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8 17:00
健康網》長肌肉練到痠痛才有效? 研究曝小心反效果
葉立斌/核稿編輯為了增肌練成「巨巨」,許多訓練者會追求練到肌肉痠痛確保成效。然而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引述研究指出,這個做法可能是錯的!刻意追求損傷(痠痛)甚至有可能拖累進步。真正應該追求的,是適當的機械張力(阻力夠重)、充足的運動單位招募(接近力竭)、適度的代謝壓力(訓練當下痠脹)。
-
2025-04-18 10:22
婦人意外受傷導致「連枷胸」難呼吸 微創肋骨固定術助改善
50歲的賴姓女子因意外失足跌入深水溝,有呼吸困難、嚴重胸痛的情況,緊急送醫。經胸部X光與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多處肋骨骨折,其中部分骨折處產生移位,形成典型的「連枷胸」合併出現肺挫傷與局部塌陷,導致嚴重的呼吸困難。經醫師立刻安排微創肋骨骨折固定手術,將骨折的肋骨固定回正確的位置,使胸壁恢復穩定性,改善
-
2025-04-18 08:31
健康網》早、晚運動哪個好? 醫「解答」1關鍵更重要
沈莉馨/核稿編輯您是早起晨跑派,還是夜晚健身房派?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指出,早上、晚上運動各有好處,首先早上運動燃脂、活力好,尤其以女生而言,早上運動還能穩定血壓;晚上運動則有助於肌力表現、紓壓,因此可依照生活型態與健康目標,選擇運動時間,並強調,比起運動時間,能夠「持之以恆」反而更重要。
-
2025-04-18 05:30
走路看手機跌倒 釀罕見胸骨骨折
彰化縣1名58歲的蕭姓男子,日前因走路看手機而不慎跌倒,胸部中間直接撞上1塊硬石,當場痛到昏倒,醒來後連呼吸都爆痛,經診斷發現,竟是罕見的「胸骨骨折」。衛福部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表示,胸部正中間的胸骨很硬,非強大外力難以骨折,一旦骨折非常痛,後經胸骨復位固定手術,才得以解痛。
-
2025-04-17 16:21
低頭族跌倒 釀罕見胸骨骨折!彰化醫院手術遠離劇痛
彰化58歲蕭先生日前走路看手機時跌到,胸口直接撞上一塊硬石,當場痛到昏倒。他醒來後連呼吸都感到爆痛,只好趕緊就醫,經查發現竟是相當罕見的「胸骨骨折」。衛福部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表示,胸部正中間的胸骨很硬,非強大外力難以骨折,一旦骨折非常痛,最後經胸骨復位固定手術才解痛。
-
2025-04-17 16:00
99歲擺脫輪椅 南投醫院增生治療重拾老翁行動力
南投99歲康姓老爺爺,因為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長期飽受疼痛與行動不便所苦,幾乎到了需依賴輪椅的地步,經接受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醫療團隊增生治療,不用動手術,老爺爺的行動能力顯著改善,現已能依靠拐杖行走,不用再仰賴輪椅,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
2025-04-17 11:43
健康網》筋膜槍放鬆肌肉夯! 醫曝「6大避免」行為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人生活繁忙,常有肌肉緊繃、痠痛等困擾,因此不少人會使用筋膜槍來緩解不適。板橋原力復健診所主治醫師王竣平提醒,筋膜槍使用時應注意6大避免做的事,如避免用於骨骼關節及脆弱部位、避免在有傷口或發炎時使用、每個部位避免按摩過久、不是越大檔越好、特殊族群使用時應避免按壓特定部位,以免按摩不
-
2025-04-17 09:35
孩子練習這一招可培養良好握筆姿勢 提升書寫效率
孩子書寫緩慢怎麼辦?貝貝(化名)是一名5歲的大班孩童,在美術課上,他總是塗色得非常慢,導致當其他同學已經完成畫作時,他卻只完成了一小部分,這讓追求完美的貝貝感到沮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建議,用短蠟筆練習在垂直牆面進行塗鴉或書寫,修正了握筆姿勢,情況已獲改善。
-
2025-04-17 07:30
健康網》1張表自評骨鬆機率 高危族群快喝這湯顧骨本
沈莉馨/核稿編輯骨質疏鬆症無明顯特定症狀,停經後婦女、輕微碰撞就骨折的人就要小心了!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吳育葳指出,定期的骨密度檢查可以幫助及早發現骨質變化,及早預防骨質流失,透過藥膳(如四神湯)的調理,配合自主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便能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
2025-04-17 05:30
髕骨粉碎性骨折 植入強化韌帶助膝蓋復原
66歲劉姓女傳統產業的董事長年初跟團到北歐挪威旅遊,原本期待欣賞峽灣與極光美景,未料抵達挪威首日就在結冰街道滑倒,劇痛、膝蓋腫脹無法行走,隔天返台由烏日林新醫院進行髕骨粉碎性骨折手術,植入強化韌帶,3個月後才能走路,劉姓女董座無奈表示,出國旅遊要注意安全,才不會慘變「1日遊」。
-
2025-04-17 05:30
出國戲水染「類鼻疽」 四肢截肢保命
40歲李姓男子去年暑假與家人前往越南海島旅遊,回國後感到右胸疼痛,並有發高燒、喘不過氣狀況,到醫院檢查,竟感染罕見的「類鼻疽桿菌」,且已併發嚴重肺炎與敗血症,雙腿與部分手指必須截肢才能保命。術後李男裝上義肢,積極接受復健,如今已能靠助行器在家行走,甚至能上下汽車與外出踏青。
-
2025-04-16 05:30
腰椎滑脫痛10年 影響如廁才手術
1名7旬長者忍著腰腿痠痛、腳麻10年,痛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連蹲馬桶都卡關,才就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發現,他是腰椎滑脫導致神經受壓,經啟動「個人化多模式微創腰椎痠痛控制策略」,術前先注射止痛劑斷開疼痛記憶,再進行微創手術,術後隔天即能下床走路,3個月後行動如常,開心回家追孫子。
-
2025-04-15 13:54
痛10年!如廁都難 北醫出手「斷開疼痛記憶」7旬翁不痛了
1名年逾7旬的長者,忍腰腿痠痛、腳麻整整10年,痛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連蹲馬桶都卡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團隊發現,患者是腰椎滑脫壓迫神經,團隊透過「個人化多模式微創腰椎痠痛控制策略」,術前先打止痛針「斷開疼痛記憶」,再執行微創手術,手術隔天,這名長者就能下床走路,3個月後行動如常,開心在
-
2025-04-14 05:30
產後媽咪適度運動 強化核心肌群提升活力
懷孕過程中,女性的身體經歷巨大變化,隨著胎兒成長,媽媽身體重心前移伴隨姿勢改變,如頭部前移、腰椎前凸和骨盆前傾增加;同時腹直肌被往前撐開而出現腹直肌分離的現象;骨盆底肌受壓迫且過度拉伸,可能導致尿失禁問題;腹部壓力影響橫膈呼吸肌的功能,限制呼吸效率及核心啟動。此外,產後媽媽因為哺餵或攜抱嬰兒可能肩頸
-
2025-04-13 19:22
終結3千遊牧患者!台中膝關節名醫黃鐙樂 打造骨科醫院圓夢
曾因遭無預警解雇風波,引發3千名病患險「無醫可看」危機的台中膝關節名醫黃鐙樂,終於在北屯區打造出自己的專屬骨科醫院,讓一路追隨的病患不再像遊牧民族般四處奔波,而醫院今天正式落成啟用,黃鐙樂感性的說,「醫療不該只是技術的堆疊,更應該是人性與信任的延伸。」
-
2025-04-13 14:08
健康網》跑步傷膝? 研究打臉:跑者關節炎風險低於一般人
黃宜靜/核稿編輯許多人害怕跑步傷膝蓋,認為久了會得退化性關節炎,甚至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分享,1項超過89000名跑者與走路者的大型研究發現,每天跑步超過1.8METhr(約12公里/週),相較於不運動或運動量較少者,退化性關節炎風險下降約15-18%。
-
2025-04-13 08:30
健康網》補維生素D護骨更抗癌 學者:少曬太陽也要食補
葉立斌/核稿編輯維生素D又稱陽光維生素。營養學者洪泰雄於臉書發文指出,除了保護骨骼,也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維生素D可調節免疫系統、降低發炎反應、抑制癌細胞增生。如果比較少曬太陽,建議食用魚類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或蛋黃、香菇等食物;骨質疏鬆、年長者、長期少曬太陽者、癌症或慢性疾病患,則可諮詢醫師,服用
-
2025-04-12 05:30
女臉歪下巴斜 罕見顱顏面骨「骨軟骨瘤」作祟
1名40歲女性苦惱下巴逐漸歪斜,顏面變得不對稱,影響咬合功能,自信心也受損,就醫檢查發現,竟是右側顳顎關節髁頭腫瘤導致,所幸在接受腫瘤切除及人工顳顎關節置換手術,並結合正顎手術後,終於改善問題,回到正常生活。林口長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林彥宏表示,造成這位患者下顎骨歪斜的原因為骨軟骨瘤,是生長緩慢的
-
2025-04-11 20:55
健康網》抽筋好痛! 中醫授3招快速緩解 4方法預防
羅碧/核稿編輯抽筋不僅讓人疼痛難耐,也可能影響日常生活。翰醫堂中醫診所的中醫師曾柏翰在臉書專頁「翰醫堂中醫診所」發文分享,3個快速舒緩抽筋的方法,其中包含,熱敷、按摩與拉伸、飲食調整。而預防抽筋可從補充電解質、規律運動、避免過勞、飲水充足開始。
-
2025-04-11 19:38
健康網》3狀況考慮換人工椎間盤 優缺點一次看
羅碧/核稿編輯如果椎間盤嚴重退化或突出,造成長期後頸疼痛,肩膀手部麻痛,甚至影響行動,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表示,這時候可能需要考慮人工椎間盤手術,人工椎間盤的最大好處就是讓脊椎保持靈活,減少疼痛,但手術還是有風險,需要長期復健,且自費品項費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