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10 05:30

    誤食姑婆芋口麻想吐 緊急就醫救命

    苗栗縣63歲李姓婦人在食用朋友送的野菜後,出現喉嚨灼痛、口舌麻木及噁心、想吐等症狀,緊急至急診就醫,醫師發現李婦誤食姑婆芋而中毒,所幸經治療後已無大礙。醫師提醒,姑婆芋的毒性可能導致呼吸道阻塞,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民眾一定要特別留意。不小心誤食 大量水分漱口勿催吐

  • 2025-04-09 12:19

    友人送野菜竟有姑婆芋 婦人誤食中毒送醫

    63歲李姓婦人在食用朋友送的野菜後,出現喉嚨灼痛、口舌麻木及噁心想吐等症狀,緊急至急診就醫,醫師發現李婦誤食姑婆芋而中毒,所幸經治療後已無大礙。大千綜合醫院急診部醫師廖宏強提醒,姑婆芋的毒性可能導致呼吸道阻塞,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民眾一定要特別留意。

  • 2025-03-25 19:46

    健康網》柚子配優酪乳會中毒? 食藥署闢謠:只腸胃不適

    沈莉馨/核稿編輯網路流傳「柚子搭配優酪乳或香蕉會導致中毒」的說法,引發不少民眾擔憂。然而,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在官方臉書「食用玩家-食藥署」發文澄清,這是錯誤的訊息,優酪乳有豐富的蛋白質,若與高纖維食物同食會短暫腸胃不適,呼籲勿信謠言。

  • 2025-02-18 13:06

    新北聯醫高壓氧治療中心啟用 盼提升醫療照護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於18日啟用高壓氧治療中心,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造福在地市民。此次設備升級與捐贈活動,由三重在地企業董事長方秉仁捐贈1500萬元,用於購置2座1千萬元高壓氧艙,及2台500萬元彩色超音波設備,並另捐助消防局400萬元的搶救器材,以提升緊急救護與災害應變能力。

  • 2024-10-26 22:42

    健康網》聽信偏方蟾酥能壯陽竟送急診 中醫:外敷非內服

    林曉雲/核稿編輯台灣坊間流傳蟾酥的「壯陽」作用,中醫師褚衍強分享,有急診醫師提到,某患者聽信偏方,服用蟾酥,隨後因心搏過緩而送進急診。他表示,古時候蟾酥被當成「持久液」使用,是拿來外敷而非內服。褚衍強在臉書專頁「中醫安心講堂 褚衍強中醫師」發文表示,2005年中醫藥年報有一篇研究,蟾酥為具毒性之中藥

  • 2024-10-19 13:01

    健康網》蝦子配檸檬會砒霜中毒?營養師破解老謠言

    葉立斌/核稿編輯很多人熱愛吃海鮮,然近日有謠言傳出,蝦子配檸檬將在體內生成砒霜!對此,營養師張語希出面闢謠,指稱只是吃蝦蟹或飲用檸檬水,不可能中毒。然海鮮類食物須注意保存與飲食方式,才能吃得健康開心,不怕腹瀉。張語希在粉專「營養師 張語希」用影片說明,以科學角度來看,形成砒霜需要無機砷、純化的維生素

  • 2024-10-09 19:56

    小米粽中毒案》邱泰源要「第一線再加強」 急診醫:強人所難

    沈莉馨/核稿編輯台東部落小米粽中毒案已累計4人死亡。立委質疑第一例死者為何被當成一般疾病處理?造成連續傷亡。衛福部長邱泰源回覆「急診醫師對相關案例的防範性需要加強」,對此,急診醫師安東尼蘇指出,第一例死者83歲阿嬤到院前停止呼吸(OHCA)至急診室,家屬也沒提供可疑病史,要急診醫師直接猜是中毒,實在

  • 2024-09-17 16:06

    健康網》養樂多配香腸中毒? 營養師「闢謠」反該注意它

    葉立斌/核稿編輯烤肉時流傳著「吃香腸不能配養樂多,小心會中毒」的禁忌,讓人「心驚驚」!營養師張語希闢謠,2者一起吃是不會中毒的,但是可能產生致癌物,不過不必過於擔心,香腸添加之亞硝酸鹽或硝酸鹽類,符合衛福部規定時,其實是不會有致癌物產生。反倒是長期食用加工肉品,還更可能致癌。

  • 2024-09-10 18:18

    健康網》柿子配優酪乳中毒? 營養師「闢謠」4招破解單寧酸

    沈莉馨/核稿編輯又到柿子產季,近日卻網傳「柿子配優酪乳害中毒致死」消息;對此,營養師沈宛徵說明,柿子屬高單寧酸(Tannic acid)水果,搭配優酪乳等蛋白質含量較高食物時,可能導致蛋白質消化不良、礦物質吸收受阻的問題,但不是「中毒」!通過改變飲食時間、處理水果的方法、以及與富含維生素C食物搭配,

  • 2024-08-26 16:01

    曼谷假酒害命》喝「假酒」嚴重恐失明、死亡! 醫授1招辨真假

    葉立斌/核稿編輯泰國曼谷傳出多人喝到假酒而中毒送醫,情況不明朗,釀成1死7失明。珍世明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於臉書粉專「王孟祺醫師-眼科最前線」發文說明,辨識假酒的方法,先把酒倒在手心,再摩擦雙手,使酒精揮發,聞一聞若是有味道就是真的,若無味道就是三精一水的假酒。但此判斷方法,對濃度較低的酒較不適合。

  • 2024-08-16 17:13

    健康網》怕拜拜供品走味? 食藥署授「5招」安心吃

    沈莉馨/核稿編輯中元節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廟宇、公司行號、家庭都會在農曆7月採買或製作各式供品準備中元普度。食藥署表示,中元時節正值盛夏,高溫環境易使細菌快速滋長,一不小心就會讓供品腐壞變質,不僅祭祀的心意「走味」,更可能引發食品中毒!所以應該做好5事項,確保食品安全衛生:精選食材、嚴格清潔、

  • 2024-07-05 12:46

    健康網》吃珊瑚礁魚小心雪卡毒素! 食藥署:烹煮也無法去除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夏天到來,溫度日漸上升,在全球暖化下,除了造成極端氣候外,熱帶海魚天然毒素,也就是「雪卡毒素(Ciguatoxin)」,在食品安全中的風險也緩慢上升。食藥署表示,此毒素常見於魚類內臟,尤其是肝臟,且無法藉由烹煮去除。食藥署指出,由於海洋溫度上升,促使有害藻類增生,如甘比亞藻(Ga

  • 2024-06-20 14:44

    健康網》蕁麻疹因「塗酒精」不治而癒? 醫:嚴重恐致死

    葉立斌/核稿編輯用酒精塗抹在皮膚上,蕁麻疹就好了?醫師黃士倫分享案例,一個阿嬤提到孫子前陣子蕁麻疹,她用酒精噴一噴、擦一擦,隔天孫子的蕁麻疹就不治而癒。他表示,不治而癒只是剛好而已,不論任何用途,酒精不要拿來噴在孩子的皮膚身上,會酒精中毒,嚴重甚至會引起呼吸衰竭或死亡。

  • 2024-05-14 18:31

    健康網》保健品成分重複吃恐有凝血問題 營養師破解3大迷思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著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都有吃保健品保養身體的習慣,但也存在著不少錯誤觀念。營養師劉雅惠於臉書粉專「營養師Emma」發影片列出3種保健品迷思,包括「吃了都無感」、「吃高劑量比較有效」及「忽略重複吃到的成分」。並強調,食用保健品時,應仔細檢查每個是否都有相同或相似成分,千萬別每種都吃,

  • 2024-04-12 20:30

    解開「寶林案」中毒謎團 馬偕「柯南團隊」現身

    今年3月底國內爆發震驚全國的「寶林案」,面對台灣前所未見的中毒事件,衛福部以驚人的效率,在介入調查後短短3天內就揪出引起寶林案的罪魁禍首「邦克列酸」,關鍵就來自台北馬偕醫院的「柯南團隊」。馬偕醫院今(12日)召開記者會,醫護團隊現身分享,因第一線護理師聽見了關鍵字,讓臨床醫師有了警覺,毒物專家因此得

  • 2024-04-07 17:01

    寶林茶室案》廚師身上有邦克列酸未中毒 醫:如天選之人

    葉立斌/核稿編輯據寶林茶室中毒案最新檢驗結果,代班的越籍廚師不只手部驗出邦克列酸,糞便檢體也呈陽性。醫師潘建志以醫學研究解釋,此名廚師之所以未中毒,和其他輕症個案一樣,由於粒腺體中的基因多樣性,對邦克列酸有比較高的毒素耐受力。因此這名廚師既是「傷寒瑪麗」也是「天選之人」。並提到,邦克列酸病原可與酵母

  • 2024-03-28 18:01

    健康網》家長注意!醫:1歲以下幼童 切勿吃蜂蜜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食安實在不安,特別是寶林茶室一案中,「肉毒桿菌」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細菌又被提起。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提醒,家長切勿讓1歲以下嬰兒食用蜂蜜相關食品,同時提醒家長帶孩子接種常規疫苗。美國8週大嬰兒哭不停 診斷肉毒桿菌中毒

  • 2024-03-28 15:32

    寶林茶室案》毒素很耐熱高溫也能活 醫:冷凍庫放3個月就丟

    葉立斌/核稿編輯截至目前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釀2死、5人在加護病房,專家不排除跟「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有關;同時因為本案,食物的保存方式引起眾人重視。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指出,有些毒素非常耐熱,即便在100°C的高溫下煮沸,雖然殺死了細菌,但毒素卻仍「屹立不搖」,

  • 2024-03-27 18:09

    寶林茶室病例中毒發作快且嚴重 毒物科醫推測仙人掌桿菌中毒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擴大,已有2名患者身亡、多人接受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推測,細菌性食物中毒可能最大,由於患者都食用炒粿條,且中毒症狀又快又嚴重,懷疑是仙人掌桿菌感染所致。洪東榮表示,仙人掌桿菌感染會出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嚴重會休克、肝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仙人

  • 2024-02-16 05:30

    暈眩失魂生幻覺 肇因神經缺血

    一名80歲女性,這一年來,每次只要從坐姿突然站起,就會眼前發黑,身體向一側偏,頓時感到天旋地轉,為免跌倒,只能趕緊坐下休息,一閉眼,就見到好幾位身著華麗古裝、表情肅穆的陌生人在眼前走來走去,或是久違的親友,對她念著一連串咕嚕咕嚕聽不懂的經文。等到暈眩過去,一睜開眼,這些幻景都不見了,又回到了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