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4睡眠習慣恐釀糖尿病! 醫:吃得健康也沒用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飲食健康糖尿病就不會上門?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強調,糖尿病不僅和飲食有關,還與睡眠有著直接關聯,且健康飲食不能抵消睡眠增加的糖尿病風險。因此提醒睡眠不足、晚睡晚起、睡覺打呼、一直開燈睡覺等4種睡眠習慣者要注意。
睡眠型態與糖尿病風險息息相關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引述,今(2024)年3月發佈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研究,其中提到糖尿病的發生不僅和不健康的飲食有關,還與睡眠直接相關。且健康飲食不能抵消睡眠增加的糖尿病風險,換句話說:「有些人吃得再健康,睡眠不好也容易導致糖尿病。」
該研究納入超過24萬名38-71歲的人,平均年齡55.9歲,其中52.3%是女性。根據睡眠的時間、飲食的健康程度,進行了大量數據分析,在12.5年的跟蹤隨訪期間內,發現共有7905人患上了2型糖尿病。並藉此整理其他「關於一般人在睡眠型態和糖尿病的風險關係」的研究:
●睡眠不足的人
黃軒引述《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在3月發表的研究顯示,每天只睡3-6個小時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尤其是每日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者,相較於睡眠正常者,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6%;每天睡3至4小時的人,糖尿病的風險41%,因此建議每天睡眠至少滿7小時,可能才會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睡覺一直打呼的人
別再以為睡覺打呼是睡得好的表現!黃軒引述另一篇發表於《JCSM》研究提到,有些人睡覺一直打呼不停、睡醒後,又頭昏腦脹,恐是患有睡眠中止症候群。更有許多流行病學的研究已證實,睡眠中止症候群患者,血糖會增加,胰島素分泌阻抗也增加,增加罹患糖尿病31%風險。
●晚睡晚起的人
黃軒指出,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研究超過6萬名中年女性,發現與習慣早睡早起風險(27%)的人相比,晚睡晚起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2倍以上(56.8%)。研究人員表示這一關聯可能與晝夜節律(生理時鐘)失調有關,擾亂體內的分泌平衡,從而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一直開燈睡覺的人
許多人習慣開燈睡覺,但您知道開燈睡覺恐增加糖尿病風險?黃軒引述2022年一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的研究,招募20名健康的成年人,隨機分為2組,一組為光照睡眠組,需要一直開著燈的環境下連續睡2晚;對照組則是在昏暗的環境下連續睡2晚。
研究結果發現,開著燈睡覺一整夜的人,第2天早晨,胰島素阻抗增加15%;未開燈的人,只有增加4%,長期下來,可能就會發展成糖尿病。此外一直開著燈睡覺的人,夜間心率也有所增加,這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