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4 15:38
鳳山醫院肺癌篩檢1746人 榮獲2025亞洲醫療照護獎
肺癌雖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存活率高度仰賴「早期發現」,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已被證實是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的篩檢工具,高雄市立鳳山醫院自前年2月參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肺癌早期偵測計畫」,幫1746名符合篩檢條件民眾,免費完成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篩檢,成功揪出了11例肺癌個案,其中高達8
-
2025-04-21 16:46
鄭進一罹膀胱癌》初期難察覺! 醫揭4大危險因子
黃宜靜/核稿編輯69歲鄭進一今(21)日在活動彩排上,自曝去年突感覺身體不適,上廁所時會痛,就醫檢查發現膀胱癌二期,經歷6次化療、30次放療,目前已無癌細胞,但仍需每3個月追蹤。好幸福泌尿科體系醫療長戴定恩表示,膀胱癌初期無明顯症狀,容易無法察覺,若是有長期吸菸、長時間接觸化學物質、本身患有慢性膀胱
-
2025-04-21 05:30
跨領域整合照護 加速食道癌術後恢復
48歲李先生長期抽菸、喝酒,偶爾嚼檳榔。近年來,出現胃食道逆流,服用胃藥後,稍有改善,但數月前開始吞嚥困難、疼痛,且體重減輕。在太太督促下,就醫檢查,確診食道下段上皮細胞癌。最初他無法接受,情緒低落,拒絕治療,但在家人鼓勵下,決定進一步診治。
-
2025-03-09 05:30
又菸又酒又檳榔 口腔白斑爆警訊
口腔白斑是常見的口腔黏膜病變,尤其是長期抽菸或嚼檳榔的人特別容易發生。有些人出現了口腔白色的斑塊,完全沒有感覺,甚至是去看其他疾病時,才被醫師發現。大部分的口腔白斑是良性的,但有一部分看似普通的白斑,其實已經開始有癌細胞病變的跡象。口腔白斑無痛 變化無明顯感覺
-
2025-01-23 14:03
健康網》骨鬆非女性專利!醫:男性也需重視尤其這4情況!
葉立斌/核稿編輯提到骨質疏鬆,許多人會認為這是女性特有的健康問題。然而,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上發文指出,男性同樣需要關注骨骼健康,尤其是年長、飲食缺鈣、缺乏運動、長期抽菸喝酒者。
-
2025-01-23 11:10
林珍羽罹肺腺癌》台肺癌4冠 醫:它是每年6千女性罹癌主因
葉立斌/核稿編輯民眾黨台北市議員林珍羽昨(22)日突然在臉書自曝罹患肺腺癌,並表示無家族病史、作息正常且不抽菸,相當錯愕確診肺腺癌1期,幸及時發現,手術恢復良好。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指出,其實台灣每年有5、6千女性不抽菸罹肺腺癌,空氣污染是主要原因。使台灣肺癌獲4冠王,包括:EGFR基因突變比率世界最
-
2025-01-22 20:08
林珍羽罹肺腺癌》無抽菸卻罹癌 毒理專家解原因
沈莉馨/核稿編輯民眾黨台北市議員林珍羽今(1/22)突然在臉書公布罹患肺腺癌,幸好及早發現,手術恢復良好。她表示自己沒有家族病史、作息正常、無抽菸習慣,相當錯愕確診肺腺癌1期,毒理專家招名威表示,抽菸不是唯一,污染嚴重也是危險因子,暴露如空氣污染、二手菸、石棉、氡氣等環境中的致癌物質,也可能增加患肺
-
2025-01-09 18:49
健康網》不只別拚酒! 重症醫點聚餐「5禁忌」飯後抽菸也中
沈莉馨/核稿編輯歲末迎新,各公司行號、親友聚餐多!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聚餐難免會飲酒助興,但要禁止空腹飲酒、禁止過度飲酒或強迫他人喝酒、禁止續攤及禁止自己開車前往,另外,有抽菸者,禁止飯後抽菸取暖,以免影響身體健康,反樂極生悲。禁止空腹飲酒
-
2025-01-07 11:01
健康網》夫妻相繼得肺癌! 一查竟與「它」有關
黃宜靜/核稿編輯1名6旬婦人在X光檢查確診肺癌,她聽後心驚膽跳,醫師一問才知道,其丈夫幾年前死於肺癌末期,進一步詢問得知,原來丈夫是名重度吸菸者,常常在家抽菸。對此,胸腔內科醫師醫師蘇一峰直言,「家中一人抽菸,全家一起受害!」蘇一峰於臉書發文指出,該名婦女在X光健康檢查時,發現3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為
-
2025-01-06 05:30
入冬咳不停 中藥化痰抗發炎
「醫師,吃中藥之後,這次冬天我的咳嗽減少很多耶,好神奇喔!」60多歲的王先生有數十年的抽菸史,腎功能也變差,總覺得有一口痰,嚴重的時候走幾步路就要停下來休息,是典型的肺阻塞(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症狀。「醫師,為什麼變天後,一直咳嗽啊?」入冬後,咳嗽是許多門診病人常有的主訴。常見原因不外乎肺阻塞
-
2024-12-30 20:23
每支菸折壽 20 分鐘! 英研究:戒菸永遠不嫌晚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最新研究顯示,吸菸對壽命的危害較過往認知更為嚴重。這項刊登於《成癮期刊》(Journal of Addiction)的研究,彙整了「英國醫師研究」及「百萬女性研究」的最新數據,發現平均每支菸會縮短壽命約20分鐘,幾乎是 2000年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評估結果(每
-
2024-12-22 05:30
膀胱反覆發炎 惡性腫瘤作怪
55歲李先生因慢性腎臟病變,長期在腎臟科追蹤,近期因發現下泌尿道症狀變嚴重,疑似攝護腺肥大,轉至泌尿科門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他到門診後,確定有輕微的攝護腺肥大。尿液檢查發現有輕微感染,經數次抗生素治療後並無明顯改善,在與病人討論後建議其接受膀胱鏡檢查,膀胱鏡檢查發現竟是膀胱腫瘤,導致反覆膀胱發
-
2024-12-09 10:10
健康網》趕緊戒菸! 中醫曝「手腳冰冷」5原因
黃宜靜/核稿編輯天冷手腳冰冷?中醫師王大元表示,手腳冰冷5原因,包括:長期抽菸、心血管疾病或三高及糖尿病、貧血、雷諾氏症、肚子餓或睡不好,建議調整飲食、配戴毛帽、圍脖、耳罩或高領保暖頭頸,穿長襪減少末梢體溫流失或睡前泡腳,都能有助於改善手腳冰冷。
-
2024-11-14 18:34
健康網》胰臟癌年輕化! 醫點名「高風險族群」快去篩檢
葉立斌/核稿編輯胰臟癌年輕化趨勢加劇,醫學研究顯示,55歲以下年輕胰臟癌患者增長趨勢明顯。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明,若無法從症狀中判斷是否患病,則建議對高危險族群進行篩檢。高危險族群包括:家族中有胰臟癌、膽管癌、乳癌、大腸癌、卵巢癌等癌症史的家庭成員,以及個人有糖尿病、抽菸、酗酒、肥胖、高
-
2024-10-21 20:47
健康網》10大NG習慣傷攝護腺! 含糖飲排第2「它」奪冠
沈莉馨/核稿編輯保護下半身健康,別傷害攝護腺健康而不自知!洪永祥診所院長洪永祥整理出傷害攝護腺健康10大行為,排名前後依序為:菸酒不拒、常喝含糖飲料、不當憋尿、久坐、熬夜、射精次數太少、常吃紅肉與高脂肪食物、忍住不射精、不安全性行為,以及常騎坐墊差的腳踏車。
-
2024-10-20 15:06
醫界籲腦中風出院納個管 健保署端方案估43.6萬人受惠
氣溫下降,即將進入腦中風好發時節,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連立明呼籲,腦中風病人出院應進行個案管理,並加入「健康台灣888計畫」,預估每年可減少1200多人再中風;健保署長石崇良則進一步說明,先前曾曝光規劃中的高血脂共照論質計酬方案,全國腦中風患者每年約43.6萬人,可望都列入個管受惠,最快明年1月上路
-
2024-10-16 15:14
第一批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 陳時中:年底是關鍵時刻
「菸害防制法」新制上路超過一年,加熱菸品仍待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天接受YahooTV《齊有此理》節目專訪時透露,第一批申請者審查時間要到了,今年底會是關鍵時刻,但若年底仍沒有結果,他認為,找中研院、國衛院等公正第三方,如何將審查辦法訂得更明確化,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
2024-10-16 13:27
1/4成人患高血脂症! 醫分享6成因+6預防建議
翻開一般健檢抽血報告,血脂肪是很常見的異常項目之一,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張益華指出,據最新研究報告,台灣成人高血脂症盛行率約25.8%,約4名成人中有1人患高血脂,但其中僅約25%的患者接受適當治療和控制,顯見此病症多被漠視,患者對其認識與管理至關重要。
-
2024-10-15 05:30
逾50歲吸菸達90.3萬人 失智症、椎體骨折風險增
明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健康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衛福部國健署昨表示,以2022年調查推估,50歲以上約90.3萬人吸菸,不只提高肺癌、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的死亡風險,罹患失智症風險也增加2.28倍、持續性椎體骨折風險增加74%。根據2022年國健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50歲以上人口吸菸率為9.
-
2024-09-29 16:58
心血管疾病奪命人數超過癌症! 遠離7件事8成可預防
每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據衛福部去(112)年的數據顯示,國人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人數達5.6萬人,超過10大死因第1名的癌症,顯示「護心」重要性!專家強調,8成心血管疾病可預防的,建議遠離抽菸、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體重過重、BMI(身體質量指數)過高及壓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