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17 19:18

    健康網》「4飲料」癌細胞最愛! 熱飲、加工果汁上榜

    沈莉馨/核稿編輯不只含糖飲傷身!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喝太多含糖飲、酒精、熱飲及加工果汁,都可能暗藏癌病變風險,為了健康,建議首選白開水飲用,或是改選適量無糖茶、無糖咖啡、現榨果汁或無糖豆漿等,更健康。含糖飲料黃軒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引述刊登於《Circula

  • 2025-04-15 16:28

    健康網》微波食品害致癌? 營養師:不會!反倒注意1件事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人工作忙碌,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成為最方便的選擇,然而卻時常聽聞「微波食品容易致癌」的說法?對此,營養師鄭玲君表示,微波主要是利用特定頻率,讓水分子快速震動加熱食物,因此並不會大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也不會致癌,反倒提醒注意盛裝容器選擇,以免溶出環境荷爾蒙,害傷身。

  • 2025-04-09 07:31

    健康網》豆漿喝多會致癌? 醫揭豆製品4大好處破迷思

    沈莉馨/核稿編輯豆漿被視為好的植物蛋白質來源之一,卻也有傳言豆漿喝太多可能會致癌。對此,好日子診所醫師洪珮華說明,這是長久以來的迷思,科學研究顯示,適量攝取豆漿不僅不會增加癌症風險,甚至可以幫助腸道好菌生長、降低膽固醇、有益心血管、骨骼健康以及調節更年期女性荷爾蒙等4好處。

  • 2025-03-02 18:52

    外媒:蘋果10產品含致癌物! 食藥署示警「雙酚A」危害

    黃宜靜/核稿編輯現代人機不離手,但小心無形中陷入致癌風險!據外媒報導指出,蘋果(Apple)官網販售10款含致癌、致胎兒缺陷和其他生殖危害的化學物質產品,目前蘋果已在官網上標示警語提醒消費者,這些產品可能會「使您接觸到包括雙酚A(BPA)在內的化學物質」。我國食藥署曾提醒,BPA除了干擾性荷爾蒙,影

  • 2025-02-23 18:17

    健康網》泡菜致癌? 醫點名是「烹調方式」惹的禍

    黃宜靜/核稿編輯泡菜料理超百搭,不論是當小菜吃,亦或是製成泡菜煎餅、鍋類等皆很適合!不過,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引述國外研究提醒,泡菜的食用方法不對,不僅營養流失,還可能生成2種致癌物質,其中又以高溫攝氏180度烹煮下,風險最高;反之,若能直接吃涼拌泡菜,便能吃進滿滿益生菌等營養,又能避

  • 2025-02-19 11:44

    健康網》維生素B12致癌? 營養師破解迷思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網傳「常吃維生素B12致癌」;對此,營養師賀菡懿指出,研究本身寫得很明確,「血清B12升高和癌症風險有相關性」不代表有因果關係,所以說「維生素B12會導致癌症」就是錯誤的解讀。血清B12是檢測循環中非活性、有活性的B12總濃度,當B12無法進入細胞裡被利用,就可能出現血清B12濃

  • 2025-02-16 12:17

    健康網》美味雞排5危害 營養師:降低傷害這樣做

    黃宜靜/核稿編輯雞排配珍奶堪稱絕配,但您知道常吃雞排不只害變胖,還可能影響健康。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指出,雞排除了害發胖外,還可能造成血管硬化、致癌、腎負擔、中風,若還是想吃時,建議去皮、不加九層塔、不加醬料調味、配無糖飲料,並與親友分享,不僅分散熱量還能增進感情。

  • 2025-02-11 17:03

    健康網》微波食品不營養又致癌? 營養師「解答」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人工作忙碌,要好好享用三餐是件奢侈的事,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成為最方便的選擇,然而卻時常聽聞「微波加熱沒營養,還要小心致癌」的說法?對此,營養師李婉萍解答,任何食物加熱後營養皆會部分流失,因此不代表微波食品不營養;再者,微波輻射並不會殘留在食物上,不會有致癌風險,反倒應擔心食品本身

  • 2025-01-20 15:44

    喝酒致癌新發現! 專家揭密5大機制

    美國每年有10萬人因飲酒罹癌,其中2萬人不幸病逝,使酒精成為繼菸品、肥胖之後的第3大可預防致癌因素。《生活科學》(Live Science)最新報導指出,科學家已發現酒精透過至少5種不同機制引發癌症,且飲酒量愈大,罹癌風險愈高。美國衛生總署更在今年初發布諮詢報告,呼籲在酒精飲料標籤上加註警語。

  • 2024-12-01 18:12

    健康網》紅肉與白肉怎麼分? 營養師:看幾隻「腳」最簡單

    黃宜靜/核稿編輯日常飲食中,蛋白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來源,但如何選擇適合的蛋白質種類呢?營養師周亦秀日前在臉書專頁「營養師煮什麼(周亦秀營養師)」發文分享紅肉與白肉的差異及區別,基本上可用動物幾條腿來區分,以及植物性蛋白質的重要性,幫助大家打造更健康的餐盤。

  • 2024-11-16 19:37

    健康網》菸檳酒不離手當心口腔癌 醫教自我檢查7部位

    葉立斌/核稿編輯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耳鼻喉科醫師張皓鈞指出,預防口腔癌發生,除了少碰檳榔、菸、酒外,也應避免高溫食物、化學物質等危險因子。若發現口腔出現腫塊、色斑、潰瘍等徵象,除了應盡快尋求醫師協助,也可自我檢查臉部、頸部、嘴唇,兩頰內側、口腔頂部、舌頭、口腔底部有無異常。

  • 2024-10-17 11:32

    健康網》吃隔夜菜會致癌? 專家曝真相「這」才是關鍵

    沈莉馨/核稿編輯常聽人說「隔夜菜不能吃,有亞硝酸鹽可能會致癌!」這是真的嗎?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很多蔬菜本身就含有亞硝酸鹽,隔夜蔬菜不是「毒藥」,當蔬菜長時間放置、保存不當時,亞硝酸鹽才會生成亞硝胺,亞硝胺如果累積太多,才會對身體有害。洪泰雄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亞硝酸鹽就像是蔬菜中自然存在的小分子,

  • 2024-10-13 15:13

    健康網》塑膠標誌大解密! 耐熱、製品、塑化劑一次看

    沈莉馨/核稿編輯不論是便當,或是寶特瓶、一次性塑膠容器等,每個人每天或多或少都會使用到塑膠製品,究竟不同的塑膠容器回收編號代表什麼意思?是否含有塑化劑?耐熱溫度為何?《自由健康網》幫民眾整理有關塑膠容器分類懶人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並非所有塑膠製品都有添加塑化劑,僅編號3號PVC會在製程中添加;

  • 2024-09-17 16:06

    健康網》養樂多配香腸中毒? 營養師「闢謠」反該注意它

    葉立斌/核稿編輯烤肉時流傳著「吃香腸不能配養樂多,小心會中毒」的禁忌,讓人「心驚驚」!營養師張語希闢謠,2者一起吃是不會中毒的,但是可能產生致癌物,不過不必過於擔心,香腸添加之亞硝酸鹽或硝酸鹽類,符合衛福部規定時,其實是不會有致癌物產生。反倒是長期食用加工肉品,還更可能致癌。

  • 2024-09-02 11:31

    健康網》披著糖衣的毒藥「電子煙」! 1瓶=3到27包紙菸

    葉立斌/核稿編輯在網購中時常看到「果汁棒」、「蒸氣果汁」以及「電子果汁」等商品,賣的可不是真果汁,而是披著糖衣的「電子煙」!國民健康署於臉書發文提醒,別被這些美名誤導,小小1瓶30ml,尼古丁濃度卻等同抽了約3到27包紙菸,大大危害身體健康。

  • 2024-08-09 12:21

    健康網》「加味菸」照樣傷身 國健署警示3大危害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年來「加味菸」因加入薄荷、花果香氣等添加物,吸引青少年族群購買吸食。對此,國民健康署在臉書專頁發文點出,在青少年中特別是女性中尤為廣泛;然而,比起紙菸,危害並不減,恐致癌症、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健康隱患。國健署表示,根據110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每10個青少年吸菸者中,

  • 2024-08-05 14:41

    近3成癌症MYC基因異常 國衛院成功開發候選藥物

    抗癌研究新突破!國家衛生研究院今(5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發現候選發展藥物DBPR728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劑可促進腫瘤內MYC癌症驅動蛋白質降解,抑制腫瘤進行糖酵解作用,進而促使癌細胞凋亡,研究團隊期望未來可順利進入臨床試驗,為癌症精準醫療標靶藥物增添利器。

  • 2024-07-26 17:10

    健康網》不只致癌! 「這」水果發霉害胃潰瘍快丟

    沈莉馨/核稿編輯夏季高溫多雨,食物容易發霉。日本《NHK》提醒民眾,常吃的吐司水分多,若發霉黴菌會引發食物中毒;蔬果類中的黴菌孢子在一週時間內發芽,放冰箱一週內要吃掉;尤其蘋果和蘋果汁中由藍色黴菌產生的「棒麴毒素(patulin)」,大量攝取會引起胃腸道出血和潰瘍;堅果、豆類及玉米等穀物的黃麴黴菌會

  • 2024-07-08 10:43

    健康網》10壞習慣養出一身癌! 煮泡麵1舉動、喝熱湯都上榜

    葉立斌/核稿編輯大家都知道抽菸、喝酒、嚼檳榔容易致癌,卻忽略其他不良的生活小習慣,洪永祥診所院長洪永祥整理致癌排名,由1至10名,分別為吃太甜太鹹、久坐、愛吃加工紅肉、常裝潢與買新櫥櫃、不喜歡刷牙漱口、常做電腦斷層檢查、睡覺不關燈、喜歡吃烤焦食物、用保麗龍碗裝泡麵,並用書本重壓、喜歡喝燙口熱湯,希望

  • 2024-07-04 18:11

    健康網》隔夜菜致癌? 營養師:不一定!「1舉動」成關鍵

    沈莉馨/核稿編輯「吃隔夜菜會得癌症」是真的嗎?柏飛營養諮詢中心院長蘇妍臣表示,其實不一定!隔夜菜中引起致癌風險的是亞硝酸鹽,但蔬菜本身沒有,而是接觸到口腔細菌後,才轉化為亞硝酸鹽;或是烹調後長時間放室溫,導致蔬菜中無害的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或其他N-亞硝基化合物,因此建議煮菜後馬上分裝,並放進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