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5-11 05:30

    坐月子中西合療 調理計畫宜專業評估

    對剛經歷生產的媽媽來說,「坐月子」不只是傳統,更是身心修復的重要關鍵期。面對產後身體虛弱、荷爾蒙波動、哺乳壓力與育兒疲勞,現代女性越來越重視科學且個人化的產後調理。究竟是選擇中醫補氣養血,還是仰賴西醫營養補給、復健運動?越來越多媽媽會採以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產後的調理。

  • 2025-05-09 16:36

    產後比生產更危險! 政府5月起補助兩次產後健檢

    「很多人以為生產最危險,其實產後風險更高!」為了強化婦女產後照護,衛生福利部自5月1日起新增補助兩次產後健康照護服務,讓產婦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時,獲得更完整的支持與關懷。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指出,近年臨床上常見高齡、高風險妊娠產婦,醫界早已關注此議題多年,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統計,與懷孕相關的

  • 2025-05-08 14:51

    健康網》產後控制不住狂發抖? 醫列5大原因

    葉立斌/核稿編輯為何生產後,媽咪會不自覺的發抖呢?婦產科名醫蘇怡寧表示,這是生產後的常見現象,在醫學上稱為產後寒顫(postpartum chills),通常出現產後幾小時內,但也可能會延續數天等,通常為壓力與疲勞、體溫調節失衡、子宮收縮與產後痛、荷爾蒙變化或藥物副作用所致,醫師通常會準備暖被或烤燈

  • 2025-05-05 14:22

    友善生產計畫上路 全台北市第一例水中分娩成功

    衛福部推動「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尊重蔡姓女子的意願,今年四月協助以水中生產方式誕下一名男嬰,創下全台北市第一例水中分娩的成功紀錄。適逢男嬰滿月,蔡小姐今(5)日受邀返回聯醫分享水中分娩心得,「我在水裡是非常被呵護的感覺,助產師還說我生孩子的狀態很漂亮,聽後就想怎麼

  • 2025-03-29 11:50

    健康網》產後搭車被當孕婦讓座 「第五孕期」助找回自信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人以為「坐完月子就沒事」,但產後恢復是長期抗戰!產後女性不僅面臨身體變化,心理與社交壓力更是不容忽視。陳小姐分享,產後6個月,因肚皮鬆弛明顯,搭捷運時竟被誤認為孕婦而被讓座,讓她尷尬又難過。此外,有次跟朋友聚會時,她因聊天笑得太開心而發生嚴重漏尿,從此害怕公開場合,甚至影響自信心

  • 2025-03-24 14:25

    健康網》醫呼籲:別為時辰 要醫師半夜剖腹產!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觀念傳統的人,認為孩子看「時辰」生最好,並要求在指定的時間剖腹產。然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提醒,千萬不能因為時辰的因素,在半夜剖腹產!陳志金在臉書「Icu醫生陳志金」強調,孩子的命運,在出生的關鍵時刻,是掌握在「醫療團隊」的「手」,而不是「算命先生」的「口」。讓孩子安全

  • 2025-03-22 12:57

    健康網》近期產房不平靜 台大醫:產婦常有這狀況

    葉立斌/核稿編輯古語有云「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孕婦生下新生命時,有許多風險須注意。台大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談到,近期經常遇到孕婦產後出血,幸好所有媽媽都平安度過。「當醫生當久了,我們也是常常會禱告,向上天祈求,祈求孕婦一切平安;最少會得到內心的平靜。」

  • 2025-02-25 14:02

    台中35歲產婦未減痛分娩 驚險催生5小時自然順產

    烏日區陳姓產婦(35歲)因恥骨劇痛,苦撐38週又2天產檢向林新醫院醫師求助,經院方評估當晚催生,陳婦因體溫過低、雙腿發紫,無法施打減痛分娩,甚至差點發生血栓導致癱瘓,經醫療團隊催生5小時順利自然產下3155克健康男寶,陳婦感動表示,迎接新生命到來是此生最美好時刻。

  • 2025-02-07 20:45

    月子中心1個月100萬!護理師揭內幕 網笑:買新房還比較划算

    台灣的高端月子中心到底有多奢華?日前一名護理師在Dcard發文,透露自己近期到「百萬月子中心」工作,驚訝發現這裡的住客幾乎都是超級富豪,甚至有8成的爸爸都是外國人,媽媽則清一色是富家千金、網紅美女或企業家,夫妻間「門當戶對」,就連護理師都能感受到這群貴客的「氣場」。貼文曝光後,立刻引發熱議,有人震驚

  • 2025-01-28 20:32

    健康網》迎接蛇年寶寶! 3大產兆孕媽咪要注意

    沈莉馨/核稿編輯即將迎接蛇年寶寶降臨的幸福時刻,準媽媽們是否知道什麼時候該前往醫院?國民健康署近日於臉書專頁發文提醒,準媽媽應特別留意生產前的3大產兆:陣痛、落紅、破水,並了解處理方式,以免錯失最佳時機。3大產兆沒有固定的出現順序,因此準媽媽們需隨時保持警覺。

  • 2025-01-06 10:40

    中市「好孕專車」補助最高6千 逾1萬名孕婦受惠

    少子化時代,願意生育的婦女都要當寶貝,新的一年,台中市政府推動為準媽媽設計的「好孕專車」,最高享6,000元乘車補助,自孕期起至預產期後6個月,可獲得30趟次,每趟上限200元,預估將有1萬1,200名孕媽咪受惠,由於要結合醫院、計程車及台中通APP系統,社會局預估最快今年7月實施。

  • 2024-11-10 20:38

    健康網》雙胞胎剖腹產傷口較大? 醫解惑:反而較小!

    沈莉馨/核稿編輯有孕婦好奇,自己懷了雙胞胎,那麼剖腹產傷口會比1胎傷口大嗎?對此,婦產科名醫蘇怡寧解答,並不會!因為就算是懷雙胞胎,還是1次只能出來1個嬰兒,且通常雙胞胎寶寶平均體重較輕,因此若為較有經驗的醫師,反而會讓剖腹產傷口更小。蘇怡寧在粉絲專頁「蘇怡寧醫師愛碎念」發文說明,雙胞胎1次還是只能

  • 2024-11-09 14:47

    竹北人努力「增產報國」 台大生醫單月新生兒破百例

    新竹台大分院為提供大新竹地區婦幼族群全方位的醫療服務,將生醫醫院竹北院區4樓的婦幼醫學中心,整合婦產科與小兒科醫師群投入診療服務。近3年來已迎接近2500名新生兒誕生,每月收納的高危險妊娠產婦更占生產人數3到5成,上月(10月)單月新生兒人數首度破100例!

  • 2024-10-16 14:59

    中央擬補助每胎每月3萬 陳時中坦言:補得不夠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16)天接受YahooTV《齊有此理》網路節目專訪時指出,日前他曾提出中央擬補助「每胎每月3萬」,他當時是概念性地講,但確實還需要精算,主要原因出在於「補得不夠」,但「砸錢無效論」忽略了讓生兒育女「零負擔」的重要性。

  • 2024-10-10 15:44

    童醫院好熱鬧!上午迎女嬰 預計8名雙十節龍寶寶陸續誕生

    今(10)日雙十節,童綜合醫院有8名龍年雙十節寶寶先後誕生,今(10)日早上6點17分誕生了2024年院內首位雙十節寶寶。27歲的周郁晴產婦昨天陣痛到院待產,直到今天早上才在童綜合醫院婦產部陳緒鵬醫師接生下,以自然產方式生下一名漂亮的小公主,體重為3210公克,原本預產期是10月9日,這是第一胎,新

  • 2024-10-10 13:02

    少子化發威?彰基喜迎5名國慶寶寶 秀傳掛0

    與國家同慶!今天雙十國慶,許多和國家同一天生日的國慶寶寶們也報到,彰化基督教醫院體系共有5名國慶寶寶降臨,但彰化秀傳醫院直到下午1點卻罕見的一個都沒有,令醫護直呼「可能與少子化有關」;彰基總院與秀傳醫院分別還有4位、1位孕婦待產中;新生兒父母對於能與國家同一天生日都相當喜悅。

  • 2024-09-03 15:32

    永豐化工復工了! 食藥署:已可開始生產蒸餾水

    國內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新莊工廠」因違反PIC/S GMP規範被勒令停工,導致國內生理食鹽水供應短缺,衛福部透過國內增產、專案進口救急,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3日)表示,經過複查確認相關缺失已部分改善,核准先行恢復製造「2公升滅菌沖洗用蒸餾水」,至於生理食鹽水的生產,希望能在今年12

  • 2024-08-01 12:20

    寶貝不感冒秘訣!許維恩攜女兒忒忒揭育兒關鍵

    台灣新生兒越來越少,每個新生兒都是爸媽的心頭寶,就怕孩子小時候感冒、發燒出問題。藝人許維恩今日與女兒忒忒一同出席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記者會,她提到,忒忒出生後6個月都是喝純母乳,到現在從來沒有感冒、發燒,呼籲媽媽們可以多餵母乳,遇到困難時則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或衛教資源協助。

  • 2024-07-23 19:06

    26週出生體重僅880公克 聖保祿醫院最小早產兒健康出院

    桃園市聖保祿醫院有史以來,照護過體重最輕的新生寶寶平安健康出院了!宋小弟出生時僅26週、體重880公克,相當於一個巴掌大小,在醫院住了88天後,於昨(22)日健康出院返家。院方表示,宋媽媽懷的是龍鳳胎,今年4月26日半夜突然出現規律性下腹部疼痛,立即前往醫院,婦產科醫師內診發現已開了4指,立刻送進產

  • 2024-06-24 12:21

    同卵雙胞胎「輸血症候群」死亡率6成 光田醫院助順利產下雙胞胎

    36歲莊姓婦人去年初懷雙胞胎,原本十分開心,不料,卻被多位醫師告知因懷的是同卵雙胞胎,共用胎盤且在同一個羊膜腔內,有可能出現不良影響,勸她放棄懷孕,莊婦不願放棄,懷孕4個月左右,求助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醫師陳穎中,接手產檢及生產,經過醫療團隊的努力,母子3人均安,雙胞胎「一個都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