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小酌放鬆? 中醫:恐喝出自律神經失調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無論是與三五好友小酌或是心情不好喝悶酒,都是想透過微醺的感覺,暫時逃離日常生活的煩悶,不過,風澤中醫診所副院長郭懿潔指出,頻繁飲酒影響層面從神經系統到代謝系統,不僅加重自律神經失調,還會讓情緒、睡眠、代謝、免疫力全面下滑。
郭懿潔在臉書專頁「郭懿潔 中西醫師」發文說明,酒精會抑制副交感神經、刺激交感神經,讓身體進入比較亢奮、警覺的狀態,對本來就自律神經失調的人來說,會加重症狀。雖然喝酒初期,會有短暫放鬆感,讓很多人誤會「喝酒能紓壓」,但當酒精代謝後,交感神經會更反彈性地亢奮,常導致夜間心悸、早醒、焦慮感增加,長期下來使自律神經失調、惡化,身體恢復平衡的能力變差。
郭懿潔說,此外,酒精還會破壞深層睡眠,深睡期不足,會讓自律神經無法好好休養,隔天更容易疲憊、焦慮、注意力不集中。
飲酒壞影響
●肝不好:肝臟是分解酒精的主要器官,頻繁飲酒容易導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使肝功能變差,也會讓身體的解毒、代謝能力下降,全身能量感低落。
●心不好:酒精促使血壓上升、心臟負荷,會增加高血壓、心律不整、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特別是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傾向的人,會更加危險。
●腸胃差:頻繁喝酒影響腸胃,酒精會刺激胃黏膜,造成腹痛、脹氣等腸胃機能障礙,會導致:胃炎、胃潰瘍及胃食道逆流。同時影響腸道菌叢健康,導致腸道敏感,免疫力下降。
●會變胖:酒精會干擾荷爾蒙的分泌,包含血糖調節、胰島素敏感度,增加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肥胖風險。此外,長期飲酒也容易導致性荷爾蒙分泌失衡,男性容易出現睪固酮下降,女性則會影響婦科月經週期。
●會變笨:酒精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如:GABA、血清素、多巴胺),導致情緒波動加劇。增加憂鬱症、焦慮症、認知功能退化等疾病風險。長期下來造成的酒精依賴,不僅影響自身健康,嚴重的話甚至會波及工作表現、家人關係及社會連結。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