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8 13:09
謠言終結站》小腹微凸是為了保護子宮? 醫破解迷思
葉立斌/核稿編輯傳言「女性小腹微凸是為了保護子宮」是真的嗎?禾馨婦產科醫師烏恩慈直言「不是」,子宮其實是身體裡數一數二強壯的器官,並不需要被保護。女性先天脂肪較多主要是負責維持荷爾蒙穩定、卵巢正常運作。如果為了追求極低體脂,恐導致月經沒來、雌激素降低,加快骨質疏鬆。
-
2025-01-18 19:36
健康網》醫駁「健康的胖子」 專家建議重新定義肥胖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有些人會說自己是「健康的胖子」,但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不認同這個說法,並分享《刺胳針•糖尿病和內分泌學》(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最新研究指出,用BMI(身體質量指數)定義肥胖症有其局限性,並建議重新定義肥胖症,以更準確地反映肥胖對健
-
2024-11-17 05:30
非侵入性影像檢查 骨鬆肌少一測就知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骨骼和肌肉都會逐漸退化,進而引發「骨質疏鬆症」和「肌少症」2種常見的老年健康問題,可能影響生活品質,且導致嚴重的併發症。骨質疏鬆症是1種骨骼疾病,特點是骨密度降低和骨質結構劣化,增加了骨折的風險,尤其女性在更年期後,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加速了骨質的流失速度。
-
2024-10-21 14:39
咖啡因或影響體脂肪與糖尿病風險 研究揭示關鍵連結
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 Alert》19日報導,一項2023年的研究顯示,血液中的咖啡因含量可能與體脂肪水平和第二型糖尿病風險息息相關。基因數據顯示,較高的血漿咖啡因濃度與較低的BMI和體脂肪量有關,這或許有助於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然而,咖啡因是否能真正幫助減肥,仍需更多研究來進一步確認。
-
2024-10-18 21:02
金鐘59》任容萱瘦身有成走紅毯 醫揭對抗「脂肪囤積」4秘訣
羅碧/核稿編輯第59屆節目類金鐘獎今天頒獎,任容萱以 《山裡來了熊孩子》入圍第59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並以一襲黑色合身高訂開岔禮服現身紅毯,展現好身材,這也是她尋求減重專家協助,教她透過調整飲食順序、吃對食物、適當重訓及點滴療法,對抗下半身脂肪囤積。
-
2024-10-17 14:30
健康網》他每天跑步體重仍卡關 醫教「2關鍵」甩肉11公斤
葉立斌/核稿編輯吳先生為了減重,不但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還每天勤跑步半小時,起初兩週內減了2公斤,但接下來體重卻停滯,甚至體脂肪還增加,於是醫師建議不要天天運動,把每天半小時,改成2天運動1次,每次1小時;運動時,則增加澱粉攝取,該休息就休息,照做2個月半後,成功從95公斤減到84公斤,體脂肪也減少
-
2024-10-16 14:42
男女減重早餐大不同! 研究:男宜高碳水、女宜高脂肪
想有效減重,早餐怎麼吃很重要,而且男女之間竟然存在差異!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對早餐食物的代謝反應不同,因此選擇適合自己性別的早餐,將能提升減重效率。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研究團隊利用數學模型模擬男性和女性的新陳代謝過程,發現男性在經過數小時空腹後
-
2024-09-28 19:14
健康網》讓減重科學化 醫授InBody數值這樣看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科技進步,減重不需要再一項項嘗試有沒有用,可以透過InBody了解自己的身體成分,科學化減重方法,但出來的成果該怎麼看呢?書心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許書華在臉書專頁「書心健康管理診所」分享怎麼解讀InBody的數值,了解體脂肪、肌肉量、水分等身體組成的細節後,如何應用在減重策略上。
-
2024-08-27 13:39
健康網》CLA能助燃脂、維持肌肉量 營養師曝3大好處
沈莉馨/核稿編輯想要增肌減脂,您可以先來認識CLA!營養師雷小玲在臉書專頁「吃出小齡感 - 雷小玲營養師」發文分享,共軛亞麻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種存在於天然食物的脂肪酸,常見於膳食補充劑、牛肉、羊肉、乳製品和其他動物產品。雷小玲也指出CLA的3個好處,
-
2024-08-23 14:57
健康網》百萬YTR「胡子」3個月體脂降11% 醫揭瘦身3關鍵
羅碧/核稿編輯百萬YouTuber「胡子」(Huzi)以創新實驗與深度分析著稱,被網友稱為「爆炸創作者」。然而晚睡和偏愛精製澱粉讓他飽受肥胖之苦,體重一度達93公斤、體脂肪36%,雖然努力減肥,但體脂仍有23%,為了讓自己身形更好看,因此是在減重醫師吳榛槿的幫助下,3個月的時間體脂肪降至12%,還有
-
2024-07-29 18:05
健康網》營養不良也會胖! 3症狀檢視是否「偏食」致肥
羅碧/核稿編輯「肥胖」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然而,造成肥胖的原因不一定與吃太多、吃太飽有關,小宙初日診所減肥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當「營養不足」時,體重也會失控!民眾不妨自我檢視是否「覺得易累?」「餐與餐之間特別想吃甜食?」「比旁人怕冷?」若答案是肯定的,小心營養攝取不均,若有肥胖困擾者需要檢視攝
-
2024-07-26 21:33
健康網》想降體脂肪? 醫:從飲食習慣到生活方式都要顧
羅碧/核稿編輯「醫師,我想要減重、想要降體脂,該怎麼做?」好日子診所醫師林思妤表示,這是門診常碰到的問題,不過從飲食習慣到生活方式,甚至是基因和環境都與體脂肪有關,想降低體脂肪,需要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有良好睡眠品質、有效的壓力管理、定期監測體脂肪和調整調整飲食與運動計畫,才能達到目標。
-
2024-07-17 15:58
健康網》如何預防「瘦子糖尿病」? 醫曝7招打造健康體質
葉立斌/核稿編輯有些人以為糖尿病是肥胖疾病,其實不然!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臉書專頁「減重醫師 蕭捷健」發文分享,以美國人來說,許多美國人的身材是亞洲人的兩倍大,但他們的健康狀況卻比我們好,這其實與「個人脂肪閾值」有關,個人脂肪閾值越高越健康,反之。蕭捷健也提供7招日常保健方法,協助國
-
2024-07-16 20:08
健康網》內臟脂肪過高小心「肝」數值破15要馬上減重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越來越多外食族,餐點油脂、澱粉量沒掌控,加上愛喝含糖飲料,容易讓體脂肪和內臟脂肪都破表。營養師夏子雯指出,男性正常內臟脂肪數值為4到6、女性2到4,數值落在10到14可能有脂肪肝,若超過15以上則為危險,需趕快減重,否則超標的內臟脂肪,會分泌許多發炎細胞,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影響
-
2024-06-18 20:50
健康網》消滅體脂肪 先搞清楚膏、脂、肉你是哪種人?
沈莉馨/核稿編輯想要輕盈一夏,但努力飲食控制卻瘦不下來?藍田馬光中醫診所院長、意凡馬光中醫診所醫師何盈穎指出,體重上升不外乎熱量攝取過多和代謝下降,前者較容易瘦身成功,若是代謝力下降族群,則需要先檢視體質狀態再進行減重效果會比較好。黃帝內經將肥胖分成膏人、脂人、肉人,中醫對證下藥,搭配中藥茶飲與針灸
-
2024-06-10 09:31
健康網》「魚香茄子」不油炸健康吃! 花青素、多酚都吃到
葉立斌/核稿編輯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5蔬果」原則,成人每天至少要吃3份蔬菜。不過在料理蔬菜時,應該如何兼顧健康與美味?營養師吳佳穎分享家常菜「魚香茄子」做法,即使不油炸一樣能煮出漂亮紫色。並指出,吃菜不僅幫助改善便秘問題,像茄子這類紫色蔬菜還含有植化素如花青素、多酚,營養豐富。
-
2024-05-24 14:31
健康網》穿衣顯瘦脫衣有肉? 營養師教3招擊退「瘦胖子」
沈莉馨/核稿編輯不少人看起來身材苗條,體重指數(BMI)也在正常範圍內,但實際上卻是「瘦胖子」。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所謂的瘦胖子,就是長期運動量不足、營養攝取不均衡的人,雖然外表不胖,但體脂肪率偏高,摸起來的肌肉都鬆軟、肌肉量也低。因此,想避免瘦胖子體型,建議日常應均衡飲食、做減脂運動、紓解壓力。
-
2024-05-13 12:55
追蹤10年PM2.5下降 國衛院發現國人4疾病死亡也降低
國家衛生研究院今(13日)發表本土空污與健康研究成果,其中一項10年追蹤發現,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已下降10.23μg/m3(微克/立方公尺),且實證降低對國人的健康衝擊,可歸因於PM2.5的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死亡比率,均呈現下降。
-
2024-05-09 09:31
健康網》恐致骨鬆、停經! 營養師盤點體脂過低「6影響」
葉立斌/核稿編輯健康意識抬頭,現代人為追求完美體態,常會需要增肌減脂。不過營養師劉雅惠於臉書粉專「營養師Emma」發文提醒,體脂率其實不能太低,否則可能導致疲勞、情緒暴躁、皮膚乾燥、骨質流失、女性停經或亂經、男性性慾下降。劉雅惠指出,最近很多減重的朋友都在追求減脂,但是有沒有曾經想過,體脂率太低真的
-
2024-05-07 14:37
健康網》局部減脂有望? 研究:這樣運動腹部燃脂速度快2倍
葉立斌/核稿編輯減重是許多人關注的議題,但要如何有效燃燒腹部脂肪,一直是眾人的疑惑。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引述國外研究表示,透過轉體運動和捲腹結合有氧運動,竟然可以讓腹部脂肪燃燒速度提高2倍。蕭捷健指出,一項發表在《生理學報告》挪威研究,針對16名過重的男性分成兩組,一組做腹部耐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