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4飲料」癌細胞最愛! 熱飲、加工果汁上榜

2025/04/17 19:18

醫師提醒,高溫飲品使食道癌風險暴增8倍‌;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photoAC)

醫師提醒,高溫飲品使食道癌風險暴增8倍‌;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只含糖飲傷身!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喝太多含糖飲、酒精、熱飲及加工果汁,都可能暗藏癌病變風險,為了健康,建議首選白開水飲用,或是改選適量無糖茶、無糖咖啡、現榨果汁或無糖豆漿等,更健康。

含糖飲料

黃軒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引述刊登於《Circulation》的研究指出,汽水和其他含糖飲料1年可能造成6450人死於癌症。每天喝500ml含糖飲料‌(約1杯大杯手搖飲),胰臟癌風險激增87%‌;每天喝1杯含糖量達70克手搖飲(約2杯罐裝可樂),胰臟癌死亡風險更是未喝含糖飲料的年輕人3倍。

為何愛喝含糖飲會增加癌症風險?黃軒說明,含糖飲含有高糖分,提高血糖指數,長期下來會使胰島素阻抗,促癌因子IGF-1飆升,容易使細胞異常增生。

酒精飲品

黃軒指出,WHO列為將酒精飲品列為一級致癌物‌。每18克酒精(約1.5罐啤酒)增加7%消化道癌症風險‌。不只如此,與飲酒有關的乙醛,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人類的一級致癌物,尤其東亞人因基因遺傳,近3成人體內分解乙醛的酵素活性僅一般人的10%,導致食道癌和頭頸癌的機率,就比其他人高。

醫師表示,近3成東亞人體內分解乙醛的酵素活性僅一般人的10%,導致食道癌和頭頸癌的機率較高;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醫師表示,近3成東亞人體內分解乙醛的酵素活性僅一般人的10%,導致食道癌和頭頸癌的機率較高;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65°C以上熱飲

黃軒表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警告,高溫飲品使食道癌風險暴增8倍‌,同時,據IARC的致癌物清單中,「超過65°C的熱飲」列為2A致癌物。因為熱飲可能會傷害黏膜,在黏膜反覆燙傷下,會造成慢性發炎,使異常細胞增生,癌變產生。

加工果汁

黃軒引述1項研究指出,愛喝含糖飲料者,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8%,即使是市場號稱100%的純天然果汁,也會使得整體的罹癌風險上升12%。那是因為果汁製程中去纖維,使果糖吸收速度暴衝,肝臟轉化為脂肪,促進發炎反應,使得罹癌風險增加。

醫師推薦白開水是首選飲品,無熱量,也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運作,促進新陳代謝;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推薦白開水是首選飲品,無熱量,也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運作,促進新陳代謝;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適量4飲品護健康 白開水是首選

●首選飲品—白開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健康飲品!它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運作,促進新陳代謝,且完全不含熱量。

●無糖茶(原味茶):各式不加糖的原味茶都是很好的選擇,例如:綠茶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烏龍茶具有獨特的風味,也有助於消化;紅茶溫和提神,適合早上飲用;花草茶具有舒緩放鬆的效果,且不含咖啡因。

●無糖咖啡(原味黑咖啡):適量飲用不加糖和奶精的黑咖啡可以提神醒腦,且其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質,有利健康。不過,仍提醒,注意咖啡因攝取量,避免過量。

●其他健康飲品:如果想喝果汁,務必選擇自己新鮮榨取,別濾掉果渣,並用水稀釋飲用,降低天然糖分攝取;無糖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和鈣質,是不錯的乳製品替代品;無糖植物奶,提供不同的風味和營養;檸檬水/氣泡水(無糖)可增加風味、口感,其中前者還能補充維生素C;牛奶/優酪乳(無糖或低脂),提供鈣質和蛋白質,適量飲用更健康。

黃軒提醒,最好以白開水為主,即使是健康飲品,也應適量飲用,特別是咖啡、牛奶和果汁、蔬菜汁,同時,注意自己身體對不同飲品的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調整。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