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4 17:51
健康網》10不良飲食習慣害短命! 吃太快、沒吃早餐都中
葉立斌/核稿編輯早餐沒吃、晚上狂吃消夜,吃飯像打仗,5分鐘解決?小心這些飲食習慣,默默害短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粉專點名10不良飲食習慣,如吃過熱食物、醃製物恐引食道癌;暴飲暴食不利腸胃;吃太快攝取過多熱量、脂肪肝風險升;早餐沒吃、愛喝手搖不利血糖;吃太鹹易高血壓;隔夜菜恐藏黃麴毒素;太晚吃晚
-
2025-03-29 07:27
健康網》狂喝手搖小心脂肪肝 醫推3飲食逆轉:青花菜上榜
葉立斌/核稿編輯常喝手搖飲料當心脂肪肝上身!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李唐越說明,脂肪肝是指肝臟累積過多脂肪,當脂肪含量超過5%,甚至10%即符合定義。想要逆轉脂肪肝,除了戒酒、戒手搖飲料,也可以多吃3種魚類、豆漿、青花菜;平時也要控制體重,減少果糖攝取,才能幫助肝臟恢復健康。
-
2025-01-15 19:41
健康網》愛喝手搖小心脂肪肝 營養師:1分糖是極限
沈莉馨/核稿編輯現代人愛喝手搖飲,人手一杯不奇怪。營養師王證瑋表示,飲料中的糖正是造成脂肪肝主因。他分享6招改善脂肪肝,包含控制每日糖分攝取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維持健康體重、定期檢查肝功能和照腹部超音波、並儘量避免甜飲料攝取,若真的要購買手搖飲,應儘量選擇無糖或一分糖。
-
2024-12-26 07:31
健康網》6種糖比一比! 手搖加「它」脂肪肝元凶
沈莉馨/核稿編輯甜甜的糖吃完讓人心情好又能提供熱量,不過市面上糖百百種,傻傻分不清楚。營養師李婉萍解析6種常見糖的特色,包括冰糖、白糖、黑糖、麥芽糖、蜂蜜及果糖。其中,果糖雖然是6種類裡熱量最低,有甜度高、對血糖影響較小的優點,是手搖界常見甜味來源,但不適合脂肪肝患者食用。
-
2024-12-08 06:30
健康網》喝手搖「3技巧」暖身又享瘦! 國健署:別選奶精
葉立斌/核稿編輯冬天飲料要怎麼挑才能暖身又健康呢?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表示,寒冷的冬天來杯熱呼的飲料很幸福,但市面上的含糖的手搖飲,熱量和糖分驚人!所以不要選「奶精」茶,選「鮮奶」茶,且減少配料、喝無糖更健康。另外,長期攝取奶精,也就是過高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2024-11-14 09:31
健康網》喝茶選無糖 營養師教「陳皮桂花烏龍茶」養生健康
沈莉馨/核稿編輯台灣手搖杯飲料市場廣大,百家爭鳴,讓人愛不釋手。不過營養師廖欣儀指出,含糖飲料上癮容易造成身體負擔,但撇除糖分,喝茶其實對身體很好,含豐富營養、還有助抗氧化,建議想喝飲料時,偶爾自行沖泡無糖茶取代手搖杯,減糖又健康。並分享「陳皮桂花烏龍茶」做法,只要備齊陳皮、桂花、烏龍茶葉,加入熱開
-
2024-11-04 15:38
健康網》無糖手搖飲較健康? 營養師:隱形糖熱量炸彈
沈莉馨/核稿編輯想喝飲料又想顧及健康時,許多人會選擇點無糖飲+配料,但這樣真的健康嗎?北秀健康管理診所營養師仝仝分享,食物中含有許多隱形糖,她舉「無糖波霸綠」為例,1杯的含糖量將近40克,可謂熱量炸彈。北秀健康管理診所營養師仝仝在臉書專頁「精準減重|北秀健康管理診所」發影片指出,我們日常生活的食物中
-
2024-10-19 09:35
健康網》萬聖節就怕「糖」搗蛋 這5種點心更營養健康
羅碧/核稿編輯10月31日是西洋萬聖節,有些學校或社團會在這天或是之前的週末舉辦活動,讓孩子裝扮成他們喜歡的模樣或是嚇唬人的裝扮,到商家或住家要糖果、餅乾,以達到「不給糖就捣蛋」的趣味效果,不過營養師建議,家長或店家不妨選擇無調味堅果、原味海苔、無調味果乾、非油炸米餅或是無加糖水果牛奶,取代甜滋滋的
-
2024-10-02 16:52
健康網》5飲食法小心糖尿病上門! 膳食纖維吃不夠中招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良飲食習慣,小心血糖飆高,糖尿病上門!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在臉書專頁「初日診所」與Youtube點名5種吃法很容易得糖尿病,包括:過量進食、高精緻澱粉、每天1杯手搖飲、常吃下午茶,以及缺乏膳食纖維,可能引起血糖波動,建議每日營養比例均衡,避免只吃單一食物,讓身體更健康。
-
2024-08-25 09:45
健康網》全糖珍奶含糖量=12顆方糖 營養師3招喝手搖不胖
葉立斌/核稿編輯天氣炎熱,來杯冰涼手搖飲,再加上滿滿珍珠餡料真「涮嘴」。不過營養師侯沂錚提醒,當心這樣喝熱量警報已大響!以全糖700c.c的大杯珍奶為例,1杯總熱量約532大卡,含糖量高達60公克,相當於12顆方糖,熱量與含糖量驚人。對此,她分享3招秘訣:「仔細看標示、儘量不加料、減少糖量」,幫助民
-
2024-08-19 15:59
健康網》飲料放隔夜? 越甜細菌越愛 小心爆增「比馬桶髒」
葉立斌/核稿編輯沒喝完的飲料放隔夜可以喝嗎?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提醒,飲料保存十分不易,糖份利於細菌生長外,生菌數變數多,光是以檢驗標準來看,若喝700毫升含糖飲料,就可能喝進7000CFU的細菌,比家中馬桶每單位CFU約1400,高出了許多,更何況是未達標準者。由此可知,飲料只要放置一
-
2024-08-19 06:31
健康網》手搖常客「檸」知多少? 正港檸檬僅有它
沈莉馨/核稿編輯手搖飲料中常見的酸味通常來自檸檬,而農糧署指出,檸檬為柑橘屬下的一個種,除了「真正的檸檬」外,其他冠名「檸檬」的水果,只是因為氣味、外觀因與檸檬相似,大部分為「同屬不同種」的植物。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說明,全世界約栽培有20多個檸檬品種,台灣以優利卡(Eur
-
2024-08-09 18:21
健康網》夏天比冬天更容易變胖? 醫解析3大原因「消暑飲品」可選它
羅碧/核稿編輯炎炎夏日,很多人都有吃不下飯的困擾,於是改吃涼麵搭配手搖飲或冰品既開胃又消暑!不過常這樣做,小心誤踩變胖地雷,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指出,夏季比冬季容易變胖主要有3大原因,分別為夏天天體溫調節耗能較少、每日活動量減少,以及高熱量與營養素缺乏;如果真的很想喝飲料,建議可以喝無
-
2024-08-08 09:24
健康網》餐餐吃沙拉助減重? 醫曝4地雷「瘦」不了 超多人中
葉立斌/核稿編輯天氣炎熱,沒食慾、狂冒汗,卻依舊「瘦」不了?書心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許書華在臉書專頁「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整理4大減重地雷,包括:跳餐吃早午餐、天天1杯手搖飲、甜點或零食代替正餐,以及餐餐吃沙拉。地雷1—跳餐吃早午餐:食慾不振,跳過正餐,常常會在後一餐補償性進食,且天氣熱傾向於選擇重
-
2024-08-03 18:47
健康網》暢飲一「夏」好清涼? 專家示警:2飲品是痛風地雷
沈莉馨/核稿編輯夏天好熱,來杯甜甜的手搖飲或啤酒好消暑?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提醒,這兩種飲料正好是讓我們尿酸飆高,引發痛風的「地雷飲料」,平時要少碰。若要降尿酸、預防痛風,建議多喝水、多吃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芭樂、奇異果、草莓等,以及1天可以喝2杯240c.c.乳製品,都對降尿酸有幫助。
-
2024-07-20 19:06
健康網》喝茶能護腎、防靜脈栓塞 醫曝前提:「它」不能加
沈莉馨/核稿編輯年輕男大生平常愛喝飲料,到了夏天喝更多,都不喝水。被爸爸帶到醫院做健康檢查,兒子解釋,大家都說喝茶對人體有好處,他喝的飲料都是綠茶,只有一分糖,沒有另外加料,對健康影響不大。對此,醫師洪暐傑表示,國外研究發現,喝茶確實具有減少慢性腎臟病、靜脈栓塞的健康效果,但前提是「無糖」,否則沒有
-
2024-07-20 17:10
健康網》飲料加什麼糖? 要小心「它」囤積成脂肪肝
沈莉馨/核稿編輯炎熱的夏天來杯沁涼的手搖飲,好比久旱逢甘霖,點完品項後店員問「要什麼糖」,通常回答會是微糖、半糖或全糖,不過,好日子診所醫師蕭伶茲提醒,下次可以注意一下飲料店標示使用的是高果糖玉米糖漿、蔗糖、黑糖還是蜂蜜,若是高果糖玉米糖漿,喝的同時要小心它容易囤積在肝臟,造成脂肪肝,甚至導致痛風。
-
2024-07-18 14:24
健康網》誤喝「口水手搖飲」醫:恐釀食物中毒
相關新聞請見可不可總部火速「拆招牌!」口水加料苦主曝:爸爸身體不適近日有連鎖飲料店員工不滿顧客打烊前才來點飲料,竟將口水吐在手上,再用手攪珍珠,並上傳網路,瞬間遭炎上,並造成品牌與店家鉅額損失。而疑似受害顧客上網發文,指稱父親喝到問題飲料了,「現在正在拉肚子」。
-
2024-07-09 08:28
健康網》趕緊打退「糖」蠱! 營養師:手搖飲增患病風險
葉立斌/核稿編輯炎熱的夏天,來一杯冰涼的手搖飲料是多數人的最佳選擇。但喝含糖飲料不僅沒辦法解渴,還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國健署邀請營養師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表示,國民飲食指標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長期喝含糖飲料,會增加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肥胖風險,可以選擇無加糖的
-
2024-06-29 18:32
健康網》超加工食品害便秘 醫推每天2顆這水果「腸」保健康
沈莉馨/核稿編輯常常便秘或有腸躁症?當心可能是「吃」出來的!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指出,根據近期研究,超加工食品與便秘、腸躁症密切相關,一旦攝取量增加,便秘機率可增2倍以上。而根據過往研究發現,每天2顆綠色奇異果不但可以改善便秘,增加排便次數,同時能減少患者腹部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