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1 10:15
健康網》強迫症治療後變購物狂? 醫:小心「隱形躁鬱症」作祟
羅碧/核稿編輯A小姐自大學時期開始出現強迫症狀,初期僅是反覆確認門鎖與電器開關。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症狀逐漸惡化,演變為嚴重的洗手行為,以及常出現「若不完成特定行為,家人將遭遇不幸」的強迫思考。雖然藥物治療有改善強迫症狀,但是取而代之的是衝動購物,經就醫檢測後發現她除了強迫症,還合併躁鬱症,接受抗憂鬱
-
2025-04-04 05:30
春季氣候驟變 躁鬱病友易陷情緒風暴
近期氣溫回暖後又驟然變冷,這樣的劇烈氣候變化對於雙相情緒障礙症(躁鬱症)患者來說,可能成為引發情緒波動的關鍵因素。特別是春暖花開的季節,躁症症狀更容易出現,包括睡眠需求減少、行為忙碌、情緒過度亢奮,甚至可能影響人際關係及生活作息,讓家人照顧上倍感困難,嚴重時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
2024-11-20 05:30
鋰鹽治療躁鬱症 需監測濃度防中毒
日前接到醫院簡訊通知,王先生的鋰鹽濃度為2.4mEq/L(參考值0.6-1.2mEq/L),這是醫院的1個機制,檢驗異常會馬上通知主治醫師。電話聯絡後得知他只有腹瀉症狀,並無其他神經學症狀,但仍要他馬上至急診做進一步處理。40歲的王先生是雙相情感疾患(俗稱躁鬱症)患者,罹病10多年,曾有3次躁症發作
-
2024-10-03 05:30
憂鬱症治療無感 NIRS腦光譜儀確診躁鬱症
55歲王女士原本個性開朗,但因為新冠疫情困在家中,逐漸產生憂鬱症狀與負面想法,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2年多來嘗試藥物、心理諮商與30次的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症狀均無改善,被認定是「頑固型憂鬱症」。經過「NIRS近紅外光腦光譜儀」檢查,發現她是躁鬱症波型,加上她的家中多人有躁鬱症,確診王女士
-
2024-06-14 20:06
女高中生染酒癮性格大變 經藥物合併心理治療重返校園
台中市一名高中女生從小到大都是全班前三名,但高二下學期跟同學上夜店及飲酒狂歡、呼大麻,竟染上酒癮,不上學,教師與父母帶她就醫後,發現她罹患躁鬱症合併邊緣性人格,幫她施打抗衝動的長效針、服用血清素及鎮定類藥物,並接受心理治療,3個月症狀大幅改善,今年初重回校園,準備衝刺大學分科考試。
-
2024-04-28 15:22
健康網》自律神經失調「壓力」是主因 中醫:針灸治療效果好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年來,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呈現日益增加的趨勢,且年輕化情況日益顯著;對此,中醫師張雅涵表示,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壓力、家庭生活壓力,以及躁鬱症、憂鬱症等情緒問題,都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發生。中醫治療上主要從針灸及藥物治療著手。
-
2024-03-05 14:11
高雄長庚發現:躁鬱症腦刺激治療最佳模式 登國際期刊
高雄長庚醫院許智維醫師及國內外研究團隊,最近利用網路統合分析的實證醫學方法,找到躁鬱症病患在憂鬱期間,可行的4種非侵入性腦刺激(NIBS)治療模式,包含2種經顱磁刺激(TMS)、與2種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該項研究成果已被收錄在著名的神經科學期刊「神經科學與生物行為評論」。
-
2024-02-23 18:36
健康網》春天氣候變化大躁鬱症易發作 醫揭4個原因
沈莉馨/核稿編輯季節變化之際,是躁鬱症好發的季節。夏一新身心精神科診所院長夏一新表示,生物節律變化、日照效應、氣候變化、社會和心理因素等,會綜合影響躁鬱症患者,可能導致他們在春季容易出現躁症發作或復發。因此,若出現精力旺盛、亂花錢、易怒、暴躁等情況,應速就醫,以免病情惡化。
-
2024-01-07 16:42
健康網》躁鬱竟和血糖有關?研究:四分之一糖友同時患憂鬱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研究顯示,血糖控制不住和憂鬱症有關?瀚仕整合功能醫學中心醫師歐瀚文表示,憂鬱症和胰島素抗性有著意想不到的關聯,血糖控制不佳不僅可能引發糖尿病,還可能與憂鬱症和躁鬱症等心理健康問題相關。他建議,重視血糖健康,進行胰島素抗性的檢測和治療,將對心理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帶來改善。
-
2024-01-05 20:44
健康網》心情時而亢奮、時而沮喪 心理師授3招對抗躁鬱症
羅碧/核稿編輯心情亢奮時有滿腦子的新點子及計劃,可以不睡覺,想快速完成;但心情低落時,卻對任何事物提不起勁,只想躺在床上什麼也不做;情緒總在亢奮和沮喪之間擺盪,心理師余佳容指出,可能是躁鬱症,而對抗躁鬱症,可以透過心理治理、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管理,慢慢回覆正常生活,降低躁鬱對生活帶來的影響。
-
2023-08-18 13:28
台灣團隊研究:綠地比率越高 躁鬱症發生越低
多年的研究已指出,森林綠地有助降低交感神經過度活躍並幫助人類釋放壓力,台灣學者運用衛星遙測、機器學習及資料庫統計分析後發現,全台各鄉鎮的綠地比率越高,躁鬱症發生率就越低,台灣目前綠地比率平均減少國人每人6.1年健康壽命損失。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治達與北護大助理教授李曉昀團隊受台灣科技媒
-
2023-07-12 20:42
資源回收個體戶遭強制清除後又再堆放 醫:恐囤積症作祟
台南登革熱病例數持續增加,一些住宅區內的資源回收個體戶,常因居家空間內放滿了各式物品,導致環境髒亂,容易淪為病媒蚊孳生的溫床,成了防疫漏洞,有的遭公所強制清除後,竟又繼續撿拾、堆置,令人頭疼;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表示,這恐是囤積症作祟,藉由專業的諮詢協助,甚至進行診治,都可
-
2023-07-07 18:06
健康網》面對憂鬱不可怕 身心科醫授5方法自救
近年來有些因憂鬱症而離世的藝人,讓社會目光聚焦此病症,樂生療養院身心科主任顏琮祐表示,憂鬱症需要長時間治療,因此提出5個自救方法:健康飲食,減少酒精攝取;吸收陽光、定期運動;保持充足睡眠、練習正念、保持親友聯繫。顏琮祐說明,憂鬱症是一種情緒病症,在醫學上被歸類為精神和行為障礙,會有持續性的情緒低落、
-
2023-06-25 05:30
躁鬱症當憂鬱症治 半年發作3次
知名旅遊作家「老黑看世界」的作者老黑,45歲從外商退休後,與熱愛旅遊的太太搭郵輪環遊世界,常在臉書分享旅遊見聞。去年10月在旅途中因憂鬱症發作緊急回台,藥物治療改善兩週後,憂鬱症卻又再度復發,也曾接受將近70次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但是改善兩週後,病情再度急轉直下,進展為「rTMS治療無效」的
-
2023-02-07 13:55
高中生拒到校在家睡覺 改到醫院上學完成學業
台北市1名男高中生原本是家人眼中聽話、乖巧的孩子,但突然抗拒上學、天天在家中睡覺,被貼上「偷懶」標籤,最後到了要退學的地步,校方建議就醫,結果醫療團隊發現竟是情緒疾患,改成「在醫院上學」,終於順利完成學業。台北榮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牧宏表示,一般人「怠惰的心」不會太久,若症狀持續2週以上且顯著影
-
2022-11-07 05:30
藥物+心理治療 不讓躁鬱支配人生
報載名人罹患躁鬱症,因而情緒低潮,夜不成眠。在診間也有民眾擔心地詢問:「醫生,我最近一點小事就生氣躁起來,我是不是躁鬱症?」慢性大腦失調症躁鬱症正式名稱是「雙向性情感障礙症」,其實是一種會引起患者情緒、精力及日常生活不穩的慢性大腦失調症。躁鬱症不罕見,女演員費雯麗、歌手瑪麗亞凱莉,都因為躁鬱症而面對
-
2022-10-27 21:57
健康網》情緒常過度高昂或低落 小心躁鬱症纏身
您的周遭是否有人常會為情緒失調所苦?醫師指出,躁鬱症會有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在台灣的盛行率為0.3-0.5%,平均發病年齡為20-30歲,若不治療,躁症發作恐會過度慷慨、亂花錢、亂投資,鬱症發作恐有輕生意念,不得輕忽。躁鬱症易與憂鬱症混淆
-
2022-09-03 05:30
從米奇妙妙屋案談起 認識儲物症患者內心世界
高雄市三民區一棟透天厝堆放大量廢棄物,造成老鼠、蟑螂亂竄,影響社區公共衛生,環保局統計5天內清理出逾30公噸垃圾和資源回收物,獨居於該處的康姓男子被送往高雄市立凱旋醫院住院評估治療。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囤積物品造成環境髒亂要被送精神病院治療,那之前某位立委自曝房間凌亂,是否也應該去就醫呢?
-
2022-07-06 11:52
豐原醫院「向日葵的家」日間留院職治 陪精神病友走出生命幽谷
25歲張女國中即罹患躁鬱症,因課業壓力、生活壓力,10年來反覆入住急性精神科病房,畢業後在家與媽媽一起工作,因無法規則服藥,依舊反覆入院,經豐原醫院精神科醫師評估,轉介到日間留院並接受職能治療,讓張女可以在「向日葵的家」日間留院接受庇護工作,病情不再反覆,減輕家人負擔。
-
2022-06-27 11:25
躁症患者情緒莫名低落 原來是雙相情緒障礙
一名19歲男生高中畢業後,順利進入理想中的大學與科系就讀,看似一切順利,卻在最近兩個月逐漸出現異樣。原本認真學習的他開始無故不去上課,作業也是勉強完成,整天都無精打采,覺得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不太想跟同學說話,幾乎都窩在宿舍裡不想出門,感到莫名的低落,甚至有想自殺、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