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4 15:58
常喊腹痛、嘔吐想逃學? 一查罹患上腸系膜動脈症候群
14歲謝姓少年,從7歲開始就出現腸胃不適症狀,如腹痛、腹瀉、便秘等,媽媽帶著他四處求醫皆未改善,去年開始出現持續性噁心、嘔吐狀況,使體重明顯下降,再次就醫,確診罹患上腸系膜動脈症候群,還出現出血性胃炎及輕度迴腸炎合併局部結節性增生。經醫師建議,自費使用達文西進行十二指腸空腸繞道吻合手術,少年住院7天
-
2025-03-18 21:51
健康網》焦慮熬夜小心胃潰瘍 中醫:按4穴位養好胃
沈莉馨/核稿編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很容易引起胃潰瘍。藍田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陳俐彣指出,臨床上常見胃潰瘍的原因包含,日常生活中累積情緒壓力,個性較拘謹易焦慮緊張,習慣熬夜晚睡,導致肝鬱氣滯而化熱,肝胃不合,胃失和降,產生胃食道逆流進一步造成胃潰瘍。日常保健除了要調整生活飲食習慣,也可按摩
-
2025-03-08 13:12
健康網》為何飯後肚子鼓脹?醫提改變法與注意細節
葉立斌/核稿編輯在正餐時間後,你是否感覺不管吃什麼,吃完飯後都覺得肚子膨脹得特別明顯,彷彿氣球般。這是怎麼回事?黃軒表示,這很可能是因為用餐方式錯誤,例如吃太快或是邊吃邊講話導致;也可能是腸道菌叢等原因。同時黃軒提供多樣解決方法。黃軒在粉絲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說明,不少人每
-
2024-11-02 18:07
健康網》童吞10顆巴克球釀腹膜炎!醫:初期難發現
葉立斌/核稿編輯家有小小孩的家長,最大噩夢莫過於孩子誤吞危險物品,尤其是在不管碰到什麼都往嘴裡放的年紀,稍不留神恐吞下電池等恐危及生命的東西;其中當然包含磁力益智玩具「巴克球」。兒科急診醫師提醒,巴克球容易被幼童放入口中,若吞了兩顆以上,恐造成腸穿孔,後果相當嚴重,不可不慎。
-
2024-11-01 19:04
晚餐後「上腹痛」6小時 醫:別忽視疼痛信號
43歲女性小敏(化名)最近晚餐只要一吃多,就出現上腹悶痛、噁心等不適,起初她以為腸胃不適,但疼痛加劇且持續超過6小時,到奇美醫院求助,經醫師檢查後,確診膽囊結石合併膽囊炎,經適當治療後,已逐步恢復。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陳界溥表示,膽囊炎的發作常與晚餐豐盛有關,特別在進食後的夜間。因食物進
-
2024-09-30 05:30
缺鐵性貧血腹脹腹瀉 腸胃道疾病警訊
缺鐵性貧血一直以來都困擾著女性。對女性而言,由於每月1次的經期報到,讓貧血不再是罕見名詞。但也因此可能合理化貧血,而疏忽身體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很多醫師對於缺鐵性貧血的治療,就是補鐵。可以藉由提供原料,讓身體重新製造紅血球,讓血紅素回歸正常。但這樣的做法,其實沒有探討為何會有鐵缺乏的情形發生。
-
2024-09-29 12:56
有屁快放? 醫師:長期憋屁恐引發腸道疾病
放屁是人體正常的消化過程,但若經常憋屁,可能會造成不適、腹脹,甚至噁心。 長期下來,更有可能對腸道健康造成損害。根據《生活科學》(Live Science)9 月 28 日報導,每人平均每天會排放約 0.5 至 1.5 公升的氣體,大多數的屁,是沒有氣味的。 放屁是消化系統的自然產物,憋屁可能會造成
-
2024-09-17 19:54
健康網》她火燒心「改1習慣」甩開胃藥 醫:不改恐有4危害
葉立斌/核稿編輯1名43歲的急診女護理師,長期為胃食道逆流和腹脹所困,習慣隨身攜帶制酸劑緩解不適。醫師發現,她的消化系統因長期進食過快,增加許多負擔外,且有代謝問題早期徵兆,因此建議女子放慢進食。經調整習慣後,患者逐漸能甩開這些藥物。醫師藉此提醒,狼吞虎嚥吃太快,容易影響血糖調控、增加肥胖風險、消化
-
2024-09-16 13:40
健康網》中秋吃太多噁心、腹脹? 中醫授「防積食」4撇步
葉立斌/核稿編輯中秋美食太多吃不停?積食怎麼辦?雲鼎中醫診所院長陳玫汝在臉書專頁「雲鼎中醫診所」發文表示,積食的常見症狀有:腹脹、噁心、胃部不適或疼痛、噯氣、打嗝、食慾不振。若想預防與調理,月餅、烤肉適量進食;檸檬、蘿蔔、陳皮是助消化食物;茶飲調理可選,山楂茶、普洱茶、烏龍茶;避免受涼。
-
2024-08-03 05:30
術後腹脹沒胃口剩39公斤 中醫調理緩解
60多歲的夫婦走進診間,骨瘦如柴的太太眉頭緊鎖,不太願意說話,看診過程大多由先生代為發言:「太太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常常喘不過氣時,需要氧氣筒,因不敢出門,所以很少運動。這幾年因疫情的緣故,關在家裡,心情更加抑鬱,莫名心悸、焦慮、失眠,慢慢什麼東西都吃不下,目前體重只有39公斤。」
-
2024-07-24 07:35
健康網》低腹敏飲食翻轉腸躁症人生! 醫揪「9種地雷水果」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只要一緊張就容易腹瀉或便秘!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朱家聲建議,若診斷為腸躁症,可試試低腹敏飲食,降低消化過程產生腹敏物質的機會,減緩症狀。分3階段進行,分別為完全低腹敏、重新導入高腹敏食物,以及個人化飲食。以水果為例,蘋果、櫻桃、西瓜、荔枝、梨子、李子、桃子、芒果、
-
2024-06-25 05:30
腹脹嘔吐腹瀉 竟罹少見嗜酸性腸胃炎
1名30歲女性因腹脹、腹痛、嘔吐、腹瀉掛急診,診斷出是少見的「嗜酸性腸胃炎」,此非典型腸胃炎,通常是過敏體質者接觸到特定過敏原,使血液白血球中的嗜酸性球浸潤到腸胃黏膜,導致腸胃發炎,研判患者可能是接觸到塵蟎,需對症治療,否則會反覆發作。可能接觸到塵蟎過敏
-
2024-06-24 09:46
30歲女子腹脹、腹痛、嘔吐、腹瀉掛急診 竟罹少見「嗜酸性腸胃炎」
一位30歲女性因腹脹、腹痛、嘔吐、腹瀉掛急診,診斷出是少見的「嗜酸性腸胃炎」,罹患此非典型腸胃炎,通常是過敏體質者,接觸到特定過敏原,使血液白血球中的嗜酸性球浸潤到腸胃黏膜,導致腸胃發炎,研判患者可能是接觸到塵螨,需對症治療,否則會反覆發作。
-
2024-06-10 20:38
健康網》壓力一來就腹痛、腹瀉? 恐是腸躁症攪局
羅碧/核稿編輯不少人在感覺到壓力時,會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症狀,醫師指出,恐是腸躁症(大腸激躁症)攪局,這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其特徵是腹痛、腹脹、腹瀉、便秘,或這些症狀的交替出現,它並不會導致腸道損傷或嚴重的健康問題,卻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
2024-06-04 18:15
健康網》空腹仍脹氣 恐是SIBO 醫授7招改善
明明沒吃什麼東西,甚至空腹,卻還是脹氣,且持續7、8小時都無法緩解,恐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簡稱SIBO)。醫師指出,胃酸酵素不足、腸蠕動功能不良、長期吃制酸劑、喜吃精製糖等都可能導致SIBO的發生,建議進食時細嚼慢嚥、適
-
2024-04-30 18:15
健康網》罹癌前身體7個小症狀曝光! 一直咳嗽、疲倦小心
葉立斌/核稿編輯根據2022年國健署統計,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927人,占總死亡人數24.9%,且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究竟要如何得知自己罹癌?陳信宏小兒科診所醫師陳信宏在臉書粉專「陳信宏小兒科診所」發文指出,如果一直感到疲倦、腹脹、腹痛、火燒心,以及一直有血便、血尿、咳嗽等都要小心可能是罹
-
2024-04-30 18:08
健康網》吃太快易肥胖 研究:吃完20分鐘才有飽足感
葉立斌/核稿編輯吃飯速度快可能是導致肥胖的元凶!前美國芝加哥榮民醫院心臓加䕶病房主任謝安民指出,胃大約需要20分鐘才能提醒大腦有飽足感,吃得太快,雖然胃飽了,但腦還沒接受到吃飽的訊號,導致吃下比預期更多的食物,以前就有已經研究把進食快的習慣連結超重、肥胖症。
-
2024-04-30 14:48
「泡泡腎」初期無症狀 泡泡嚴重會傷腎
1名40多歲女子因平時有高血壓,容易腹脹、腰痛背痛等情形,就診檢查發現腎臟充滿了一顆顆的水泡,罹患遺傳性「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醫師提醒,多囊腎疾病初期沒有症狀,應注意控制飲食,也要定期回診,若不加以治療可能進展到腎衰竭程度,需要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命。
-
2024-04-25 17:10
健康網》一次看7大癌症前兆! 醫:「這種」腹痛恐是癌王上門
葉立斌/核稿編輯您有注意過身體發出的SOS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強調,在罹癌前,身體會在不經意下,反覆對人體發出警告,因此若發現自己長期疲倦、腹脹、腹痛、火燒心、血便、血尿、異常久咳7種症狀,都可能是癌症來臨前的小症頭。其中若有長期腹痛且找不出疼痛部位者,可能是「癌王」胰臟癌的前兆。
-
2024-04-10 09:10
健康網》肚子咕咕叫只是餓了? 醫:出現5種狀況要小心
葉立斌/核稿編輯明明肚子不餓,但還是發出咕咕叫(腸鳴)聲音,小心是身體警訊!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表示,胃酸分泌過多、腸胃炎、腸道氣體太多、便秘、腸阻塞也會發生腸鳴,其中,要特別注意腸阻塞造成的腸鳴,可能還會伴隨腹痛、腹脹、嘔吐、便秘、無法排氣等症狀,而且這些症狀比腸鳴更為明顯和嚴重。所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