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28 21:35

    健康網》睡不好恐釀骨鬆! 專家:傷腦、慢性病也上門

    黃宜靜/核稿編輯骨質疏鬆症是「沉默殺手」,無形中傷身!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引述研究提醒,長期睡眠不足不僅影響大腦功能,增加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風險,更威脅45歲以上女性的骨骼健康,因此良好睡眠品質對於健康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好好睡一覺,可以預防百病」都不為過。

  • 2025-04-28 18:21

    患者在醫院不適未通報醫護 竟直接叫救護車轉院

    基隆市消防局22日接獲市立醫院通報,指出院內有患者頭暈不適,需送往部立基隆醫院急診室救治。救護人員抵達後,詢問院內醫師診斷病況,現場志工竟稱,「這裡是門診部,醫生不會出來看診」,救護人員為了患者生命安全,先行協助送醫,但消防隊員則稱,近1個月已接獲醫院通報5次,感到非常無奈。

  • 2025-04-21 11:59

    健康網》健康老化很重要! 哈佛研究教「飲食關鍵秘訣」

    黃宜靜/核稿編輯老化是人生必經過程,該如何老得優雅、健康呢?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述1項哈佛長達30年的研究指出,健康老化關鍵在於飲食,但並沒有說要吃得很清淡,而是要吃得有方向,建議多吃青菜、水果、全穀類、植物性蛋白、好油脂與魚肉;反之,少吃含糖飲、紅肉、高鈉醬料及反式脂肪,尤其是超加工食品

  • 2025-04-18 12:56

    新冠夏季恐再迎來一波升溫 專家示警3族群要小心

    去(2024)年國內新冠疫情最高點落在6月底、7月初,專家示警,今年不排除夏天再有一波疫情可能性,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免疫不全與低下等3大高風險族群要特別注意,而目前疾管署已開放這些對象接種第2劑JN.1疫苗,預計6月底之前近80萬人符合資格,呼籲盡快施打。

  • 2025-04-17 17:06

    健康網》久坐傷身易早逝! 研究曝「做1事」降低死亡風險

    葉立斌/核稿編輯上班工作幾乎沒有起身走動,下班回家放鬆,又窩在沙發上滑手機,一整天下來幾乎都和椅子「黏」在一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珮甄引述國外研究指出,久坐容易增加血壓、血糖異常,影響代謝,導致慢性病上門,增加死亡風險,因此若能每天至少30分鐘活動替代久坐,即使是輕度活動,也能降低風

  • 2025-04-16 16:18

    健康網》「肥胖」不只有慢性病 醫:急救插管時更危險

    葉立斌/核稿編輯大家多知道肥胖可能引發多種慢性病,包含糖尿病等等;或許很少人知道,肥胖可能在急救時的呼吸道處置引發更巨大的危害。急診科醫師說明,對於呼吸道處置來說,肥胖的人可能在插管與麻醉帶來相當困難的臨床挑戰。急診科醫師在粉專「超級白急診醫師」發文提到,對呼吸道處置來說,「胖」真的不只是體型,而是

  • 2025-04-06 05:30

    慢性病防治三高一低 骨鬆別輕忽

    骨骼是不斷被分解和替換的活組織。 當新骨的產生跟不上舊骨的流失時,就會發生骨質疏鬆症。骨鬆會導致骨骼脆弱 容易骨折骨質疏鬆症會導致骨骼變得脆弱,以至於跌倒,甚至輕微的壓力(例如彎腰或咳嗽)都會導致骨折。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最常發生在髖部、腕部或脊柱。因此建議民眾慢性病防治要調整為「三高一低」,分別是

  • 2025-04-03 21:47

    健康網》拒絕當「舉弱」男! 醫授3解方:規律運動入列

    羅碧/核稿編輯部分男性在邁入40歲以後,會出現易倦怠、性功能下降等問題。民權精睿泌尿科診所院長朱信誠指出,根據研究,40歲以上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盛行率高達18%。成因像是工作壓力、焦慮、抽菸喝酒、疾病導致;想要重振雄風,可以從3方面下手,規律運動、藥物治療、解決壓力來源等。

  • 2025-03-28 18:01

    健保署推AI風險分級與衛教助理 首波聚焦糖尿病

    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慢性病恐比癌症更致命!為了讓民眾提早預警、聰明管理慢性病,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28日)表示,將串接健檢資料,在健康存摺中導入「AI風險分級」與「衛教AI助理」,首波鎖定糖尿病六大併發症,透過「紅、黃、綠」燈警示,讓民眾一眼看懂風險,並能接收量身打造的衛教建議。

  • 2025-03-25 11:04

    三總松山分院航醫大樓啟用 賴清德提3任務:加強防衛韌性

    總統賴清德今(25)日出席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航空醫學大樓啟用典禮,致詞時提到,希望松山分院未來積極投入健康台灣相關工作,協助加強全社會防衛韌性、檢視設備並落實節能減碳,但會後被問及近期中配爭議,未做出任何回應,僅迅速離開會場。賴清德指出,三總松山分院經歷許多更迭,肩負許多使命與光榮的歷史,在重大公衛

  • 2025-03-24 12:50

    響應望安跳島半馬 澎縣衛生局齊跑鼓勵戒菸

    馬拉松是最能測驗心肺健康的運動,澎湖縣政府衛生局為推動無菸環境及戒菸服務,特別響應今年春季望安跳島半馬嘉年華,組成「拒菸健康向前衝」隊伍,與民眾共同參與路跑活動,同仁穿著印有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的T恤,透過運動與互動式宣導方式,提供戒菸資源,鼓勵吸菸者遠離菸害,邁向健康生活。

  • 2025-03-09 09:57

    成人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 3/10擴大接種

    65歲以上的民是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實施對象,今年納入19-64歲特定高風險對象,將從明(10日)起提供符合資格者接種。彰化縣衛生局葉彥伯表示,目前國人的10大死因當中,肺炎排名第3,建議50歲以上民眾也可考慮接種自費肺鏈疫苗,以提升自我保護力。

  • 2025-03-04 15:45

    半數國人體重超標! 醫:BMI30-35 壽命減3年

    肥胖不只影響外觀,還會增加疾病風險。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成人每2人就有1人體重超標,推估逾1千萬名成人有體重問題,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提醒,肥胖恐提高逾200種疾病風險,甚至提高全因死亡率,更有研究發現,當BMI30-35時,平均預期壽命減少約3年;BMI高達40-50,壽命更大幅減少約8-10

  • 2025-02-28 11:16

    健康網》飛蚊症別輕忽!醫:突增飛蚊、視力模糊需立即就醫

    葉立斌/核稿編輯飛蚊症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疾病,多數時候除了有點煩人以外,不會是太大的問題,高雄諾貝爾眼科診所執行長粘靖旻指出,飛蚊症一般與自然老化、眼睛發炎、高度近視、玻璃體退化嚴重、外傷或手術、慢性病有關。如有飛蚊數突然增加,眼睛疼痛、紅腫或視力模糊等情形,需立即就醫,糖尿病患者則需特別留意是否伴隨

  • 2025-02-25 21:15

    健康網》身體健康大不如前? 研究點「2年齡」斷崖式衰老

    沈莉馨/核稿編輯老化是人體必經過程,很多人發現40多歲時開始代謝變慢,明明吃一樣的東西,卻比以前胖;再過20年後,到了60歲又明顯感受到身體免疫力變差,常常動不動感冒?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述國外研究指出,這些不是錯覺,而是人體老化的「雙波浪效應」,人體在44歲與60歲會出現2次明顯的體質轉

  • 2025-02-25 14:08

    響應世界腎臟病日 南市辦理愛腎月擴大成人健檢服務

    為呼籲國人重視慢性腎臟疾病,台南市政府今(25)日舉辦「2025腎券在握」愛腎月系列活動宣傳,盼喚醒民眾對慢性腎臟疾病的警覺性,達到預防及早期治療的效果。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病日」,今(2025)年以「及早檢查腎功能,守護腎臟健康」為宣導主題,市府舉辦愛腎月系列活動響應。衛生局表示,台

  • 2025-02-21 14:02

    新竹臺大分院攜手國合會 助友邦慢性病防治與智慧醫療發展

    新竹臺大分院今天(21日)跟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舉行合作共識會議,共同展現他們一起在史瓦帝尼與斐濟執行醫療合作計畫的成果,合作推動友邦慢性病防治與智慧醫療發展。新竹臺大分院副院長譚慶鼎說,國合會是台灣在醫療外交首屈一指的執行機構,而智慧醫療與臨床專業是新竹臺大分院專長,兩者的合作和耕耘,可望為

  • 2025-02-14 08:30

    健康網》維生素E可美容抗氧化 醫:還能延緩阿茲海默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維生素E作為維持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不只是「美容維生素」,更在心血管保護、視力健康及大腦功能維持上扮演關鍵角色,還能延緩阿茲海默症。皮膚科醫師沈孟暵指出,維生素E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能夠防止脂質過氧化,保護細胞不受自由基攻擊,減少氧化壓力帶來的損害;常見於堅果、綠色蔬菜、植物油等食物

  • 2025-02-04 14:33

    大S猝逝震驚全台 醫:感染科門診人數增

    藝人大S徐熙媛感染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因正值壯年,卻因流感喪命,不免引起對流感的恐慌。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主任楊清鎮表示,今日感染科門診因受新聞影響,掛號人數的確比昨日多了至少1成,他認為民眾看了新聞而有警覺,到院打流感疫苗也是好事,但不必太過緊張,目前院內疫苗數量都充足,只要打好疫苗、多洗手、戴

  • 2025-02-03 10:56

    健康網》大S染流感逝 醫揭「健康中年人重症機率」

    黃宜靜/核稿編輯昨(2)日有臉書專頁傳出台灣48歲女藝人流感逝世消息,透過線索網友猜測是大S,不料,稍早大S家屬證實噩耗,讓眾人悲痛不已。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指出,一般人得到流感以發燒、肌肉痠痛、呼吸道症狀為主,若為免疫力正常,且未罹患慢性病的中年人,流感重症機會應該是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