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菸檳酒不離手當心口腔癌 醫教自我檢查7部位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耳鼻喉科醫師張皓鈞指出,預防口腔癌發生,除了少碰檳榔、菸、酒外,也應避免高溫食物、化學物質等危險因子。若發現口腔出現腫塊、色斑、潰瘍等徵象,除了應盡快尋求醫師協助,也可自我檢查臉部、頸部、嘴唇,兩頰內側、口腔頂部、舌頭、口腔底部有無異常。
張皓鈞於臉書粉專「張皓鈞醫師/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發文說明,口腔癌指的是口腔中細胞異常增生,侵犯周圍組織甚至轉移,進而威脅生命。口腔癌範圍包含唇、頰膜、上下牙槽脊、臼齒後三角區、口腔底、硬顎及舌前2/3。
4大成因 衛生不良、高溫食物上榜
●嚼檳榔:檳榔是口腔癌的主要致癌因子。
●菸酒:吸菸和飲酒也增加口腔癌風險,若同時有嚼檳榔、吸菸和飲酒習慣,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更高。
●口腔衛生不良:長期口腔不潔或不當使用假牙可能刺激黏膜,造成傷害。
●其他刺激:高溫食物、化學物質、口腔黏膜白斑等也有可能引發癌變。
5大警訊 不明出血要當心
●腫塊:口腔內或周圍有異常腫塊或硬塊。
●色斑:口腔內部有白色或異色斑塊。
●潰瘍:長期未癒的口腔潰瘍。
●麻木或疼痛:口腔或周圍部位有麻木、疼痛感。
●不明出血:口腔內經常不明原因出血。
張皓鈞提醒,如果發現以上症狀,應盡快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最有效的檢查方法為病理切片,並不會造成癌症擴散或惡化,這是確診的關鍵。
檢查7部位 頸部也別放過
●臉部:摸臉兩側是否一致,注意膚色變化,有無硬塊或麻木。
●頸部:用手指輕按,找尋有無腫塊或觸痛。
●嘴唇:下唇拉下檢查顏色和組織,上唇同樣檢查。
●兩頰內側:用手指撥開檢查內側有無紅、白或深色斑點,或硬塊。
●口腔頂部:抬頭張嘴,檢查顏色和硬塊。
●舌頭:用紗布抓住舌頭向外拉,檢查上下兩面、左右兩側。
●口腔底部:用手指按壓口腔底部,有無異常硬塊或腫瘤。
口腔腫塊、斑塊兩週未癒應就醫
針對口腔癌預防,張皓鈞表示,應避免檳榔、菸酒等長期刺激;牙齒或假牙不正應尋求矯正,避免磨擦口腔組織;有異常腫塊或斑塊兩週未癒,應立即就醫;飲食均衡,多攝取維生素和營養元素;避免過熱食物和烈酒;保持口腔衛生,經常刷牙、漱口。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