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8 11:26
健康網》「酒蒸文蛤」超鮮美! 漁業署教3步驟簡易食譜
黃宜靜/核稿編輯炎炎夏日來臨,5-8月正是文蛤盛產期,許多人會想起文蛤那鮮美的滋味。農業部漁業署在臉書專頁分享,文蛤無論是大火快炒或是簡單加上薑絲熬煮成湯,都能展現出超級鮮甜的風味。「酒蒸文蛤」搭配各式食材更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不僅讓料理層次升級,還能補充體力、減輕疲勞。
-
2025-03-03 08:31
健康網》減脂吃白蝦! 漁業署教「紹興醉蝦」品嚐辦桌大菜
沈莉馨/核稿編輯蝦子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更是辦桌不可少的料理之一!農業部漁業署於臉書專頁指出,白蝦低脂肪、高蛋白是減脂幫手,想要自製「紹興醉蝦」超簡單,只要汆燙白蝦,並以紹興酒液浸泡,放入冷藏直到入味,就可以享用冰涼清爽的紹興醉蝦!漁業署指出,白蝦為熱帶型種類,有環境適應力強、成長快速等優點,是
-
2025-02-16 18:49
健康網》「這些食物」別當隔夜菜! 營養師示警恐致癌
沈莉馨/核稿編輯現今社會多為小家庭,每次煮飯時總不小心煮太多,而需要隔天食用;亦或是為求健康,而在前日下廚準備隔日便當;對此,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專頁發文提醒,綠葉菜類、海鮮類及油炸類食物千萬別放隔夜,這類食物在反覆加熱、久放下恐產生有害物質,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是致癌,最好還是食用當日料理最新鮮、健康
-
2025-02-13 21:59
健康網》痛風「7飲食」別吃!不只海鮮 乾香菇也被點名
賴以潔/核稿編輯狂吃大魚大肉犒賞自己,小心痛風找上門,半夜痛到睡不著!好食課營養師林世航在臉書粉專「好食課」及網站發文表示,痛風患者可以食用低普林食物,適量食用中普林食物,像是優酪乳、養樂多、豆漿、花生等;盡量避開高普林食物,像是動物內臟、肉湯、雞精、帶殼海鮮、部分魚類、乾香菇、紫菜等。
-
2025-02-11 15:12
今年首例本土傷寒 10多歲男學生疑吃海鮮釀禍
衛福部疾管署今(11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為北部10多歲男學生,潛伏期曾與家人至北部漁港用餐,其中2名家人也曾出現腹瀉症狀,推測可能因食用遭受污染的海鮮而感染。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個案無潛在疾病史,1月27日出現發燒、肌肉痛、喉嚨痛、咳嗽、流鼻水、口腔潰瘍等症狀,曾到診所就醫,雖然一度
-
2025-01-31 11:07
健康網》痛風引信不只痛風鍋!5大高危險群愛注意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人熱愛吃海鮮,近期餐飲業推出放滿各式海鮮的「痛風鍋」,號稱「即使發生痛風也無怨無悔」。什麼是痛風呢?據調查,痛風的發作原因大多與飲食有關,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粉專說明,高尿酸血症與身體代謝有關。而痛風發作的誘因,大多與飲食相關。約有60%的病友,在發作前有喝啤酒,18%有吃海
-
2025-01-27 17:05
健康網》買魚眼睛放亮 才能買到最新鮮!漁業署提醒看清魚眼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家庭相信年年有魚,吃點煎魚才是年夜飯。當然吃點蝦子、文蛤等「痛風鍋」也廣受歡迎。該如何購買新鮮海產,漁業署教你怎麼看。農業部漁業署提醒4大海鮮購買準則:●魚類:眼睛須微凸透明清晰、魚體應光鮮具原體色鱗片完整、鰓鮮紅無腥臭味、腹部堅實光鮮內臟無臭味、肉質堅實有彈性、整體具海水或略帶
-
2025-01-08 17:42
饗饗食物中毒》疑因「生食海鮮」 食藥署教新鮮魚肉辨別
葉立斌/核稿編輯知名自助餐廳「INPARADISE 饗饗」信義店爆食物中毒事件,多名顧客用餐後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初步了解中鏢者都有吃生魚片、干貝、生蠔等生食;不只如此,歲末迎新聚餐多,該如何判別海鮮是否新鮮?對此,食藥署建議,若生魚片為紅肉魚可看顏色、白肉魚則看肉質,若還是不放心,最好還是煮熟吃,
-
2025-01-08 16:10
健康網》饗饗信義店疑爆食品中毒! 症狀、預防一次看
葉立斌/核稿編輯知名自助餐廳「INPARADISE 饗饗」信義店疑爆食物中毒事件,台北市衛生局統計至今(8)日上午11時,醫院通報就醫人數達19人,分別於1月5、6日用餐後,陸續發生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消息一出,引發各界討論,究竟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日常該如何預防?《自由健康網》幫民眾整理
-
2025-01-02 06:31
健康網》用鰭分辨魷魚、鎖管!營養師曝「挑海鮮3訣竅」
葉立斌/核稿編輯「魷魚、透抽、烏賊、軟絲」4海鮮,看得霧煞煞?好食課營養師Christina楊婷貽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分享,鎖管及魷魚可用鰭的形狀分辨,前者為菱形,後者為三角形,且體型最大。挑選海鮮也很重要!清澈的眼睛最新鮮,混濁則不建議選購;活體可摸觸腕處,看是否具有吸力;表皮完整且有黏液,摸
-
2025-01-01 17:21
健康網》不吃蛋、海鮮怕膽固醇飆? 這「3招」才是改善之道
葉立斌/核稿編輯因為擔心膽固醇過高,不吃蛋,連美味的螃蟹、海鮮都戒掉?營養師侯沂錚澄清,血液中的膽固醇8成由肝臟製造,飲食影響僅占20%到30%。即使日常飲食很清淡,也可能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過高。想控制膽固醇,應該從生活習慣下手,「戒菸、減重、規律運動」才是改善根本之道。
-
2024-12-27 09:32
健康網》冬天手腳冰冷? 學者推「8類食物」身體暖呼呼
黃宜靜/核稿編輯許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腳冰冷!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專頁發文指出,這可能包含了循環、神經、代謝等問題。他列出8種有助於改善手腳冰冷的食物,瘦肉、豆類、深色蔬菜、柑橘類、海鮮、全穀食品、綠茶、紅糖薑茶等。有助於改善手腳冰冷4大營養素
-
2024-12-04 19:38
健康網》孕期吃帶殼海鮮害寶寶過敏? 醫解答6大疑問
羅碧/核稿編輯許多孕媽咪害怕生出過敏兒,而在孕期小心翼翼,立下許多禁忌,甚至連海鮮都不敢吃;對此,禾馨醫療小兒科醫師詹弘毅在粉專「禾馨醫療」表示,過敏體質與遺傳或後天環境、生活有關,與孕期飲食無關。此外,他解答其他疑問,如孩子急性過敏怎麼辦?吃益生菌能治過敏嗎?過敏長大會好嗎?有些寵物較適合過敏者飼
-
2024-11-29 17:09
健康網》冬天進補小心反發福!營養師授6招 手腳冰冷者快看
葉立斌/核稿編輯天氣轉涼是不是該進補,小心進補不成反發福。營養師彭逸珊分享,冬天進補不變胖6招,包括:溫補不過量、注意食材選擇、身體不適先別吃、特殊族群要注意、規律運動助循環、多曬太陽保持好心情。彭逸珊在臉書專頁「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發文分享,冬天看著絡繹不絕的人潮和香氣四溢的店家,看得心癢癢,不過
-
2024-11-23 12:21
健康網》預防河豚中毒 專家示警:來路不明勿食用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灣四周環海,漁業資源相當豐富,偶有耳聞民眾為了一時口腹之慾,食用河豚而發生中毒案件。到底該如何預防河豚中毒?食藥署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講座教授黃登福來解惑。黃登福指出,河豚為暖水性的魚類,分布於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域,含有河豚毒素。河豚因種類、地域及季節不同而有毒性強弱之
-
2024-11-23 11:32
健康網》控血膽固醇也要看飽和脂肪酸! 看懂「CSI」避地雷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人聽到膽固醇過高,只會想到少吃膽固醇高的食物;對此,營養師楊斯涵表示,想要控制血膽固醇,除了看食物中膽固醇的量,也要關注飽和脂肪酸,膽固醇飽和脂肪指數(CSI)便能評估食物對血膽固醇影響,舉例來說,豬肝、豬大腸、豬五花、牛腩、雞心、蟹黃、蝦米等屬高CSI食物;豬里肌肉、前後腿肉、
-
2024-10-19 13:01
健康網》蝦子配檸檬會砒霜中毒?營養師破解老謠言
葉立斌/核稿編輯很多人熱愛吃海鮮,然近日有謠言傳出,蝦子配檸檬將在體內生成砒霜!對此,營養師張語希出面闢謠,指稱只是吃蝦蟹或飲用檸檬水,不可能中毒。然海鮮類食物須注意保存與飲食方式,才能吃得健康開心,不怕腹瀉。張語希在粉專「營養師 張語希」用影片說明,以科學角度來看,形成砒霜需要無機砷、純化的維生素
-
2024-10-11 18:07
健康網》1圖秒懂痛風怎麼吃! 營養師:避紅燈區「這些海鮮」
羅碧/核稿編輯大多人都知道痛風患者在飲食上要留意含有高普林的食物!好食課營養師Titan林世航在臉書專頁發文指出,像是動物內臟;肉湯及雞精;高油脂食物;酒精;手搖飲;帶殼海鮮,如蛤蜊、干貝、蝦蟹;少數魚類,如鯖魚、鮪魚、白帶魚、虱目魚等都應該避開。
-
2024-10-06 18:14
健康網》不碰酒和海鮮尿酸仍高? 研究點「1飲品」藏元凶
沈莉馨/核稿編輯不喝酒、不吃海產、內臟,尿酸仍高?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指出,含有果糖的碳酸飲料,是造成尿酸濃度居高不下的元凶之一。果糖會促使尿酸產生,抑制腎臟排泄功能,使尿酸持續升高。不只如此,過度攝取果糖,還會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損害腎功能,讓尿酸更加難以控制,因此控制尿酸,不僅要
-
2024-09-29 11:46
健康網》挑鹽巴有「它」才健康! 營養師:每天5克就足夠
葉立斌/核稿編輯有在煮飯的人都知道,鹽是最重要的調味料,但鹽巴百百種,到底該怎麼挑呢?營養師蔡宜方分享,要選含「碘」的。她說,每天只需攝取「5克」含碘鹽,就能固定獲得100微克的碘,滿足身體所需。蔡宜方在臉書專頁「宜方營養師 健康・輕談」發文指出,碘(Iodine)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礦物質,但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