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08 05:30

    眼球突出 竟是鼻竇炎惹禍

    12歲的阿瑞(化名)有慢性鼻炎病史。就醫前3天,他的左眼開始有疼痛的情形,之後眼球開始往外突出。因為症狀進展迅速,診所建議他至本院就醫。在急診,發現他的左側眼球向外凸;請他眼睛往不同方向轉動,他因為疼痛而無法完成,因而初步判斷為眼內感染。之後,電腦斷層顯示有眼窩骨膜下膿瘍與鼻竇炎(如圖)。因嚴重的感

  • 2025-04-05 05:30

    習慣AI多工處理 身心也要同步照顧

    隨著科技的演進,人們對成功的定義,從誰學的多,到誰學得快,又到誰比較有創意,直到現在AI成為顯學,比誰能精準詢問AI問題。科技除了讓我們生活更便利,也讓我們習慣於多工同步處理、轉換再轉換,導致資訊過載、身心疲憊不堪,慣於短時間內完成很多事情、不容易取捨,過於自動化地做下一件事情。

  • 2024-12-15 05:30

    肺纖維化定期回診 戰勝慢性殺手

    呼吸困難是人一生中常見的健康問題,通常因疾病引起,例如嚴重感冒導致的肺炎或氣喘發作等。肺部纖維化則是1種隱匿的慢性疾病,常在不知不覺間逐漸發展。幸運的是,臨床上肺纖維化並不常見,但在早期,因缺乏有效藥物,即使找到病因也無法治療,只能眼見病情逐步惡化;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目前已有專門的藥物來控制此疾病。

  • 2024-11-28 12:44

    罕病少年臉縮、凸眼 歷經20次手術樂喊「變帥了!」

    17歲的祐嘉天生罹患「克魯松症候群(Crouzon Syndrome)」,因顱骨縫過早閉合,顱腔過小、臉部後縮,壓迫腦部影響呼吸,出生後就在台大醫院接受治療,成長過程中經歷20多次顱骨和顏面手術,逐步改善呼吸、進食、語言及外觀問題。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台大醫療團隊再結合手術導航系統、電腦模擬、3D列印

  • 2024-11-24 05:30

    睡眠呼吸中止症 3D內視鏡精準醫療

    1名約35歲男性,20年來長期鼻塞,從小嚴重的鼻過敏和反覆的呼吸道感染,沒有抽菸或不良嗜好,曾接受過多次手術以及減敏治療,還是無法改善,最近家人告訴他睡覺會打呼,並且呼吸會中斷,嚴重影響他的睡眠品質以及白天的工作,甚至鼻涕和痰中開始出現血絲。

  • 2024-11-21 16:17

    健康網》《影后》謝盈萱流鼻血! 醫教止血:後仰恐害嘔吐

    葉立斌/核稿編輯Netflix夯劇《影后》熱度不斷,劇中飾演「薛亞之」的謝盈萱,多次突然流鼻血。每當她流鼻血時,飾演「李子齊」的薛仕凌總請她後仰止血,直到故事最後薛亞之決定與外遇偷吃的丈夫攤牌前,又流鼻血時,她終於忍不住地糾正丈夫,表示流鼻血應該要往前傾止血。

  • 2024-10-23 20:48

    健康網》35歲男打呼困擾 「切貢丸」後呼吸順暢

    羅碧/核稿編輯闌尾其實不孤單!嘉義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健祐表示,2歲過後的扁桃腺已經沒有免疫功能,不用擔心切掉會影響免疫力,並分享1位35歲男性因為打呼很厲害,做完睡眠呼吸檢測,診斷中度呼吸中止症,安排懸雍垂軟顎成型術,切除「大貢丸」(指扁桃腺)後,呼吸便能通暢地流過鼻腔和氣管。

  • 2024-10-21 05:30

    久坐肩頸緊繃 可能是呼吸錯誤引發

    呼吸和肩膀疼痛之間的關聯性常被忽視,許多人在肩痛時,可能不會聯想到呼吸方式的影響。然而,忙碌的作息、久坐的工作姿勢會導致不正確的呼吸方式,特別是淺而快的胸式呼吸,可能是引發或加重肩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人體在正常呼吸時,主要使用橫膈膜這塊位於胸腔和腹腔之間的肌肉來幫助吸氣和吐氣。但感到壓力緊張或長期坐姿

  • 2024-10-18 20:21

    健康網》壓力下使人無法喘氣 諮商師授3招放鬆

    葉立斌/核稿編輯上班要面對工作壓力,下班又要應對家人,假日也有人際關係要處理,多方壓力下讓人喘不過氣。台北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余佳容分享,3招幫助我們減壓、放鬆心情,包括:呼吸練習、設定每日「放空」時間、優先處理最重要的事。余佳容在臉書專頁「情緒覺察筆記 余佳容心理師 情感關係 禪繞課程 台北心理諮商

  • 2024-10-10 21:17

    健康網》長者睡不好恐增失智風險 醫列各年齡打鼾背後危機

    羅碧/核稿編輯打鼾並不是成年男性的專屬疾病,事實上,各個年齡層都有可能有打鼾的問題,台北慈濟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瑛倢在臉書「許瑛倢醫師/ 好呼吸好睡眠」指出,兒童打鼾可能伴隨過動、注意力不集中或尿床,成年男性睡覺時可能會有被嗆醒或短暫部呼吸症狀,有些女性打鼾合併失眠或是頭痛等表現,長者則是有失智症的機

  • 2024-10-08 14:30

    汪建民肺腺癌逝》國健署教顧肺4招 LDCT早篩早治!

    相關新聞請見汪建民肺腺癌逝》醫:若遇這事 代表「時日不多了」汪建民肺腺癌逝》不菸也可能罹肺癌 7症狀要當心沈莉馨/核稿編輯汪建民於去(2023)年檢查出肺腺癌4期,經過10個月治療原本狀況好轉,復出工作,沒想到今(2024)年8月底癌細胞失控,侵蝕全身骨頭,住院治療,在昨(7)晚病逝於醫院,享年57

  • 2024-09-24 19:50

    健康網》噎到自救! 醫:咳嗽+哈姆立克法急救

    沈莉馨/核稿編輯享受美食,大快朵頤之際,可要當心噎到!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在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提醒,噎到在所難免,關鍵在於懂得如何自救,他提供3招:先評估情況、若還能呼吸就儘量咳嗽,並指出,若異物完全阻塞氣道,需要使用哈姆立克急救法(Heim

  • 2024-09-21 20:31

    健康網》解析自然產、剖腹產好壞 「它」能強化嬰兒肺功能

    林曉雲/核稿編輯俗話說女人生孩子如同鬼門關前走一遭,所幸拜現代醫學進步所賜,不再只有自然產。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解析自然產及剖腹產優缺點:自然產有助乳汁分泌、增強嬰兒肺功能,但可能造成產道損傷等;剖腹產能避免生產陣痛、降低突發情況發生,卻可能導致未來懷孕風險增加等,建議可依照自身需求來選

  • 2024-08-30 14:33

    健康網》胸式呼吸肺葉易老化! 醫推腹式助放鬆

    沈莉馨/核稿編輯長期處在壓力下,身體會呈緊繃狀態,呼吸頻率也會變得淺短,長期使用這種淺層急促的呼吸頻率,易造成導致頸肩、膏肓和上胸的肌群緊繃,導致氣喘、胸悶、過度換氣和慢性咳嗽的問題。中醫師王大元表示,此時不妨使用腹式呼吸,試著放鬆自己。王大元於臉書粉專「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發文指出,人的呼吸模式至

  • 2024-07-15 16:11

    健康網》「好好呼吸」有助燃脂! 醫:這些部位往上就錯

    葉立斌/核稿編輯為了鏟去身上肥肉,變成窈窕體態,不少人拚命運動節食。不過北秀健康管理診所醫師陳君琳提醒,其實呼吸正確與否會影響燃脂效率,她分享1招簡易判斷法,深吸一口氣,觀察手尖、脖肩頸和頭部,如果這些部位往上延伸,就代表呼吸方式錯誤。陳君琳在臉書專頁「精準減重|北秀健康管理診所」發文指出,脂肪的代

  • 2024-07-14 12:03

    健康網》一邊鼻孔通? 醫:不是鼻塞!看懂「鼻週期」冷知識

    葉立斌/核稿編輯您有注意過,明明沒感冒,卻發現一邊鼻孔會鼻塞?耳鼻喉科醫師陳世璽提及,這是鼻週期(nasal cycle)造成的現象,鼻子需做到呼吸、保護、嗅覺3大生理功能,因此透過一邊較暢通、一邊較阻塞的狀態,兩邊交替變化,讓其中一邊適度休息,節省能量,可更好地協助鼻子進行這些功能。

  • 2024-06-10 21:49

    張學友染RSV》 營養師:吃「這些」加強保護

    劉力仁/核稿編輯前幾日張學友取消在台的演唱會,主要是因為感染了RSV,但RSV到底是什麼呢?好食課營養師Lexie 張宜臻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表示,RSV主要好發於秋動季節,是造成嬰幼兒及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常見症狀有咳嗽、呼吸時有咻咻聲等。可吃鮭魚、雞蛋等提升免疫力,或吃鯖魚、

  • 2024-05-29 16:04

    中年男校園運動突倒臥OHCA 高科大生CPR救回一命

    前(27)日晚間,1名47歲賴姓男子到高雄科技大學建工校區的操場運動,突然倒臥並失去呼吸心跳,學生陳書毓正好經過發現,當場施以CPR急救,成功挽救回賴男性命,家屬今(29)日特別到校致謝。高科大指出,模具系大二同學陳書毓27日晚間從實驗室返回宿舍途經操場時,發現賴男倒臥操場無呼吸心跳,立即呼救附近國

  • 2024-05-21 16:09

    腸病毒將進入高峰期 醫:病毒可在口水大便活2、3個月

    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1萬7585人次,衛福部疾管署預估最快5月底、6月初進入高峰期,醫師表示,腸病毒可存在口水與大便長達2、3個月,也就是症狀都好了,不代表就不會傳染,建議要持續落實手部衛生。不過,大量病毒期仍是發病頭2週,只要這個期間適當請假休息,與其他學童隔離即可。

  • 2024-04-02 11:11

    健康網》4睡眠習慣恐釀糖尿病! 醫:吃得健康也沒用

    葉立斌/核稿編輯飲食健康糖尿病就不會上門?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強調,糖尿病不僅和飲食有關,還與睡眠有著直接關聯,且健康飲食不能抵消睡眠增加的糖尿病風險。因此提醒睡眠不足、晚睡晚起、睡覺打呼、一直開燈睡覺等4種睡眠習慣者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