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刷牙易流血 牙周發炎別拖成大病
文/林錫奎
刷牙或咀嚼食物時,若發現牙齦出血,應盡快進行牙周的健康檢查,因為這是牙周病的初期徵兆。
牙周病又稱為齒齦炎或牙周炎,是由口腔中的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炎反應。初期的牙齦發炎,若未能及時治療,會逐漸惡化成牙周炎,進而損害支撐牙齒的骨骼與軟組織,最終可能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吸菸、糖尿病都可能引發牙周病
牙周病的風險因子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吸菸是牙周病的主要誘因之一,吸菸者的口腔免疫能力較弱,更容易感染細菌。此外,糖尿病患者的牙周健康也需格外關注,因為高血糖會影響身體免疫反應,讓口腔細菌更容易孳生,進一步引發牙周病。
牙周病的危害不僅限於牙齦與牙齒的問題,它對整體健康也會造成深遠的影響。經研究顯示,牙周病與全身多種疾病有關,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口腔中的細菌可通過血液傳播到身體其他部位,引發炎症反應,增加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
不僅危害牙齦牙齒 更影響健康
若未徹底清潔牙齒上的軟垢(牙菌斑),時間久了軟垢有可能會變硬,成為牙結石。近年來門診也會結合很多科技的方式為患者治療口腔,如以水雷射溫和清除牙齒周圍的污垢,不僅可以較徹底地清除牙周污垢,還能減少對牙齦的刺激,讓患者的治療過程更加舒適。
牙菌斑若沒有清潔乾淨變成牙結石,不僅影響美觀,還會增加牙周疾病的風險。因此,定期的牙齒清潔和適當的居家護理是維持口腔健康的關鍵。
現代人的飲食中,含糖飲料與加工食品過量,這些都是促進口腔細菌繁殖的原因。定期的口腔清潔和每半年進行檢查,對於預防牙周病至關重要。
牙周病雖然常見,但並非不可預防或治療。透過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避免不良生活方式,並定期進行牙科檢查,每個人都能有效地預防牙周病發生。
(作者為中山醫院牙科部主任)
☆自由時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