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30 13:44
健康網》椎間盤突出非得開刀? 醫:這樣做也能緩解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民眾一聽到「椎間盤突出」,便擔心是否非得接受手術治療,甚至在就醫前就先被嚇得不敢活動。對此,陽明交大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指出,事實上,手術並非唯一選項,物理治療、適當運動、藥物皆可緩解。謝炳賢於臉書專頁「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
-
2025-04-01 05:30
清明祭祖跪出膝腫痛 3式伸展運動可舒緩
65歲張先生有退化性膝關節炎,清明節前夕祭祖因長時間維持跪拜姿勢,膝關節竟出現劇痛,蹲站過程中還會發出聲響。對此,物理治療師提醒,若忽視不理會膝蓋或腰部的疼痛,將會增加跌倒風險,並示範3式運動,藉伸展和訓練相關肌群幫助舒緩疼痛。高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林沛均表示,以張先生的情況來看
-
2025-03-21 05:30
長者姿勢控制運動 預防一跌不起
預防老人跌倒是銀髮族群常見的健康議題,老人跌倒如骨折或頭部創傷,即使經過醫療處置,日後也可能出現自主行動功能障礙、自我照顧能力降低、焦慮、憂鬱等後遺症,不僅增加醫療長照資源與家庭經濟支出,甚至可能造成家庭與社會問題,不容小覷。肌力衰退與平衡缺損是老人跌倒的主因之一,而平衡缺損與年長者的神經肌肉機制退
-
2025-03-19 05:30
唱歌3動作訓練 喚醒核心肌群
唱歌不僅令人愉悅,還能放鬆心情、紓解壓力,並對肺活量、肺功能及心血管健康有所助益。只要用對方式,唱歌還能訓練核心肌群!唱歌時,需要產生聲音音量,而這正是「主動呼氣」的過程。透過呼吸肌肉(特別是橫膈膜)的收縮與彈性回縮,能讓呼吸更深且有效率。因此,若能掌握橫膈呼吸技巧,便能讓高歌變得更加輕鬆,而橫膈呼
-
2025-03-18 05:30
「肛門失禁」敏感易怒 被誤為精神疾病
肛門失禁的盛行率約2.3%,分放屁無法控制、軟便或硬便的失禁等3級;會令人尷尬的忍不住屁,是最輕微的肛門失禁,至於硬便忍不住,則是最嚴重者。無法控制放屁雖然失禮,但若大便無法控制,就「代誌大條」了,因為持續揮之不去的異味,會讓人失去自尊。常有病人來門診主訴生活中無法控制大便,也有人則是內診時發現肛門
-
2025-02-20 11:47
超音波導引增生療法 治療肩膀旋轉肌肌腱斷裂
56歲L先生從事農業工作,勞動量大,對身體的疼痛不以為意。直到近一年來肩膀疼痛狀況不斷加劇,起初僅在舉手或搬重物時會感到隱隱不適,隨後逐漸出現無力現象,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和睡眠。L先生一開始先嘗試服用止痛藥,但效果並不持久;之後改至復健科診所接受物理治療,由於工作關係,常無法規律進行復健。到新竹
-
2025-02-13 05:30
冰庫搬貨手傷 急性「網球肘」上身
「田姐」(化名)任職冷凍食品公司負責處理行政事務,長期用電腦且無運動習慣,日前適逢公司進出貨量爆滿,老闆請她到冷凍庫幫忙搬運貨物。沒幾天她的右手肘外側就疼痛到影響睡眠與日常活動,就醫後確認是急性「網球肘」,由於無法提重物,只好聽從建議安排物理治療與伸展運動,1週內就解除疼痛。
-
2025-01-11 05:30
油漆工肩痛到難眠 肩鎖關節發炎惹禍
45歲的張先生從事油漆工工作超過20年。由於每天需長時間抬高手臂工作,他的右肩在過去1年逐漸感到隱隱疼痛,特別是在使用滾筒刷時更為明顯。起初,他認為只是肩膀疲勞,便嘗試休息,但疼痛未見緩解,反而在夜間加重,常痛醒,影響睡眠。肩外側疼痛、抬手更痛 警訊
-
2024-10-25 05:30
《健康充電站》胰臟腫瘤講座
台大醫院10月29日下午1時至4時在台大兒童醫院B1視聽講堂(台北市中山南路8號)舉辦胰臟腫瘤病友會暨醫學講座。由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師賴聖文主講「胰臟癌病友居家體適能運動」,及腫瘤個案管理小組個案管理師宋宛怡主講「胰臟癌相關照護」。洽詢電話為(02)2312-3456分機266533康小姐、分機266
-
2024-10-21 16:12
健康網》跑步後腳踝痛卻沒扭傷 小心「脛後肌腱炎」作祟
黃宜靜/核稿編輯近年來運動風氣愈來愈盛行,許多人會選擇「跑步」作為入門運動。不過有些人跑一跑,腳明明沒有扭傷,卻覺得腳底和腳踝內側有疼痛感,是怎麼回事呢?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指出,這種狀況很可能是「脛後肌腱炎」在作怪。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
-
2024-10-13 11:30
擔心失智「摸牌雀后」重出江湖 不料基底關節炎上身
70多歲周媽媽坐上麻將桌,靠手指摸牌、胡牌,準確度高,牌友尊她為「摸牌高手」。近幾年因不想熬夜不再碰麻將;最近卻擔心高齡後失智,她聽聞打麻將能防失智,重回麻將桌一展「雀后」雌風,本以為「摸牌高手」手感一如往常,竟不如預期,還摸牌摸到手腕疼痛,友人介紹到骨科診所就診。
-
2024-10-09 17:01
「瑪利亞天使」邁入中老年 醫教改善骨鬆、關節退化
瑪利亞基金會成立36年,每年提供7000多個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相關服務,當年創辦人小兒科醫生莊宏達照護的瑪利亞天使,也慢慢從兒童邁入中老年,面對比一般人更早出現的骨質疏鬆問題,骨科醫師李光申提供照護人員專業衛教諮詢,希望讓身障者得到更專業的照護,同時也教導患者如何改善關節退化。
-
2024-10-03 05:30
突嘴斜、右眼難閉合 顏面神經麻痺突襲美魔女
一名40歲女子,因右眼突然無法閉合,眼睛乾刺,加上嘴角下垂,讓她心裡忐忑不安,焦急地立即就醫;醫師經過檢查後,確診她罹患顏面神經麻痺,這種病症來得快如閃電,令人措手不及!好發中年人、慢性病友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家醫科醫師李映樺表示,顏面神經麻痺通常無預警發生,沒有任何前兆。這種現象常見於中年人,無論男女
-
2024-10-02 05:30
膝關節退化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改善痠痛
台中一名90歲修女,隨著年紀增長,膝關節退化越來越嚴重,就連每天例行跪禱儀式都力不從心,醫師考量她對手術開刀接受度低,建議採用自費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AI Cells)注射患部,1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讓她笑說:感覺年輕許多!9旬修女跪禱 不再力不從心
-
2024-09-27 13:21
提升偏鄉醫療 北榮新竹分院臨床教研善用AI科技
教師節前夕,台北榮總新竹分院以「AI助力,教研順利」為主軸,今(27日)熱鬧舉辦慶祝活動與頒獎典禮,除了優良教師選拔,「AI歌曲創作大賽」由各臨床職類的教師們創作11首曲子,最終,物理治療師林淑惠以「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為理念創作的《我們的奇蹟》榮獲特優人氣獎;醫檢師陳怡文的《靚MT-T》與護理長
-
2024-09-26 14:24
「肩頸硬梆梆、鬢邊嚇嚇叫」 部立新營醫院中醫針刀解決
55歲蔡姓男子因工作需長時間使用電腦,造成右邊肩頸劇烈痠痛、脖子左轉受限,也沒辦法往後仰,嚴重影響工作與睡眠,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郭俊佑醫師使用小針刀治療痛點,解決患者痠痛。蔡姓患者曾求助骨科、復健科診療,接受止痛針、類固醇注射、物理治療但效果不佳,最後找上新營醫院中醫科。
-
2024-09-14 05:30
登山新手看過來 物理治療師教3階段練體能
登山近幾年蔚為風潮,但在氣候變化快速以及氧氣稀薄的高海拔山區,登山也可能是致命的運動;即使是「新手友善」的百岳,通常往返的時間也需6-8小時左右,對於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更是要審慎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增加運動強度,務必要準備好足夠的體能及裝備。
-
2024-09-01 05:30
說運動就運動 足底筋膜炎來報到
45歲李小姐是上班族,由於工作性質大多久坐,平時較少運動,經常感到腰痠背痛,聽聞運動可以改善不適,便決定開始跑步,開啟新的生活模式。然而,短短幾週後,她的足跟出現劇烈疼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時疼痛最為明顯,赴醫檢查發現是足底筋膜炎所致,經重新檢視自己的跑鞋和運動量,並搭配物理治療,足底筋膜炎的症狀才漸漸
-
2024-08-29 10:02
妙齡女車禍重創膝蓋韌帶 「客製復健處方」擺脫拐杖
29歲的李小姐二個月前在上班途中發生車禍,造成膝部副韌帶受傷、十字韌帶鬆脫、半月板撕裂傷等傷害。她必需以手杖輔助行走,當時被送往沙鹿光田醫院,後續也在光田接受治療,在中醫復健科的轉介,以及骨科治療建議下,她至「運動醫學中心」做復能診療,目前的她已擺脫手杖回復正常生活。
-
2024-08-24 05:30
「胸鎖關節」受傷難穿衣 韌帶修復劑治療免動刀
我們身體每一個關節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胸鎖關節(sternoclavicular joint)卻常常被忽略。它不僅支撐著肩膀,也是上肢運動重要的樞紐。胸鎖關節使我們能夠執行推、拉、舉起等動作,而不受限制,但也較易受到損傷。當發生劇烈的直接撞擊,如騎車追撞或緊急煞車;或是重複的過度使用時,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