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5-17 05:30

    《健康充電站》營養講座

    國泰醫院將於5月28日下午2時30分至下午3時30分在該院(台北市仁愛路四段280號)本館7樓視訊會議室,由營養組營養師陳明玉主講「保護心血管,從飲食開始」,透過營養師的課程講授,協助民眾了解如何控制飲食,預防心血管疾病。洽詢電話:(02)2708-2121轉分機1681。

  • 2025-05-08 12:43

    南韓研究:帶狀疱疹疫苗降心臟病風險23% 保護力8年

    葉立斌/核稿編輯南韓最新大型研究發現,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不僅能預防「皮蛇」發作,更能顯著降低整體心血管疾病風險達23%,其中包含心臟病發作風險降低22%、心臟衰竭風險降低26%。這項保護效果可持續長達八年,並在接種後的2至3年間效益最為顯著。此研究成果為疫苗帶來了超越預防單一疾病的額外健康益處。

  • 2025-03-13 11:12

    健康網》雷雨轟炸! 醫點名4問題:「傷心」又傷膝

    葉立斌/核稿編輯受鋒面影響,氣象署今(13)日對雲林以北地區及澎湖等11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並針對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雷雨來襲時,除了影響生活外,還可能對健康帶來潛在威脅,如影響心血管、呼吸道、關節與心理健康,因此提供應對方法,降低雷雨對健康的

  • 2025-03-12 19:56

    健康網》酪梨穩血壓防便秘! 營養師列4大營養價值

    沈莉馨/核稿編輯酪梨被稱作「超級食物」,富含營養價值,料理多變好吃!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指出,酪梨屬油脂類,但多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個健康的脂肪來源。此外,其富含膳食纖維,可預防便秘;高鉀低鈉,有助於血壓穩定;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是抗氧化好幫手。

  • 2025-03-10 13:42

    健康網》適度運動強化記憶又護骨! 醫讚「11好處」必知

    黃宜靜/核稿編輯運動有益健康,但您知道有哪些好處嗎?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在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指出,固定運動雖然不能完全阻止老化,但持續身體活動有益於整體健康,包括:促進心血管健康、提升肌肉量、增加骨密度、護關節健康,同時又能增加認知功能、維持新陳代謝、保持好心情、強化免疫、增強抗氧化、抑

  • 2025-02-25 06:30

    健康網》氣溫驟降! 醫曝「4撇步」防猝死:別馬上起床

    沈莉馨/核稿編輯今天氣溫突然下降,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恐會增加!書心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許書華在臉書專頁「書心健康管理診所」發文表示,要注意日常生活習慣,像是起床要分段、喝杯溫開水、起床後迅速穿上保暖衣物、保持足夠睡眠。她也提醒,高血壓患者要注意,早晨起床後記得監測血壓,確保穩定,並按時服藥,若有胸悶、

  • 2025-01-30 18:37

    健康網》過年吃美食不「傷心」! 速看紅黑榜名單 油飯少吃

    黃宜靜/核稿編輯過年期間,親戚朋友團聚,少不了美食!但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如何遠離美食誘惑是一大挑戰;對此,營養師高敏敏邀請心臟科醫師陳裕峰一同在臉書專頁「高敏敏 營養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避免暴飲暴食,也應避免熬夜追劇,通宵打牌,並分享過年食物的紅黑榜名單,其中,紅榜食物適量吃,並優先選擇

  • 2025-01-14 17:23

    當心高血壓!4旬男飆高241/143 一查B型主動脈剝離竟上身

    1名45歲男性無過往病史,約4年前因急性胸痛、背痠痛達2小時,到郭綜合醫院急診,當時測量血壓高達241/143毫米汞柱,診斷發現有B型主動脈剝離問題。幸好B型剝離不必動手術,醫師開藥給患者持續服用、緩解剝離,目前血壓降到120/70標準值,且維持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規律運動,未再復發。

  • 2025-01-12 09:45

    急凍!彰縣32小時63人急診 4人OHCA集中在凌晨

    氣溫急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當心!彰化縣在短短32小時內有63人因急性心肌梗塞或其他不適送入急診室急救,其中有4人送到醫院前OHCA(無呼吸心跳)命危通報,且這4人在家昏厥時間,幾乎都集中在最寒冷的凌晨到清晨之間,顯示大半夜時氣溫相當低,民眾半夜起床要特別小心。

  • 2025-01-10 20:27

    健康網》寒流來慎防猝死! 醫籲4族群注意:體重輕者入列

    葉立斌/核稿編輯強烈大陸冷氣團襲台,今(10)日各地氣溫低,將持續影響到下週一(13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在臉書專頁「引人入腎・林軒任醫師」發影片指出,天氣寒冷是猝死的高峰期,除了三高患者、腎臟病患者、65歲以上長者要注意外,體重太輕者也須留意,因為這類人脂肪少,對於低溫的抵禦力

  • 2025-01-03 10:46

    寒冬再臨!心血管有危機 良好生活習慣、中醫專業調理守護健康

    隨著冬季氣溫驟降,寒冷的不僅是肌膚,心血管健康也面臨嚴峻挑戰。研究顯示,低溫環境會刺激交感神經活性,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同時增加血液黏稠度及血小板活性,這些因素可能加劇血管內皮損傷並提升血栓風險。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楊文杰指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期,應特別注意保暖與健康管理。民眾宜

  • 2024-12-18 18:10

    低溫易猝死! 英研究點「1類運動」降56%心血管死亡率

    近日冷氣團一波波,氣溫驟降。根據消防署統計,過去3日(14-16日)全台已累計134件非創傷OHCA送醫(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案例,顯示寒冷天氣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不可小覷。健身房教練今日指出,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在心臟病與中風案例的統計中,相比於未運動者,參與有些運動,明顯降低心血管

  • 2024-12-15 11:26

    台北馬拉松強碰最強冷空氣 台大醫揭「3大心血管風險」

    2024台北馬拉松於15日清晨開跑,2.8萬名跑者共襄盛舉,但在冷氣團影響下,北部地區低溫跌破10度,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虞希禹提醒,在這麼冷的天氣下從事劇烈運動,務必注意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腦中風等風險,確實做好暖身運動與保暖措施。

  • 2024-12-12 14:30

    年輕與中年肥胖患者使用中藥 需注意心血管疾病風險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針對台灣的肥胖青壯年,進行一項大型全國性世代研究,探討中藥在特定族群中的心血管風險;研究發現,年輕與中年肥胖患者使用中藥後,罹患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可能增加。北榮新竹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楊文杰表示,在台灣,中藥被廣泛用於治療各種慢性病,包括肥胖。然而,由於肥胖已被證實會增加心

  • 2024-12-06 07:31

    健康網》「大雪」吃暖胃食物! 中醫曝1茶飲「潤肺補腎」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6)日迎來節氣「大雪」,人體可能因溫差大、情緒變化劇烈,而發生心血管疾病。上祐中醫診所院長黃上邦表示,中醫會顧及養肺潤燥,吃西洋參、百合、杏仁等食療,調節呼吸道及免疫系統;受寒時容易刺激腸胃功能,補陽健脾很重要,飲食以暖胃為主,如羊肉、生薑及紅棗。另外,可以飲用明目益智茶,有止咳

  • 2024-11-29 19:24

    健康網》護心血管7要訣! 中醫:運動避開「這2時段」

    葉立斌/核稿編輯氣溫驟降的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須謹慎防範低溫引發的健康問題,在低溫或外出時都要記得保暖好。澄玥中醫診所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保護心血管的7要訣,運動避開「朝5晚8」;飲食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熱;早睡晚起,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戒菸;學習面對壓力食放鬆;定期健康檢查;補充充

  • 2024-11-28 11:07

    健康網》從早到晚保暖護心! 國健署教「起床5字訣」

    黃宜靜/核稿編輯今年第一波冷氣團南下,週三至週五各地天氣偏冷,部分平地恐下探至10度。國民健康署表示,氣溫驟降、濕冷天氣的交替,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及中風風險,因此分享從起床到出門,保暖與安全的3大關鍵秘訣。其中起床時,應避免動作過於急促,並謹記「慢、熱、起、穿、行」的5字口訣,以免

  • 2024-11-26 18:36

    健康網》明天乾冷想泡湯? 國健署:吃過「這」別急著泡

    葉立斌/核稿編輯氣象署預報,明(27)日清晨起,受到冷空氣影響,北台灣可能僅有11到13度,影響時間預估到30日,空曠地區將因輻射冷卻效應,溫度更低國健署表示,若有心臟病應格外注意三個徵兆,且若有泡湯習慣,記得若剛喝過酒,或是吃過麻油雞、羊肉爐等進補美味,應在1.5至2小時後再去泡。

  • 2024-11-26 10:50

    健康網》補水是基本! 天冷泡溫泉謹記「4注意」

    葉立斌/核稿編輯冬天氣溫越發寒冷,少不了泡溫泉。不過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指出,泡溫泉要小心造成暈厥或是摔倒留下後遺症。對此她提醒4點注意事項:要記得泡溫泉前後補水分、溫差太大時不快速變換姿勢、剛泡完溫泉不要隨意外出走動、並注意出入室內外保暖。

  • 2024-10-30 05:30

    火燒心以為胃食道逆流 54歲男心肌梗塞險丟命

    家住員林市54歲的鄭姓男子,因出現「火燒心」,以為是舊疾胃食道逆流發作,就近前往診所治療,結果卻是心肌梗塞,好在診所醫護、消防救護、員基醫院無縫接軌合作,硬是把鄭男從鬼門關救回來。鄭男被送抵員基急診時,該院立即啟動葉克膜團隊(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