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控血膽固醇也要看飽和脂肪酸! 看懂「CSI」避地雷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聽到膽固醇過高,只會想到少吃膽固醇高的食物;對此,營養師楊斯涵表示,想要控制血膽固醇,除了看食物中膽固醇的量,也要關注飽和脂肪酸,膽固醇飽和脂肪指數(CSI)便能評估食物對血膽固醇影響,舉例來說,豬肝、豬大腸、豬五花、牛腩、雞心、蟹黃、蝦米等屬高CSI食物;豬里肌肉、前後腿肉、牛腱肉、雞里肌、雞腿肉、魚肉、蟹肉則屬低CSI。
楊斯涵於臉書粉專「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發文指出,評估食物對血膽固醇的影響,會使用膽固醇飽和脂肪指數,又稱為「升膽固醇指數」,簡稱CSI指數,以100克食物中的膽固醇及飽和脂肪的量,分別乘上1.1、0.05相加後得出的數值。
楊斯涵說明,食物的膽固醇越高,表示越容易使血膽固醇升高。舉例來說,全榖雜糧類、蔬菜水果、豆類豆製品為CSI指數低的食物,幾乎不含膽固醇和極少的飽和脂肪,是日常飲食最佳選擇。
從表格來看,首先海鮮中,海參CSI為0,蛤蜊CSI也僅有0.8,反而是紅蟳蟹膏指數較高為17,蝦米更高達33;魚肉中,CSI普遍低於10,虱目魚僅2.3、鯖魚則為8種魚肉CSI最高者,為9.0;油脂類來看,黑芝麻較低,CSI指數為7.8、最高則是動物性奶油竟高達62.8,也是表格內所有食物最高者。
那麼將常見的豬、牛、雞肉分別來看,可以看到豬肉中的豬腱肉CSI相對較低,僅5.4,最高則是五花肉17.3;牛肉中,以牛舌最低,CSI指數為4.6,牛腩最高達18.5;至於雞肉,則是雞里肌最低僅2.6,為3種肉類中CSI指數最低者,雞心則為雞肉中CSI偏高者,達12.3。
楊斯涵舉例,日本料理中甲羅燒,是將蟹膏放在蟹殼上,用火爐燒烤煮,可直接吃,也可以當作沾醬,是天然海鮮類界中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建議淺嚐偶爾食用。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