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5-08 14:38

    AI辨別新舊骨折 大林慈濟醫院與雲科大研究登期刊

    雲嘉地區高齡人口多,50歲以上族群易發生壓迫性骨折,過往臨床上準確判別近期新發還是過往陳舊骨折,對醫師來說極具挑戰,大林慈濟醫院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開發「CT影像AI判讀系統」,可一鍵辨別骨折新舊狀態,準確率高達93.4%,未來技術應用,有助縮短患者等候檢查時間、省錢,並減少誤診或延誤治療情形。

  • 2025-05-08 05:30

    車禍頸部卡卡疼痛 「甩鞭症候群」上身

    業務員「阿玫」日前駕車時,因前車急轉被迫急煞,結果被後車追撞,又將她推擠撞上前車,幸好速度不快,四肢沒有受到損傷。但返家後,她發現轉動左頸有問題,且逐漸僵硬,任何檢查卻都沒異狀,因此就醫接受理學檢查,診斷出是「甩鞭症候群」惹禍,建議採用高能雷射、物理治療調理後,頸部「鬆很多」,讓她又能繼續拚經濟。

  • 2025-05-07 20:28

    健康網》別等跌倒才發現骨鬆 醫揭女性健康3大隱憂

    羅碧/核稿編輯母親節即將來臨,您是否想好要送什麼禮物給媽媽表達心意?美兆健康管理機構醫師蔡美莉提醒,許多女性在年過40歲後,身體悄悄累積一些風險訊號,卻因照顧家庭、工作壓力,甚至是「不想麻煩子女」的心理,選擇忽視不適症狀。這些看似沉默的身體警訊,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往往難以挽回;骨質疏鬆、甲狀腺異常

  • 2025-05-07 14:07

    身高變矮恐是骨鬆 健保擴大給付用藥估13萬人受惠

    母親節即將來臨,50歲以上女性常見健康威脅除了「三高」外,就是骨質疏鬆症。健保署長石崇良今(7日)表示,今年3月起健保已擴大給付抗骨鬆藥品,提供尚未骨折但具高風險族群用藥預防,預估約13萬人受惠,健保每年新增支出8.65億元;另醫師提醒駝、矮、痛是骨鬆常見3大警訊,民眾要注意。

  • 2025-05-05 16:08

    7旬翁墜谷肋骨斷5根 肋骨復位固定術疼痛大減

    71歲張先生平時喜歡爬山,不料日前開車爬山,疑似誤踩油門連人帶車衝落約20米高的山坡下,緊急送急診,檢查發現左側肋骨斷了5根,診斷為多發性肋骨骨折,並伴隨連枷胸現象,讓他呼吸時疼痛萬分,若未及時治療恐面臨長達3個月的劇烈疼痛和肺部併發症風險,骨科醫師決定為他進行肋骨復位固定術,讓疼痛從8分降到剩2分

  • 2025-05-02 05:30

    美髮工作40年 雙肩旋轉肌腱完全斷裂

    63歲的劉小姐從事美髮工作40年,長期反覆抬手理髮,導致雙肩旋轉肌腱完全斷裂卻不自知,以為肩膀疼痛是勞動常態,休息就好。直到去年不慎摔倒手腕骨折,停業2個多月,肩膀仍然疼痛,連穿衣服都困難,就醫才確診病因為雙肩旋轉肌腱斷裂。在接受微創肩關節鏡旋轉肌腱修補手術後,有效改善疼痛和功能,職業醫學科醫師也協

  • 2025-04-21 13:43

    3旬男車禍顏面骨重創 正顎手術恢復咬合功能

    38歲的余先生半年前因車禍導致顏面嚴重骨折,上排牙齒幾乎全數脫落,無法咬合與咀嚼,只能吃軟質或流質食物,曾多次到牙科診所諮詢植牙,但因上顎骨過度後縮而無法進行。經前往整形外科求診,醫師安排進行正顎手術,除改善上顎骨後縮問題,恢復咀嚼口腔功能,也讓中臉凹陷問題獲得改善,使臉部輪廓更為和諧,讓他恢復自信

  • 2025-04-18 10:22

    婦人意外受傷導致「連枷胸」難呼吸 微創肋骨固定術助改善

    50歲的賴姓女子因意外失足跌入深水溝,有呼吸困難、嚴重胸痛的情況,緊急送醫。經胸部X光與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多處肋骨骨折,其中部分骨折處產生移位,形成典型的「連枷胸」合併出現肺挫傷與局部塌陷,導致嚴重的呼吸困難。經醫師立刻安排微創肋骨骨折固定手術,將骨折的肋骨固定回正確的位置,使胸壁恢復穩定性,改善

  • 2025-04-17 05:30

    髕骨粉碎性骨折 植入強化韌帶助膝蓋復原

    66歲劉姓女傳統產業的董事長年初跟團到北歐挪威旅遊,原本期待欣賞峽灣與極光美景,未料抵達挪威首日就在結冰街道滑倒,劇痛、膝蓋腫脹無法行走,隔天返台由烏日林新醫院進行髕骨粉碎性骨折手術,植入強化韌帶,3個月後才能走路,劉姓女董座無奈表示,出國旅遊要注意安全,才不會慘變「1日遊」。

  • 2025-04-08 05:30

    骨折術後沾黏手難舉 復健治療重拾靈活度

    42歲陳姓女子騎機車車禍造成右手肱骨幹骨折,經由骨科醫師進行肱骨復位內固定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沒想到10天後又跌倒造成右手挫傷,因為擔心術後患部又受到傷害,直到術後2個月才復健治療,不料,關節處竟腫脹沾黏導致右手抬不起來,無法自己扣內衣,生活大受影響,經物理治療師安排鷹式手工具軟組織鬆動術改善關節沾

  • 2025-04-07 12:44

    骨折術後沾黏抬不起手 復健3個月重拾靈活度

    42歲陳姓女子騎機車車禍造成右手肱骨幹骨折,經由骨科醫師進行肱骨復位內固定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沒想到10天後又跌倒造成右手挫傷,因為擔心術後患部又受到傷害,直到術後2個月才復健治療,不料,關節處竟腫脹沾黏導致右手抬不起來,無法自己扣內衣,生活大受影響,經物理治療師安排鷹式手工具軟組織鬆動術治療,改善

  • 2025-04-06 05:30

    慢性病防治三高一低 骨鬆別輕忽

    骨骼是不斷被分解和替換的活組織。 當新骨的產生跟不上舊骨的流失時,就會發生骨質疏鬆症。骨鬆會導致骨骼脆弱 容易骨折骨質疏鬆症會導致骨骼變得脆弱,以至於跌倒,甚至輕微的壓力(例如彎腰或咳嗽)都會導致骨折。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最常發生在髖部、腕部或脊柱。因此建議民眾慢性病防治要調整為「三高一低」,分別是

  • 2025-03-31 13:28

    護骨逆齡靠自己! 骨科醫巡迴全台推預防醫學「誓久久」

    中華民國女性健康運動協會舉辦「2025健康快樂」系列講座,理事長何智群與常務監事鄧琇文邀請全台百大骨鬆醫師陳建宏北上向台北市東區會員們發表「堅固每一步:骨質健康的秘密」專題演講,近400名聽眾擠爆會場。陳建宏說,這是他全台巡迴個人第499場公益演講,表達「誓久久」推廣預防醫學的信念。

  • 2025-03-25 13:42

    保養關節吃什麼最好? 醫:運動、減重勝於保健食品

    坊間常見各類關節保健食品,許多民眾到骨科就醫時,常詢問醫師「吃什麼比較好?」。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勝彬表示,最好的方法還是運動、減重,勝過吃保健食品。台南市一名67歲男子,長期左腳踝疼痛,每走一步就嚴重疼痛;就醫後確診為左腳踝退化性關節炎,並伴隨骨刺。由於病情已達晚期,在接受全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

  • 2025-03-24 19:50

    健康網》7旬翁跌倒骨折腦震盪 醫示警「老人殺手」惹禍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70歲老翁因浴室跌倒而緊急送醫,醫師診斷為髖部骨折合併腦震盪,在加護病房住了1週病情才穩定。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提醒,這不是單純的「年紀大不小心」,而是長期肌肉流失造成的肌少症,使身體虛弱、平衡變差,才釀成這場危機。為預防、改善肌少症,建議選擇合適運動、吃夠蛋白質,及補充維生素D

  • 2025-03-17 05:30

    6月大女嬰手骨折 疑家長施抱不當受傷

    抱小孩時,千萬不可拉扯手臂或手腕!桃園市日前發生6個月大女嬰左手肱骨骨折送急診,醫護人員提醒,家長或照顧者須留意抱小孩方式,應將施力點放於腋下,避免直接拉扯孩子手臂或手腕造成傷害。桃園市1名6個月大女嬰左手無法活動,被碰觸時會哭鬧不止,媽媽趕緊帶往衛福部桃園醫院急診,經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評估

  • 2025-03-15 05:30

    「微創髓內骨釘手術」復位 高風險患者骨折新選擇

    年過6旬的L女士是長期洗腎與骨質疏鬆患者,4個月前不慎扭傷導致左腳踝骨折。因傳統的骨板骨釘手術可能有傷口癒合不良、感染,以及骨釘鬆脫等風險,因此前來就醫。經X光與3D電腦斷層檢查,她的骨折型態屬於複雜的三踝骨折癒合不良,且伴隨嚴重關節軟骨磨損(圖1)。醫療團隊考量患者的骨質疏鬆與洗腎病史,建議採用微

  • 2025-03-03 17:02

    騎車自摔粉碎性骨折 雙壓治療「軟硬兼施」助復原

    1名70歲的陳姓婦人年初騎機車不慎自摔,左肘撞到地面疼痛不已,家人緊急送醫,X光檢查顯示左手肘粉碎性骨折,幸好經醫師利用高壓氧合併負壓傷口照護的「雙壓治療」,軟硬兼施,讓患者傷口迅速復原,1週後順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目前持續復健中。台中醫院骨科醫師暨高壓氧中心主任黃敏旭指出,患者農曆年期間開心回台

  • 2025-02-21 17:07

    健康網》拳擊玩家防「拳擊手骨折」醫:嚴重恐變形

    葉立斌/核稿編輯「拳擊」這項運動近年熱絡起來。只是不論是練拳不慎,或是盛怒之下用力捶牆,都有可能導致骨折。郵政醫院關節重建中心醫師曾柏凱在粉專「骨科微創治療 曾柏凱醫師 aka 骨科布麋鹿」表示,他曾收治一名男子,診察發現「小指掌骨骨折」。當事人嘴上說是在練拳擊造成,然他猜測很可能是在盛怒之下用力捶

  • 2025-02-16 20:15

    健康網》骨鬆做「安全運動」防骨折! 研究教這樣做

    沈莉馨/核稿編輯很多人以為骨鬆患者就要少活動,以免跌倒害骨折,但其實並不然!桃園聯新運醫中心醫師吳易澄引述研究指出,骨鬆患者反而需要透過規律運動提升肌力防骨折,刺激骨骼生長,建議透過安全運動,如每週進行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每週至少2天增肌訓練、每週至少2天平衡訓練及每天柔軟度訓練,來對抗骨質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