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3-06 20:50

    健康網》牙齒清潔必備牙膏 食藥署揭一般牙膏成分

    沈莉馨/核稿編輯每天都會用的好朋友牙膏,你認識它由什麼組成的嗎?食藥署指出,一般牙膏(任何以糊狀、膏狀或膠質體呈現汁拌固狀、粉狀配置品),常見的組成為研磨劑、界面活性劑、黏結劑、保濕劑、防腐劑及香料等,目的在清潔牙齒。食藥署在臉書專頁「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發文表示,自110年7月1日起一般牙膏

  • 2025-02-24 05:30

    智齒一定要拔? 牙醫:看生長狀況判斷

    智齒拔不拔?一直是許多人關注的牙齒健康話題。當智齒萌發時,常伴隨疼痛、腫脹等不適,讓人不得不考慮拔除的必要性。然而,智齒是否真的需要拔除,並非只有一個標準答案,而需視個人情況而定。通常在17至25歲間口腔最深處會生長智齒,學名為第三大臼齒,大部分的智齒因為生長的位置無法進行咀嚼,處在尷尬的狀況,且清

  • 2025-02-14 20:33

    守護特教生口腔健康 艋舺扶輪社及新北牙醫師公會捐助10機構牙科設備

    國際扶輪3481地區第6分區台北艋舺扶輪社及新北市牙醫師公會攜手,爭取國際扶輪全球獎助金計畫,共10萬美金,幫助10個機構安裝全新約束式牙科診療椅及光纖洗牙機,給特殊需求機構院生使用,捐贈活動及首座啟用儀式於14日在三峽春暉啟能中心舉辦,展現國際扶輪的大愛精神。

  • 2025-01-29 16:25

    5旬男啃豬腳咬斷牙 牙醫師:注意年節危險食物

    春節連續假期,醫院、診所幾乎都沒營業,最怕遇到牙齒出問題。一名50多歲男子之前在春節期間因啃豬腳不小心弄斷牙齒,痛了好幾天,必須等到開工後,才能到牙科門診就醫。牙醫師提醒,一些含有大骨、碎骨的年菜,以及堅果、牛軋糖等年節點心,這些硬物食用起來要特別留意。

  • 2025-01-21 05:30

    阿嬤牙掉光卻牙痛 原來是三叉神經痛作怪

    80歲的許阿嬤牙齒早已拔光,卻經常覺得「牙痛」,且痛到流眼淚,前往牙科診所看診,找不到原因,經前往醫院疼痛治療中心求診,醫師仔細問診和理學檢查後,才確認阿嬤原來是罹患三叉神經痛,經熱凝射頻療法治療,疼痛症狀獲得明顯改善,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

  • 2025-01-20 15:54

    8旬嬤牙掉光卻「牙痛」 原是三叉神經痛作怪

    80歲許姓阿嬤牙齒早已拔光,卻經常覺得「牙痛」,且痛到流眼淚,前往牙科診所看診找不到原因,經前往醫院疼痛治療中心求診,醫師仔細問診和理學檢查後,才確認阿嬤原來是罹患三叉神經痛,經熱凝射頻療法治療,疼痛症狀獲得明顯改善,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醫師溫永銳表示,三叉神經是負責

  • 2025-01-18 17:33

    健康網》春節吃喝愛「牙」健康 牙醫談愛護牙齒妙招

    葉立斌/核稿編輯春節將至,相信不少人已經備妥足夠的零食來度過美好的假期,也可能是在外吃大餐,或是吃些甜膩的貢糖、寸棗等傳統食物。然大吃大喝之餘,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若有牙痛或牙裂等問題,可會大大壞了遊興。為了避免在春節期間牙齒發生意外,我們能在飲食上小心,慎防蛀牙與不慎咬裂玉齒。牙醫師歐凱捷受訪時建議

  • 2025-01-13 19:53

    中榮口腔診間數位轉型 掃描影像升級成3D

    台中榮總推動智慧醫療於口腔醫學部發展「智慧診間數位轉型」,引進口腔掃描、臉部掃描等一系列3D影像設備,將傳統2D平面提升為3D影像,結合院內既有的電腦斷層掃描,整合牙齒、骨骼及外觀臉型的數位資訊,呈現模擬治療的立體影像,透過診間影像全面升級數位化,民眾坐在診療椅上可即時觀看口腔立體畫面,和醫師討論治

  • 2024-12-29 11:42

    健康網》寶寶沒長牙也要口腔清潔! 醫:防細菌、增互動

    沈莉馨/核稿編輯新生兒雖然還沒有長牙,但口腔健康的保護應該從出生就開始!安曼牙醫診所院長黃榆鈞在臉書專頁「黃黃醫師寶貝牙」發文分享,每天幫新生兒口腔清潔,不僅能避免細菌滋生、減少觸覺敏感外,還能促進親子互動。黃榆鈞整理了三個新生兒口腔清潔的好處:

  • 2024-12-27 05:30

    74歲翁牙齒長膿包 顯微鏡治療清除病灶

    74歲陳爺爺的左下顎第一大臼齒曾接受根管治療並戴上牙套,去年長出大膿包,在診所拆除舊牙套後,轉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牙科部醫師黃耀民發現膿包位於大臼齒頰後方,底部有黑影,左側根管內發現上次治療的分離器械;黃耀民安排自費的顯微鏡治療,利用超音波器械移除根管內馬來膠針封填物與分離器械,並清潔根管系統。陳爺

  • 2024-12-22 14:22

    童綜合醫院口腔保健及手作活動 一「童」提前過耶誕

    童綜合醫院今天舉辦「絨毛聖誕 微笑守護」活動,邀請口腔醫學部醫師張言駿進行口腔保健衛教,現場並有簇絨槍DIY屬於個人獨一無二的杯墊等活動,吸引大小朋友報名參與。張言駿提醒家長如何確認小朋友可以自己刷牙,可以從小朋友是否可以自己綁鞋帶來判斷,因為可以綁鞋帶就表示手部動作已經靈巧。

  • 2024-12-17 14:17

    缺牙新希望! 日本臨床試驗有望讓人類再生牙齒

    據《法新社》報導,日本牙醫團隊正在進行一項突破性的臨床試驗,測試能夠再生牙齒的實驗性藥物,為假牙與植牙提供新替代方案。該技術透過刺激牙齦下方的第三代牙胚,讓人類具備如爬蟲類與魚類般定期替換牙齒的能力。一般認為,人類僅能長出乳牙與恆牙兩副牙齒,但大阪北野醫院醫學研究所口腔外科主任高橋克指出,牙齦深處其

  • 2024-12-09 05:30

    入冬牙齒敏感酸痛 琺瑯質受損莫輕忽

    每年入冬後,牙科門診就醫人數明顯增加,不少患者訴說,一開口,牙齒接觸冷空氣或進食時會感到酸痛,甚至伴隨牙齒酸軟的情況。這種現象背後的主因,很可能代表琺瑯質已經有較為嚴重的受損、甚至可能出現敏感性牙齒。換季、寒流來臨時,牙齒特別敏感,站在專業臨床牙醫角度,致病原並非真的來自「冷氣團」,也不是「感冒」,

  • 2024-11-24 05:30

    刷牙易流血 牙周發炎別拖成大病

    刷牙或咀嚼食物時,若發現牙齦出血,應盡快進行牙周的健康檢查,因為這是牙周病的初期徵兆。牙周病又稱為齒齦炎或牙周炎,是由口腔中的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炎反應。初期的牙齦發炎,若未能及時治療,會逐漸惡化成牙周炎,進而損害支撐牙齒的骨骼與軟組織,最終可能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 2024-11-09 14:15

    健康網》小嘴巴閉起來!日醫:常張嘴呼吸有3風險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灣不少人因為鼻過敏等狀況,需要用口呼吸;也可能是發呆時嘴巴不自覺打開。日本醫師提醒幼童若不能常保嘴巴輕輕閉上,恐造成蛀牙,甚至病菌容易以口入侵體內;成人也一樣,不可輕忽。日媒《FNN》報導,在日本校園中,學生透過嚼口香糖了解自己的咀嚼肌肉健康度,並聽了預防嘴巴張開的講座。然鏡頭拍到

  • 2024-10-25 16:00

    健康網》牙齒髒了怎麼辦? 醫曝4招還清白

    葉立斌/核稿編輯很多慣性喝咖啡、紅茶這類深色飲料,或是喜歡吃咖哩,還有喜歡抽菸的朋友,長期下來可能都會發現,自己的牙齒被染色了。台中恆悅美學牙醫院長張劭伯在臉書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發文分享4招,包括:美白牙膏、洗牙、牙齒漂白、貼片或牙冠。

  • 2024-10-24 16:37

    健康網》牛、豬骨能熬湯還能「補牙」醫談骨粉4類型

    葉立斌/核稿編輯有些人缺牙時間比較長,在植牙前就需要先進行補骨,把地基安頓好,未來牙齒才不容易出問題。典雅牙醫診所院長陳科維表示,分享4種常見的骨粉類型,包括:自體骨、異體骨、異種骨(豬骨或牛骨)、合成骨。你知道骨粉其實有好幾種嗎?陳科維在臉書粉專「細節致勝 熊老大的口內整理術 陳科維牙醫師」發文分

  • 2024-10-19 09:35

    健康網》萬聖節就怕「糖」搗蛋 這5種點心更營養健康

    羅碧/核稿編輯10月31日是西洋萬聖節,有些學校或社團會在這天或是之前的週末舉辦活動,讓孩子裝扮成他們喜歡的模樣或是嚇唬人的裝扮,到商家或住家要糖果、餅乾,以達到「不給糖就捣蛋」的趣味效果,不過營養師建議,家長或店家不妨選擇無調味堅果、原味海苔、無調味果乾、非油炸米餅或是無加糖水果牛奶,取代甜滋滋的

  • 2024-10-16 12:15

    骨鬆藥物讓顎骨壞死? 醫教3招保健預防

    骨質疏鬆是現今高齡化社會相當常見的問題,若是沒有及早治療,不僅骨骼會越來越脆弱、單薄,更可能引發骨折、關節變形或行動不便的問題。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指出,在治療過程中,許多骨質疏鬆患者都會很擔心一個問題:骨質疏鬆的藥物會不會造成顎骨壞死?建議民眾定期口腔檢查與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以及用藥前先完

  • 2024-10-16 11:34

    健康網》5口臭看出健康警訊! 醫:「這味道」恐是肝不好

    黃宜靜/核稿編輯口臭頻傳令人尷尬,但也可能是健康警訊!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透過不同氣味口臭,提早發現潛在疾病,無論是硫磺味、酸臭、苦澀、甜味/腐爛水果味,或是魚腥味的口臭,都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訊號,舉例來說,口臭帶有苦味,可能與肝臟相關疾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