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自律神經主要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應在興奮與放鬆之間取得平衡;但當平衡被打破,便容易引發身心不適。除了調整生活作息,正確的飲食選擇也能成為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關鍵。以下提供營養素建議與生活

  • 2024-11-14 20:15

    健康網》頭痛、腸胃不適又失眠!營養師談適應法

    葉立斌/核稿編輯最近是否覺得身體有些不舒服?很可能是季節變化造成的「自律神經失調」。營養師賀菡懿表示,最常見的症狀是頭痛,需要盡量戴帽子和穿外套;可能還會出現其他症狀,例如:肌肉痠痛、失眠、氣管不舒服、心悸、消化不良、胃酸過多等問題。她提醒大家,此季節身體特別脆弱,要記得好好保暖、多休息,讓身體適應

  • 2024-11-14 05:30

    廣泛性焦慮症有解 積極治療可重拾健康快樂

    ●案例1:38歲的林小姐是1位事業有成的職場女性,最近常感到心慌、焦慮、出汗和頭痛等不適。經多次求診無果,她最終被診斷為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簡稱GAD),並接受了抗憂鬱劑與抗焦慮藥物的治療,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 2024-11-01 16:22

    健康網》天冷沒勁「吃4食物」調節! 醫:與自律神經有關

    葉立斌/核稿編輯當天氣變冷、日照減少,許多人會感到疲倦、情緒低落,甚至提不起勁,這些症狀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在臉書專頁「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發文分享,透過飲食調整,如南瓜、菱角、山藥、秋刀魚

  • 2024-09-29 18:12

    健康網》瘦子有3狀況也會得「多囊」! 中醫曝2後果

    葉立斌/核稿編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不管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讓女性困擾不已。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曾柏翰指出,不只肥胖者容易罹患多囊性卵巢,瘦的人若是有壓力、睡眠、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也容易患上此病,導致血管功能問題、靜脈血栓栓塞。

  • 2024-09-20 12:43

    健康網》自律神經失調免驚! 中醫:戶外做2件事助改善

    沈莉馨/核稿編輯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常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困擾。國健署指出,有焦慮、失眠、消化不良或頻尿等症狀,到醫院檢查卻沒什麼問題的人,很可能就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反應。板橋樹林中醫診所院長張宏銘分享2個改善方法,可以到戶外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並配合「大叫」,能有效緩解不適感。

  • 2024-09-15 16:02

    健康網》4生活習慣恐患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靠3招治療

    葉立斌/核稿編輯您是否曾經渾身不對勁,有焦慮、失眠、消化不良或頻尿等症狀,到醫院檢查卻沒什麼問題呢?國健署表示,這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反應。對此,板橋樹林中醫診所院長張宏銘指出,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都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另外,他也提供中醫常見的3個治療方法,針灸、紅外光,以

  • 2024-08-24 17:11

    健康網》狂喝水仍口乾舌燥? 中醫:當心8病可能上身

    葉立斌/核稿編輯明明已經喝很多水卻還是口乾舌燥,當心是身體的警訊!中醫師王大元指出,許多疾病都會造成口渴,像是鼻過敏,習慣用嘴巴呼吸,導致早上起床口苦咽痛;患有口腔腫瘤、正在化放療、糖尿病或乾燥症等患者。另,他表示,中醫認為口乾舌燥與火氣有關,可依照虛火、實火之分補充對應藥材,改善缺水或上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