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會頻尿 醫說明3原因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自律神經失調除了讓情緒起伏、睡眠品質下降之外,還可能引發頻尿問題;對此,維尚泌尿科醫師白彞維說明,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導致神經信號傳遞失衡、膀胱逼尿肌過度活躍、儲尿與排尿反射失調,治療則首重調整生活作息,確保每天充足睡眠與均衡飲食,調節神經功能,讓生活回復自然節奏。
白彞維在臉書專頁「Chill健康診療室-白彞維泌尿科醫師」發文表示,剛坐下又忍不住想跑廁所、常跑廁所導致工作分心、半夜有夜尿問題讓睡眠品質下降,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原因有:
●神經信號傳遞失衡:自律神經失調可能讓大腦與膀胱之間的神經信號傳遞產生誤差、延遲,導致排尿反射啟動。
●膀胱逼尿肌過度活躍: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副交感神經可能因過度刺激膀胱逼尿肌,或是引發過度收縮,讓患者頻繁感到尿意。
●儲尿與排尿反射失調:交感神經原本應該在儲尿時發揮作用,但若其調節功能異常,就會影響膀胱的儲尿能力,導致患者在尿量還未累積足夠時就感覺需要排尿。
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頻尿
白彞維表示,對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的頻尿問題,可在醫師指導下,選擇行為治療、物理治療與藥物控制,透過治療讓症狀逐步減緩,改善頻尿困擾,找回生活品質。
●行為治療:如膀胱訓練,能逐步延長排尿間隔,幫助重塑正常的膀胱排尿反射。
●物理治療:主要透過骨盆底肌肉運動和神經調節法。
1.骨盆底肌肉運動是透過訓練骨盆底肌肉的過程,可增強控制膀胱的肌肉力量,提升排尿控制力。
2.神經調節法是透過經皮脛神經電刺激(PTNS),用極細的電針,達到緩解頻尿和尿急的症狀。
●藥物治療:通常會以抗膽鹼或抗痙攣藥物作為治療,調節膀胱過度活躍的反應。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