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疲倦又愛打哈欠 當心深層靜脈出狀況

2025/04/25 05:30

▲圖1:腳輕微水腫(左圖);病人就醫時手寫症狀(右圖)。(照片提供/蔡承根)

▲圖1:腳輕微水腫(左圖);病人就醫時手寫症狀(右圖)。(照片提供/蔡承根)

文/蔡承根

1名70歲女病患就醫時說:「醫師,我常常莫名覺得好累,一直打哈欠,有時候站沒多久就覺得雙腳很沉、像充滿壓力,還會腫。掛了好幾次急診,抽血、心電圖都正常,但真的很不舒服……」(圖1)。

經靜脈超音波與血管攝影檢查後,原來是雙側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合併深層靜脈功能不全(圖2)。

▲圖2:左側髂靜脈被右側髂動脈壓迫,導致血流受阻。(照片提供/蔡承根)

▲圖2:左側髂靜脈被右側髂動脈壓迫,導致血流受阻。(照片提供/蔡承根)

打哈欠≠想睡覺 是血管「求救」

因此安排她接受雙側髂靜脈支架置放手術(支架為自費項目),術後3天,她開心地說:「我覺得舒服多了,原本那種腳無力、脹沉的感覺改善了7成!」

打哈欠≠想睡覺,其實這是血管在「求救」。根據《歐洲神經學期刊》研究,打哈欠其實是大腦對「缺氧」或「自律神經失衡」的反射行為。如果血液循環不順、靜脈壓力過高、身體缺氧,大腦就會用打哈欠的方式來提醒你。

深層靜脈壓迫好比血液回流的高速公路上卡了1塊石頭,讓血液滯留在下肢,造成腳沉重、腫脹、下午特別容易疲倦、頻繁打哈欠、站久就不舒服、提不起勁。

所謂的「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是指右側髂動脈壓迫左側髂靜脈,導致血流受阻。時間久了,靜脈功能變差,甚至引發慢性腫脹、靜脈曲張、靜脈潰瘍,嚴重者還可能形成深層靜脈血栓。

◎這些症狀可能是血管在「塞車」

●下午或傍晚腳特別腫、沉重。

●睡眠看似充足,白天卻頻頻打哈欠。

●站一陣子腳就痠、悶、無力。

●急診、門診查不出異常,卻總感覺不舒服。

●長期自覺「循環不好」,但無法解釋。

如果你有以上狀況,建議找周邊血管外科醫師評估,透過靜脈超音波或造影檢查,有機會找出這個被忽略的「靜脈問題」。

這名患者相信身體的聲音,願意找出答案。打哈欠、疲倦、腳沉重,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症狀,其實可能是靜脈循環障礙的警訊。

若你也有類似困擾,也許該換個角度看看,是不是「血液回流」出了問題。

(作者為義大癌治療醫院及右昌聯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