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硬梆梆、鬢邊嚇嚇叫」 部立新營醫院中醫針刀解決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55歲蔡姓男子因工作需長時間使用電腦,造成右邊肩頸劇烈痠痛、脖子左轉受限,也沒辦法往後仰,嚴重影響工作與睡眠,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郭俊佑醫師使用小針刀治療痛點,解決患者痠痛。
蔡姓患者曾求助骨科、復健科診療,接受止痛針、類固醇注射、物理治療但效果不佳,最後找上新營醫院中醫科。
郭俊佑今天(26日)說,從患者背後嚴重的富貴包和高低肩,再加上他工作的型態,懷疑是長期坐姿不良造成的,建議使用小針刀治療,在患者肩膀上找了幾個沾黏比較嚴重的位置用封刀輕輕撥開,時間大約不到5分鐘,術後患者的脖子就能活動自如,只剩下術中微微的傷口痠脹感,一週後再做一次就完全恢復,背後的富貴包也消了大半。
郭俊佑說,「頸源性頭痛」是現代常見的頭痛原因,起因於長時間姿勢不良造成,當頸部後側的肌肉過度緊繃,或沾黏纖維化就會造成枕後的神經遭到壓迫,從後頸往頭頂耳後延伸疼痛,在整天低頭工作後,天氣變冷或冷風吹到後頸時更容易發作,疼痛難耐,頸部血循受到影響也常伴隨頭暈、頸部不適、耳鳴、記憶力及集中力不佳、眼睛感覺發暗發疼等症狀。
郭俊佑指出,小針刀非開刀,也不是刀,它是將中醫的針灸「針」和西醫的手術「刀」,結合為一體的新醫療工具,融合兩者的特色及優點。小針刀的治療時間短,處理痛點會在局部有一些痠脹痛感。由於小針刀為特別訂製的針,且屬技術性治療,因此是自費項目,醫師需經嚴格之訓練及臨床實習,並非每個中醫師都會使用小針刀。
小針刀對坐骨神經病、膏肓痛、五十肩、高爾夫球肘、網球肘、關節炎、扳機指、足底筋膜炎或長期痠痛都可治療,郭俊佑說,西醫已建議選擇開刀治療前,可先考慮做小針刀,免住院、免臥床、無傷口照護問題,無開刀風險,效果立竿見影。
郭俊佑建議,民眾假如出現疑似頸源性頭的症狀,可以試著按摩拉筋,放鬆肩頸脖子以減緩疼痛:將頸部向左右兩邊側扳以放鬆上斜方肌及斜角肌,眼睛平視前方做縮下巴的動作,去拉伸枕下肌群肌肉,上頸部痠痛的地方也可輕輕揉按並搭配熱敷,最後則是平時注意改掉彎腰駝背或烏龜脖的動作,才能避免頭痛。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