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2 18:01
健康網》冷天窗戶起霧結露水 日專家:引健康隱憂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冷氣團來襲,是否曾注意過你的家有個狀況:窗戶起霧了,結了大量的冷凝水。部分人提到家中所有窗戶,在室內那面都會有水氣,就連窗框也是。在台灣,不少人會開除濕機應付。日本專家說明,若不認真處理,可能造成室內生長黴菌,進而增加呼吸道疾病或過敏,甚至是肺炎的風險。
-
2025-02-20 11:22
季節變換感冒多 中醫兼顧體質養生
念國中的小華早上醒來發現自己些微發燒,並且伴隨口乾舌燥和喉嚨不舒服;上班族王先生年後開工抱病號,陸續出現頭痛、咳嗽和流鼻水。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黃雅倫表示,中醫強調「治未病」,也就是先洞見疾病,採取預防性治療,減低發病或病情轉變的可能。
-
2024-11-08 19:55
健康網》早1個月發現心梗! 醫曝「5非典型症狀」要注意
羅碧/核稿編輯天氣轉涼,心肌梗塞風險隨之上升。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心肌梗塞雖然猝不及防,但在發病前1個月內,其實也可能出現消化不適或腹痛、呼吸急促、極度疲憊、頭暈或是肩頸疼痛等5大症狀,這些不典型症狀多樣化,容易誤診,因此若出現這些症狀時應特別警惕心血管問題的可能性,及時就醫檢查,特別是糖
-
2024-07-07 11:54
健康網》夏季傳染病「異常」流行 醫說明:氣候變遷危害
相關新聞請見新冠疫情升溫 北市醫學中心急診情況曝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醫界經常抱怨各式呼吸道傳染病幾乎擠滿診間,也有醫師說:「現在的傳染病現狀像是冬季。」過去呼吸道疾病,例如流感,多是在冬季發生,但現在是炎熱的夏季,疫情卻格外嚴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說明,未來傳染病將「不按牌理出牌
-
2024-01-29 17:48
當心冬季隱形殺手!男子胸悶掛急診 竟是主動脈剝離
彰化56歲劉姓男子近日出現胸悶、呼吸不順等症狀,到醫院掛急診,才發現是主動脈呈現剝離現象,幸好經緊急手術才救回一命。員榮醫院醫師指出,最近氣溫驟變,是主動脈剝離好發季節,若胸、背處突感不可忍受的撕裂感劇痛,要馬上送醫,若未即時處理,約5成患者會在48小時內死亡,絕對不可輕忽。
-
2024-01-24 11:46
健康網》總是好餓? 其實越冷越好瘦! 醫教「1」法不怕冬季飢餓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知道冬天的餓可能不是真的餓嗎?湞媄診所院長王姿允指出,有研究顯示瘦素在冬季會上升,但吃東西跟消化的過程會有「食物產熱」,能暫時性的感覺溫暖,所以身體會發出多吃東西來保暖的訊號;也可能是冬季陽光照射減少,造成冬季憂鬱的感覺,而產生情緒性進食。可以用正念飲食原則,從「不能吃什麼」轉換成
-
2024-01-20 16:11
健康網》冬季「皮」癢凍未條! 中醫:掌握1關鍵 多吃5食物
沈莉馨/核稿編輯冬天氣溫乾冷,易致皮膚泛紅、脫屑甚至乾癢。桃園藝文風澤中醫主治醫師劉禮維表示,皮膚要好應先保持它的自然功能,以中醫看皮膚有個重要功能,就是掌管毛孔的「開合」,開合好身體自然就能把熱跟水氣發出去,避免造成癢、疹、痘、紅斑塊等問題,所以建議可多運動、泡湯;另,想保持皮膚Q彈水潤,則可多攝
-
2024-01-15 05:30
中醫祛風潤燥 改善冬季乾癢
13歲的陳同學,曾因異位性皮膚炎就診,最近天氣變得乾冷,他發現手腳皮膚變得很乾燥,還因為皮膚癢而忍不住搔抓,不但白天上課難以專心,夜間睡覺也不安穩,手腳還出現多處因撓抓留下的傷口……。寒冷空氣大多乾燥,會加速皮膚表層水分散失,低溫同時讓皮脂分泌量降低,因此,皮膚在酷寒時節的保濕能力會變差,若是像陳同
-
2024-01-13 15:31
冬季滑雪夯 醫:急性運動傷害可靠「PRICE」自救
滑雪旅遊是冬季熱門行程,不過滑雪運動會導致各種類型的傷害,從「頭到腳」都有風險,醫師提醒,民眾可掌握「PRICE」口訣,在急性運動傷害時先自救。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林宗諭今(13日)表示,近年國內興起滑雪旅遊風潮,臨床發現,不少年輕人就是滑雪受傷前來求診,針對急性運動傷害可採取「PRICE」口
-
2024-01-06 10:10
冬季防心肌梗塞 南投縣免費心房顫動篩檢
冬季是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年僅43歲的前職棒投手張誌家日前即疑因心肌梗塞,在中國猝逝,南投縣衛生局除提醒民眾需留意低溫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重視保暖工作外,也在13鄉鎮市衛生所提供免費心房顫動篩檢服務,以利早期發現是否有心律不整等心血管疾病潛在風險,及早治療預防。
-
2023-12-28 11:42
健康網》美味椪柑黃澄澄多汁美味 農糧署推2創意料理
葉立斌/核稿編輯冬季是椪柑的季節,你的桌上肯定有顆椪柑了吧!農業部農糧署指出,10月與11月採收的椪柑,果皮是綠中帶黃、口感較酸;直到12月以後,果皮轉黃,糖酸比例適中,不管大小一樣多汁又清甜。另外農糧署推薦兩道創意料理,像是搭配巧克力吃的巧克力橘瓣。
-
2023-12-25 06:30
健康網》促代謝又減少脂肪堆積! 中醫推4款漢方茶
寒流來襲,氣溫驟降,來杯熱茶飲除保暖,還可促進代謝!對此,翰醫堂中醫診所在臉書發文分享4款漢方茶飲,像是決明子茶,有助潤腸通便;山楂茶能促消化、減少脂肪堆積;薄荷茶有利尿、解便;洛神花茶有助消水腫、降血壓等功效。1.決明子: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干擾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且所含營養能促進代謝,幫助人
-
2023-12-23 18:45
健康網》冬季特調! 耶誕熱紅酒禦寒 中醫解密添加料
沈莉馨/核稿編輯迎接耶誕佳節,在溫馨浪漫的節日,喝上一杯耶誕紅酒,暖心也暖胃!東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黃佳華表示,香料熱紅酒是歐洲人冬天必喝的熱飲,耶誕市集、耶誕派對絕對少不了它的身影,近年來也逐漸在台灣盛行。其實自己煮熱紅酒很簡單,只要掌握好4大材料,即酒、香料、水果、糖,在冷颼颼的天氣,在家就能享受
-
2023-12-23 17:29
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 中醫推「三九貼」增強抵抗力
近日氣溫驟降、日夜溫差大,流行性感冒、武漢肺炎、肺炎黴漿菌等多種病毒流行,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運用「夏養三伏,冬補三九」理論,建議民眾可利用每年一次三九天機會,藉由「三九貼」改善如呼吸道、體質虛寒、手腳冰冷等體質,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發生。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李杭哲說,中醫學基於《黃帝內經》基礎,強調人與
-
2023-12-23 07:31
健康網》5步驟改善冬季賴床! 營養師:起床90分鐘後再喝咖啡
葉立斌/核稿編輯冬天上班、上課前總頭昏腦脹,每次起床都像一場抗戰?營養師張語希分享,根據英國專家建議,起床後先執行「5步驟」讓身體甦醒,才能健康提神,開啟新的一天。分別為補充常溫水、吃含豐富纖維或蛋白質的早餐、健身運動、起床90分鐘後再喝咖啡並到戶外走走,感受自然光刺激。
-
2023-12-21 09:30
健康網》冬至養生好時機! 「四九貼」有助改善經痛、新冠後遺症
節氣即將邁入冬至(12月22日),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郭大維指出,夏季「三九天」跟冬季「四九天」都是順應節氣的外治法。冬季若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婦科、痠痛、羸弱體質等問題,或出現新冠後遺症等症狀,可以藉由穴道貼敷幫忙,提振免疫功能,進而發揮內病外治、疏通經絡、增進抵禦力之效。
-
2023-12-19 12:12
健康網》醫:寒冬3病「早上起床」易發 3招預防
葉立斌/核稿編輯上午起床時,感到比前幾天更難離開被窩了,對吧?中央氣象局表示,今(19)日北部與宜蘭白天高溫約為19到22度,中南部約27、28度,花東約25、26度,入夜後氣溫明顯下降,中部以北、宜蘭逐漸下降到15、16度,南部及花東低溫約17至19度。
-
2023-12-19 11:25
9旬翁長年鼻水像龍頭關不緊 中醫對治緩解鼻過敏
92歲陳老伯一直有鼻子過敏困擾,只要遇到換季或天氣冷,鼻水就流不停,嚴重時會鼻涕倒流、嚴重咳嗽。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周怡貝表示,今年初陳伯伯就診時鼻水多到像關不緊的水龍頭,經過3週治療後,老伯不適症狀明顯改善,鼻水變少也不咳了,持續定期在中醫門診追蹤。近來轉涼入冬,老伯鼻過敏也未如往常發作。
-
2023-12-17 22:29
健康網》冬天溫差過大要注意! 中醫教4招養生保健
冬季轉涼,但台北市宜蘊中醫診所中西醫學整合主任楊佩鈺指出,與往年相比,中午氣溫明顯高出許多,出現早晚只有十幾度,白天卻仍有27、28度的溫差現象,建議使用洋蔥式穿搭、勤洗手、戴口罩,並且要少喝冷飲。楊佩鈺在臉書專頁「楊佩鈺中醫師の療癒小故事」發文指出,相信大家都有覺得今年的冬天不太一樣,與往年相比,
-
2023-12-17 15:15
低溫來襲冷吱吱 宜縣消防局提醒大家防範一氧化碳隱形殺手
中央氣象署發布低溫特報,北部地區可能跌破攝氏10度,宜蘭縣政府消防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提醒大家,使用瓦斯、燃氣熱水器要注意通風,若有頭暈、想吐、四肢無力等一氧化碳中毒跡象,立即打開窗戶,身體嚴重不適者,請儘速就醫。根據統計,今年截至11月21日,全國發生17件一氧化碳中毒,造成3人死亡、43人送醫,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