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2 10:10
30年糖尿病患者靠這招 1個月後不用再打胰島素
已是30年遺傳性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70歲婦人,服用3種血糖藥再加上打兩針的長效的胰島素,刻意控制血糖,甚至都不吃碳水化合物食物,但是糖化血色素值仍達到10;新陳代謝科醫師檢視婦人的藥單,建議她先不做太大更動,搭配24小時血糖監測、觀察自己在飲食上選擇的數值波動變化差異,沒想到,1個月血糖竟然來到正常
-
2025-04-21 10:56
禮來口服減肥藥3期試驗報喜! 第2型糖尿病也受惠
製藥公司禮來的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口服新型減肥藥「orforglipron」,在三期臨床試驗時傳出喜訊,不僅沒有肝損傷個案,在減肥的同時,還能降低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素(HbA1c)。據《ABC News》報導,禮來的3期臨床試驗找來超過550名成年受試者,他們的HbA1c平均降低
-
2025-04-20 21:15
健康網》逾7成糖友過胖! 醫:遠離糖尿病必知5QA
沈莉馨/核稿編輯糖尿病長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列,若想遠離糖尿病,便須了解「敵人」!初日診所減重專科主治醫師陳威龍解答5點必知問題,包括:何謂糖尿病、症狀、高危險群、併發症及如何預防,其中針對第2型糖尿病高危險群,他特別點名老年人、肥胖以及遺傳因素,並指出,逾7成糖尿病患者都有肥胖問題,因此應減重、
-
2025-04-20 18:15
健康網》低碳飲食不只吃肉! 營養師推加「減脂神隊友」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年流行「低碳飲食」法,透過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來減重,甚至能控制血糖問題、保護心血管等好處。營養師薛曉晶提醒,低碳水飲食不等於高肉飲食,光是透過不吃飯,卻吃進大量加工肉品、起司條、人工香料,反而會負面影響減重及健康。推薦優質蛋白如雞胸肉、健康脂肪如酪梨、高纖蔬菜如菠菜、低GI水果如莓
-
2025-04-20 05:30
拒絕孩子性早熟 可找中醫來幫忙
第一次見到陳同學,她正就讀小三下學期。當時,媽媽發現她的胸部似乎開始發育,身高增長速度突然變快,在兒童內分泌科的就診發現骨齡比實際年齡早了快一年,比較令人擔憂的是預期身高不盡理想,媽媽帶她來門診希望中醫一起幫忙。青春期提早 可能影響最終身高
-
2025-04-19 16:06
每個月打針止血!專家病友齊呼:別讓罕病女病友孤軍奮戰
對李小姐來說,經期從不是單純的生理現象,而是一場每月例行的硬仗。她是台灣罕見的類血友病患者,從嬰兒期打疫苗傷口難癒、小學二年級才確診,青春期初經時曾因出血不止住院1個月,靠自費凝血因子才控制病情,成年後也曾因排卵引發黃體破裂、消化道出血,甚至關節出血痛到無法走路,如今雖能透過居家注射穩定控制,但生活
-
2025-04-19 11:21
「塑膠微粒」損害海鳥腦 下一個是人類?專家解風險
今(2025)年3月一篇刊登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引發熱議,研究發現,野生海鳥雛鳥體內若含較多塑膠微粒,不僅胃部有塑膠殘留,連大腦也出現異常,甚至偵測到與人類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神經退化訊號。專家直言,尚無法直接推論塑膠微粒對人類的影響,但塑膠微粒早已悄悄進
-
2025-04-19 05:30
癌症術後淋巴水腫 「整合消腫治療」即刻救援
常有病人問:「在癌症切除手術或化療後,有單側(甚至雙側)的肢體腫脹,醫師診斷為淋巴水腫,該怎麼辦?如何消腫?」人體的循環系統是由動脈、靜脈、淋巴循環組成,心臟將血液透過動脈輸送到周邊肢體,再透過靜脈回收,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液體會進到組織間隙,需要經由淋巴系統將這些液體回收;然而回收過程若出現問題,例
-
2025-04-18 21:21
健康網》小腿浮腫又沉重! 醫推3招助攻血液循環、消腫脹
羅碧/核稿編輯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一脫下鞋襪,有些人會發現自己的腳踝和小腿浮腫得很嚴重,一按下去竟然還會有一個明顯的凹痕!而有些上班族每天到了下午,小腿開始變得腫脹、沉重,甚至還會隱隱作痛。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潔雯指出,這可能是靜脈循環不良的警訊。可透過穿彈力襪、接受整合性消腫治療以及日常護理,幫
-
2025-04-18 07:30
健康網》代謝卡關4警訊! 起床臉腫、腦袋鈍快補水
沈莉馨/核稿編輯總是覺得睡不飽又水腫、頭腦混沌工作效率差?營養師黃品瑄於臉書粉專「營養師品瑄」發文說明,早上醒來常常疲累臉腫、怎麼運動都瘦不下來、老是嘴饞想吃東西、腦袋卡卡效率低等,這些大家以為很正常的身體反應,其實可能是被忽略的代謝卡關警訊,問題並不是身體代謝差,而是喝水太少導致。
-
2025-04-17 05:30
清晨血糖突竄高 小心「索莫奇效應」
60歲劉先生患有多年糖尿病,必須早晚固定注射混合型胰島素控制血糖,但日前早餐前的血糖飆高,雖增加晚上胰島素劑量,隔天血糖依舊高,經諮詢新陳代謝科醫師後,懷疑是「索莫奇效應」,建議改為減低晚上胰島素劑量,果然早餐前的血糖恢復正常,糖化血色素也降到正常值,找回控糖信心及健康。
-
2025-04-16 15:43
健康網》川普壞膽固醇控制得宜 營養師談控制9小事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川普壞膽固醇僅51還吃藥 醫用一圖解答原因葉立斌/核稿編輯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進行健康檢查,並且由外媒披露其健康狀態。結果大家意外發現:熱愛吃速食,喝健怡可樂的他,比很多人還要健康!營養師老辜只看「壞膽固醇」就發現川普透過藥物控制,有效控制壞膽固醇。同時提供控制壞膽固醇的9件小事。
-
2025-04-16 05:30
糖友不自知 足底脫皮滲血險截肢
體重高達120多公斤的林姓男子,平時鮮少關心自身三高狀況,直到去年底出國洽公,隱約發現腳底痛,步行整天回到飯店才赫然發現鞋子「滲血」,脫襪後,嚇見腳底板整層皮幾乎脫落,返國就醫才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2%(正常值在6%以下),確診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引發的深層足部潰瘍,所幸經多管齊下治療,免於截肢。
-
2025-04-15 15:42
120公斤男足底脫皮滲血 竟是嚴重糖尿病足潰瘍險截肢
體重高達120多公斤的林姓男子,平時鮮少關心自身三高狀況,直到去年底出國洽公,隱約發現腳底痛,步行整天回到飯店才赫然發現鞋子「滲血」,脫襪後嚇見腳底板整層皮幾乎脫落,返國就醫才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2%(正常值在6%以下),確診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引發的深層足部潰瘍,所幸經多管齊下治療免於截肢。
-
2025-04-15 09:32
健康網》超慢跑燃脂效率是快走2倍! 還能強心、控糖防失智
羅碧/核稿編輯運動一定要跑得快、跑到喘,最好汗如雨下才夠燃燒脂肪?遺傳優生科醫師張家銘指出,醫學實驗顯示,其實用每小時約4到6公里速度,比快走稍快的速度慢慢跑,每公里燃燒熱量速度可達快走2倍。而且還能打開抗老基因「PGC-1α」,幫助強心、控糖,甚至有助對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與老化等,從專業運
-
2025-04-13 19:20
糖尿病家族添新成員!IDF正式認定「第5型」 專攻營養不良年輕族群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近日正式將一種長期被忽視、與營養不良相關的糖尿病命名為「第5型糖尿病」。此病主要影響中低收入國家中身形消瘦的青少年及年輕成人。這項重要醫學進展,主要歸功於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全球糖尿病研究所創始主任霍金斯(Meredith Hawkins)醫師及其團隊的深入研究與積極倡議。
-
2025-04-11 11:47
健康網》瘦瘦針、排糖藥不只降血糖 研究:還具防失智潛力
葉立斌/核稿編輯瘦瘦針(GLP-1RA)、排糖藥(SGLT2i)是常見治療糖尿病藥物,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引述1項國外研究發現,相比於其他降血糖藥物,瘦瘦針和排糖藥均與失智症風險降低有顯著相關性。顯示其藥理作用不只是降血糖,還包括抗發炎、抗粥狀動脈硬化、減重等尚未完全發現的機轉,期望隨著後續
-
2025-04-11 05:30
一葉草泡水降血糖? 中醫籲注意健康風險
1名網友日前分享在河濱公園慢跑遇到一名婦人在拔「一葉草」,並聲稱1斤可賣1000元,原來一葉草又稱為「草王」,外傳夏季甚至1斤上看4000元。不過,中醫師周宗翰提醒,「藥食同源」不代表所有草藥都適合日常大量攝取,有些民眾服用一葉草後出現腸胃不適,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藥物交互作用風險。
-
2025-04-10 20:32
健康網》輕熟女被釘書針刺手 傷口腫到2倍大揪「1疾病」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30歲女子在使用釘書機時,不小心被釘書針刺到,掛號治療並且吃了2-3天消炎藥緩解後,便自行停藥。不料,停藥幾天後,竟發現手指又開始腫起來,甚至腫成2倍大,且有末端還有麻木的感覺,因而再次就醫。醫師檢查竟發現,女子患有中度糖尿病,但她卻不知道。
-
2025-04-10 05:30
泡泡尿全身水腫 排糖藥救援
80歲陳姓老翁有多年「三高」疾病,日前因全身水腫就醫,先安排抽血及小便檢查,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變合併腎病變症侯群,評估後,給予排糖藥(SGLT2抑制劑)及利尿劑,2週後全身水腫消失,白蛋白尿指數也大幅下降,也遠離洗腎風險。患者自述有糖尿病30年,此外也有多年的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目前打胰島素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