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28 11:36
健康網》上網買「褪黑激素」恐有害健康 販售更違法
過去有些時常出國的人,會服用褪黑激素幫助自己調整時差;近期不少人面臨睡眠障礙,也想嘗試褪黑激素。然而褪黑激素屬於醫師處方使用藥品,自行販售屬於違法行為;消費者購買未經安全確認的褪黑激素自用,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衛福部食藥署在「食藥闢藥專區」說明,褪黑激素是大腦松果體所分泌的激素,主要功能是調節人體生
-
2023-11-22 20:36
健康網》體溫降低能啟動睡眠訊號 營養師列助眠4招:室內控制這溫度
不少現代人都有失眠問題,營養師賀菡懿分享,有研究顯示,核心體溫降低是啟動睡眠的訊號,與睡眠品質相關,就會導致失眠是因患者的核心體溫升降和正常日夜節律不同步,也就是說體溫下降的時間點和選擇的就寢時間點不同,建議透過熱水浴、運動、飲食及調節室溫來幫助入睡,她分享適合睡眠的室溫在15.5至21°C內,床上
-
2023-11-21 15:02
8旬翁四肢麻木難眠 B12點滴+椎板成型手術助改善
苗栗縣86歲王姓老翁,深受四肢麻木狀況困擾,尤其睡覺時常因麻痺感嚴重影響睡眠品質,雙手常常要抖一抖才會舒服點,經衛福部苗栗醫院以高劑量維他命B12點滴施打,並接受椎板成型手術後,麻木狀況改善很多。苗栗醫院表示,老翁晚上睡覺時,常因麻痺感醒來而再難以入睡,數月前他經朋友介紹,得知苗栗醫院有高劑量維他命
-
2023-11-17 14:19
陽明交大開發人工智慧居家睡眠檢測 德國參展受關注
不用去醫院,在家就能睡眠檢測,MIT自製AI智慧醫材即起在全球最大的醫材展展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開發「人工智慧居家睡眠檢測平台」,即起在德國杜塞道夫醫療器材展(MEDICA)展出,校方表示,台灣在AI與智慧醫療卓越的研發能力,將分享給來自世界各國,已吸引德國本地、印度、中東、美國、摩洛哥、西班牙、法
-
2023-11-10 18:07
逆轉慢性病有解方 醫:6大生活型態+配合醫囑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及治療疾病最重要的基礎,長期保持不良習慣,將對健康造成影響,奇美醫院與台灣生活型態醫學會提醒,有效的營養、身體活動、良好睡眠、壓力管理、正向社會互動、避免危害性物質的使用等6大生活型態,配合醫囑,有機會逆轉慢性病。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表示,後疫情時代,回歸非藥物治療,從生活型態度根
-
2023-11-05 21:53
健康網》男性也有更年期! 中醫曝常見7症狀
男性也有更年期,而且通常比女性更不易察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邱伯恩指出,睪固酮數值是判別男性是否進入更年期的重要依據,但要透過抽血才能知道,因此可以用症狀來作簡單判斷,像是體脂增加、心情起伏大、掉髮或性功能下降等7症狀。並分享「吃動睡」3招:飲食均衡、適度運動、良好的睡眠品質,能延緩更年期副
-
2023-11-04 22:16
健康網》睡前狂滑手機易夜尿 醫:入眠前一小時麥擱用
午夜降臨,好不容易進入夢鄉,卻被突如其來的尿意「叫起床」。三重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醫師高銘鴻指出,這種夜尿頻繁的狀況可能是因為睡前長時間玩手機所造成!為維護良好的睡眠品質,特別是在晚上入睡前,應該減少暴露於藍光的機會:建議可以使用夜間模式、固定作息、使用藍光濾鏡,並且睡前1小時最好避免電子設備。
-
2023-11-03 12:09
健康網》午睡可讓腦容量變大! 醫:控制在「這個」時間最佳
你有睡午覺的習慣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習慣性午睡者,其腦容量較大,腦容量大是大腦健康的標誌,與退化疾病風險降低有關。但他提醒,而午睡時間最佳在10-20分鐘左右,可提高清醒度、注意力、記憶力和創造力。不過要注意,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也不要在下午2點後睡,以免干擾晚上入睡。
-
2023-11-02 21:32
健康網》睡眠控制在「這時間」最好 中醫推6習慣助入睡
明明有睡覺醒來卻還是覺得累?其實睡太多、睡太少都不好。對此,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陳國誌指出,睡太少容易造成反應力、記憶力下降;睡太多則易增失智症、中風及心臟疾病的風險,建議睡眠時間不要短於6小時,也不超過9小時。此外,他也分享,能夠改善睡眠品質的6個習慣,包含:控制睡眠時間及睡前不用3C等。
-
2023-10-31 13:05
小心耳鳴!中榮研究:耳鳴障礙 與睡眠品質、憂鬱程度顯著相關
很多人受耳鳴之苦,台中榮總表示,耳鳴障礙程度與睡眠品質及憂鬱程度顯著相關,在美國約有10%至15%的成人受耳鳴所苦,大約有20%耳鳴患者需要臨床評估與介入治療。一位49歲孫姓女子長年飽受耳鳴之苦,同時出現情緒及睡眠障礙,也讓更年期的燥熱更顯困擾,至中榮藉由耳鼻喉頭頸部耳科與精神部共同照護,患者的耳鳴
-
2023-10-30 12:16
健康網》痘痘長不停好煩? 醫:快吃2類食材改善皮脂分泌
當睡眠品質不佳,或是飲食高油高糖,就容易冒出惱人的痘痘。金田勤耘聯合診所皮膚科醫師郭康凌表示,痘痘形成主要是因皮脂分泌過多、毛囊開口角化、細菌聚焦增生、發炎反應等,若想改善惱人痘痘,建議飲食可選擇低升糖食物,如雞蛋、豆腐;選富含EPA&DHA食物或者補充品。
-
2023-10-29 12:03
健康網》頭暈又想吐當心眩暈! 中醫揭3主因:天冷也別輕忽
突然出現天旋地轉、無法起身,有時伴隨噁心、想吐等症狀,小心眩暈找上門。澄玥中醫診所院長莊玉菁表示,造成眩暈主要原因包含:睡眠不佳、飲食不節、風寒等,其中風寒主要是因天氣太冷,導致血管收縮,及頭頸部陽氣、血液循環變差等,因此,治療主要以祛風除寒,並輔以提升免疫力藥物,讓陽氣在周身體表運行,避免反覆受寒
-
2023-10-25 16:08
謠言終結站》長期服用安眠藥會成癮? 食藥署:做好這些事不需擔心
坊間流傳服用鎮靜安眠藥會成癮,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對此,食藥署表示,鎮靜安眠藥雖具有成癮性風險的管制藥品,但只要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不亂增減藥量,並搭配規律的睡眠作息,是不需要擔心藥品成癮的問題。食藥署在臉書粉專「睡睡平安」發文解釋,醫師為了改善患者的失眠問題,會經由評估患者的年齡、失眠狀態及其他健康
-
2023-10-24 07:31
健康網》30+男性看過來! 醫列各年齡重點:6、70歲多社交延緩認知退化
身體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退化,因此不同年齡段的男性,需面臨不同課題,家庭醫學科醫師許書華指出,例如6、70歲階段的男性,因記憶力逐漸退化,因此會鼓勵多出門參加里民或社區的活動,維繫人際關係,並持續擴充新知,以延緩認知退化的速度。許書華在臉書專頁「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發文分享,據民國106年健保署統計
-
2023-10-23 21:41
健康網》開燈睡恐增30%憂鬱! 醫教「這樣做」降風險
睡覺習慣開燈請注意!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在夜間喜歡開燈睡覺者,罹患憂鬱症風險增加30%,不僅如此,還會變胖、提高患慢性病機率、精神不濟等問題,所以建議睡前關掉所有的光源,包括電燈、電視、電腦、手機等;並使用一些遮光的物品,如窗簾、眼罩、帽子等,來阻擋任何可能干擾睡眠的光線。
-
2023-10-23 17:53
健康網》身體出現這6大跡象 營養師:恐是蛋白質攝取不足
蛋白質是身體很重要的3大營養素之一,不只是提供身體能量所需,肌肉、骨骼、毛髮、組織修復也需要蛋白質作為原料。但營養師劉雅惠表示,蛋白質攝取不足時,會造成免疫力下降、脾氣暴躁、肌肉無力、掉髮、指甲斷、皮膚乾燥粗糙、睡眠品質差。劉雅惠在臉書專頁「營養師Emma」發文指出,根據第八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
-
2023-10-19 21:35
睡眠品質好不好? 精神科醫師:可看2關鍵數據「心率、熟睡時間」
許多民眾有睡眠品質不好的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若長期睡眠狀況和品質不佳,較易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身心症狀和免疫問題,他也指出,若想了解睡眠品質,可觀察2項較關鍵的生理數據,一是心率、二是熟睡時間。楊聰財表示,現代人特別是上班族常有很大壓力,睡眠品質也不太好,睡眠時間也不會太長,以睡眠6小時來
-
2023-10-17 11:05
48歲婦人頭暈、失眠、耳鳴 竟是「前庭性偏頭痛」所致
48歲洪姓婦人,偏頭痛長達10年,近1年來更深受頭暈、失眠、耳鳴等困擾,甚至暈到站不起來,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四處求醫皆未改善,到光田醫院檢查,才知罹患「前庭性偏頭痛」,經醫師開立荷爾蒙及偏頭痛預防性藥物治療,兩周即明顯改善,不再耳鳴,睡眠品質也變好;醫師表示,偏頭痛的成因機制複雜,常難以正確診斷,
-
2023-10-16 15:07
靜脈雷射改善中風後遺症 6旬男可獨自行走、睡眠好品質
台中1名60多歲的林姓男子,日前突然出現左半邊手腳無力的症狀,就醫後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梗塞型腦中風,立即安排住院治療,除藥物及復健外,還搭配靜脈雷射和靜脈營養治療,透過低能量雷射光幫助神經功能的恢復。患者原本手舉不高且腳無力無法行走,1個月後力氣和身體狀況都明顯恢復,不但可以獨自行走,睡眠品質也顯
-
2023-10-12 21:29
健康網》愛愛後嘴饞? 醫推3類食物:速恢復體力以備再戰
不少男性在愛愛之後除了虛脫感之外,還會有種肚子餓想吃東西的欲望。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醫師程威銘表示,愛愛完後如果有點飢餓,建議可選輕盈又營養食物,如水果、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補充水分,以利迅速恢復體力,隨時再提槍上陣;盡量避免吃油膩或辛辣及精緻澱粉、酒精、含有咖啡因飲料,以免讓身體覺得更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