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04 05:04
居家運動甩掉過年肥 保健專家教6招全家動起來
春節連假往往飲食過量、活動量減少又作息紊亂,易致體重增加、新陳代謝下降及肌肉關節功能退化等問題,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運保系主任廖翊宏與運保系助理教授周定衡共同設計「全家適用的居家運動計劃」,利用隨手可得的工具如水瓶、椅子、毛巾、彈力帶等,不用出門,一個人就能做運動,親友相聚時更可挑戰雙人版本,更增趣味性
-
2025-02-03 09:28
健康網》年後肥一圈? 醫教7招「甩油計畫」護健康
黃宜靜/核稿編輯農曆新年期間,吃了不少大魚大肉,讓人肥一圈!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提醒,大吃大喝除了讓體重增加外,也可能使消化不良、慢性病風險升高,因此整理7項年節後恢復健康狀態建議,包括:調整飲食結構、控制分量與進食速度、多喝水、適度補充益生菌或是
-
2025-02-02 21:30
健康網》3動作判斷有沒有五十肩 中醫授居家緩解方法
黃宜靜/核稿編輯許多民眾都聽過五十肩,但並非50歲才會得到五十肩!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楊婕妤指出,如果無法完成順利完成以下3個動作,或是因疼痛無法持續進行,可能是五十肩的前兆,疼痛時可以按摩穴道緩解不適,以及2個伸展操維持肩關節活動。五十肩自我評估動作
-
2025-02-02 21:01
健康網》媽媽手上身? 「拇指肌腱炎」自測自救一次看
黃宜靜/核稿編輯過年連放9天,遊戲比賽打不停,許多人大拇指又痛又無力,難道年紀輕輕就得了「媽媽手」?網紅物理治療師「三個字SunGuts」在著作《你的姿勢很有事》中分享2個小動作,自我檢測是否得了俗稱媽媽手的「拇指肌腱炎」。●拇指伸展測試:將拇指包於4指之中握拳,並將拳眼朝上,此時拳頭往小指側下壓,
-
2025-02-02 20:32
健康網》9天連假完結 避免「收假症候群」很簡單
葉立斌/核稿編輯過了9天連假,是否感覺該玩的還沒有玩完,想要多休幾天呢?也許你已經發生「收假症候群」。實際上很多人每週都在經歷「藍色星期一」,這也是收假症候群的一種,又稱節日憂鬱症、假期後症候群;且不僅是亞洲,歐美也有類似狀況。國家精神疾病聯盟統計,64%的人飽受節日憂鬱症所苦。
-
2025-02-02 18:31
年節後春酒又再大吃大喝? 醫提護「心」6撇步
農曆春節年假才剛大吃大喝、熬夜,開工後緊接著又是各行業吃春酒的時候。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則瑋提醒民眾,仍要控制飲食、避免菸酒、規律作息、注意保暖、做好心理調適及按時服藥,才能護心,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等突發事件破壞好興緻。●飲食控制:年菜、炸物、甜品等是過年少不了的美味佳餚,卻因往往都是高鹽、高
-
2025-02-02 18:19
健康網》春節有吃寸棗、年糕? 農糧署教認識「懷舊5甜食」
黃宜靜/核稿編輯相信大家在春節期間多少都有吃到糕點,但你認識古早味甜點嗎?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介紹5種古早味甜點,分別是裂痕愈深象徵愈發的「發糕」、象徵步步高升的「年糕」、紅得喜氣的「紅龜粿」、嘉義特產「新港飴」,以及吃棗年年好的「寸棗」。
-
2025-02-02 17:19
健康網》解密「吃胖系統」 心理師教如何打破循環
黃宜靜/核稿編輯吃東西,有時候是基於生理的需要,有時是心理層面,也有因為生活中的挫折、空虛感、焦慮感的情緒性進食。心理師張榮斌指出,當一個人對食物充滿強烈的慾望,食物又容易帶給他正向的感受或去除負向的感受時,便會增強進食行為。當我們對於食物的酬賞感產生耐受性後,對於食物索求就會開始提升,再配合一個容
-
2025-02-02 15:46
健康網》開工好厭世! 醫曝簡單3招遠離「收假症候群」
黃宜靜/核稿編輯大年初五各行各業陸續開工,想必多數人捨不得假期結束,掙扎不想上班吧!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建議,收假前建議改變作息、飲食,如多動少坐、早點睡別熬夜、多喝水代替含糖飲,遠離「收假症候群」。楊智雯在臉書專頁「楊智雯醫師 |陪你健康享瘦每一天」發文指出,「收假症候群」(Post
-
2025-02-02 13:58
過年吃喝玩樂又久坐 營養師提醒:小心控制血脂肪
不少民眾在農曆新年期間大啖美食,也會和親友小聚,打牌助興久坐;對此,苗栗縣為恭紀念醫院營養師陳慧珍提醒,民眾需特別留意控制血脂肪,透過飲食、作息調整等,不讓血脂過高,影響健康。陳慧珍提醒,想要穩定血脂肪,可以選擇多樣化的蔬菜水果,並搭配非精緻的全榖雜糧類(原型食物),其富含較多的纖維量,可在腸道直接
-
2025-02-02 13:17
健康網》打敗新冠病毒 中醫曝服「清冠一號」最佳時機
黃宜靜/核稿編輯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聚會頻繁,一不小心新冠病毒又中鏢。台南百合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林怡潔指出,感染新冠肺炎,只要掌握黃金治療期,在症狀一出現就趕緊服用清冠一號、或馬上到診所請中醫師開立適合的中藥,藉由中藥的作用抑制病毒的大量增生,就可以防止病毒大軍在身體內造成更多傷害!
-
2025-02-02 12:41
健康網》塞車餓到生氣? 營養師曝「4吃法」解決
黃宜靜/核稿編輯連假結束,各地出現返鄉車潮,卡在車陣中,肚子餓讓人好生氣!營養師高敏敏表示,肚子餓時容易動怒、情緒不穩,可能是「餓怒症」,主要與飢餓時血糖快速下降,當血糖過低時,腦部無法正常運作,導致情緒調節能力下降有關。當餓怒發作時,可以依照下面幾樣吃法:地瓜+低糖豆漿、香蕉+無糖優酪乳、茶葉蛋+
-
2025-02-02 12:17
連假玩瘋不想開工? 「廢寢忘食」4妙招助收心
9天春節連假即將結束,各行各業陸續開工,許多人休完長假後面對重回工作崗位,可能出現焦慮、憂鬱情緒;對此,宜蘭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整理出「廢、寢、忘、食」收心小妙招,協助大家恢復好元氣。宜蘭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指出,妙招1「廢」—接受焦慮與憂鬱:收假前若有焦慮、憂鬱狀況,不要驚慌,可出外踏青,把握最後一點
-
2025-02-02 11:37
健康網》蘿蔔糕沒吃完? 農糧署教「做湯」變出新花樣
黃宜靜/核稿編輯過年連假進入尾聲,但有些家庭可能還在消化年節期間買的蘿蔔糕等年菜;對此,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分享,把蘿蔔糕煮成湯,新年來點新花樣,拿出冰箱裡還沒吃完的蘿蔔糕,簡單3步驟,做一道溫暖又美味的古早味蘿蔔糕湯!
-
2025-02-02 11:10
健康網》按4穴位消水腫! 中醫曝代謝「黃金穴」是太谿
黃宜靜/核稿編輯工作久坐、熬夜追劇、節日大吃大喝後,全身變得很腫嗎?澄品中醫診所中醫師謝璨如在臉書專頁「澄品中醫」發文分享,能消水腫的4大穴道:曲池穴有助於排除體內濕氣;太谿穴是排水腫、提升代謝的「黃金穴」;豐隆穴是健脾化濕的「明星穴道」,對改善水腫、平衡體內濕氣特別有效;三陰交穴對改善水腫、調節內
-
2025-02-02 10:15
健康網》小步驟帶來大改變 「5分鐘法則」培養健康習慣
羅碧/核稿編輯在疾病治療或復原過程中,往往需要調整飲食、活動及生活作息等,以增加體能、促進健康,但患者往往因身體不適或體力下降,以致心有餘而力不足。國泰醫院癌症防治中心臨床心理師黃暐傑指出,採用「5分鐘法則」,從小步驟開始,逐步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可提高動機,解決動力不足困擾,逐步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
2025-02-02 06:30
健康網》不只提神 學者:咖啡對腸道菌群有正面影響
葉立斌/核稿編輯吃早餐時來杯咖啡,或是午後昏昏欲睡時靠著咖啡續命,喝了2杯後覺得「會不會喝太多傷身?」對此,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說明,咖啡不僅是日常提神的好夥伴,更是天然又健康的飲品。適量飲用咖啡,搭配高纖低糖的飲食,能為腸道菌群提供良好的「食物」,幫助維持菌群多樣性與健康。
-
2025-02-01 21:34
健康網》不「藥」隨便丟 藥水別倒馬桶
葉立斌/核稿編輯若是家裡有過期或變質無法服用的藥品,該如何處理?營養師彭逸珊表示,藥品千萬別亂扔,隨意丟棄恐造成環境污染,若為一般藥品、保健品可以一般廢棄物處理;特殊藥品則須至醫療機構或藥局回收;至於藥水,千萬別倒馬桶,一定要取夾鏈袋放入咖啡渣或茶葉,並將其倒入後密封,再以一般廢棄物處理。
-
2025-02-01 21:14
健康網》口交也要戴套! 醫曝「4招」遠離尿道炎
葉立斌/核稿編輯大家都想在一個好狀態過年,但冬天很容易會有尿道炎問題產生,該如何預防呢?泌尿科醫師黃冠鈞在臉書專頁「黃冠鈞醫師-泌尿科診間日誌」發文表示,性行為時戴保險套,避免口交,如果要口交也要戴套;多喝水,藉由排尿,將尿道中的細菌排出體外;保持私密處清潔與衛生;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
2025-02-01 20:56
健康網》宿醉不退怎麼辦? 醫:1動作有解!
葉立斌/核稿編輯過年期間大吃大喝配點小酒是免不了的,就怕喝多會醉得不舒服。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臉書專頁「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發文表示,宿醉的主要成因是血液中酒精代謝物(如乙醛)濃度過高,導致噁心、頭痛、疲倦等症狀。可以透過排便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