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長輩動作變慢、易累? 小心肌少症上門

2025/06/25 18:15

預防肌少症正確飲食外,也要適度運動介入,縣府在中央挹助及民間協力下在各鄉鎮打造銀髮健身俱樂部,長輩及一般民眾都可多利用。(記者黃淑莉攝)

預防肌少症正確飲食外,也要適度運動介入,縣府在中央挹助及民間協力下在各鄉鎮打造銀髮健身俱樂部,長輩及一般民眾都可多利用。(記者黃淑莉攝)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75歲李先生近半年走路變慢、易累,因跌倒就醫檢查才發現有肌少症。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營養師郭師妙表示,肌少症常被忽略,卻是長輩失能、臥床的隱形危機,想要預防或改善肌少症,飲食是關鍵,每一餐都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郭師妙指出,很多長輩不是病倒而是「倒了才病」,近幾年臨床觀察到不少高齡者原本生活都可以自理,卻在一次跌倒後迅速衰退,探究原因是肌肉量流失、營養攝取不足。

郭師妙說,65歲以上長者每日蛋白質需求比成人更高,很多長輩擔心膽固醇太高,吃東西太過忌口,甚至不敢吃肉,卻造成營養攝取不足,尤其是蛋白質欠缺,肌肉像銀行帳戶一樣,沒有補充只「提領」,有一天會被領光。

郭師妙表示,家中長輩若出現手無力、行動變慢,例如提不動菜籃、開罐頭要請人幫忙,客廳走到廚房就會覺得累,還有體重下降情況,可能不是單純老化,而是肌肉正在流失,也就是肌少症。

郭師妙提醒,肌少症並非無法逆轉,只要及早發現、透過正確飲食與適度運動介入,就有機會延緩衰弱、維持行動力。

郭師妙說,想要預防或改善肌少症,飲食是關鍵,每一餐都要攝取足夠蛋白質,對銀髮族來說,每天蛋白質的攝取量應達每公斤體重1.2公克以上,才能維持基本肌肉量,例如體重70公斤男性,蛋白質大約要70至80多公克,1顆蛋的蛋白質大約7公克,建議可以豆腐、魚、雞蛋或肉類,盡量輪替、多元攝取,才不會吃膩又能補得夠。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