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中生拒到校在家睡覺 改到醫院上學完成學業

2023/02/07 13:55

高女士(右4)感謝醫療團隊對孫子的照顧,北榮副院長李偉強(左3)也頒發感謝狀回應。(記者林惠琴攝)

高女士(右4)感謝醫療團隊對孫子的照顧,北榮副院長李偉強(左3)也頒發感謝狀回應。(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台北市1名男高中生原本是家人眼中聽話、乖巧的孩子,但突然抗拒上學、天天在家中睡覺,被貼上「偷懶」標籤,最後到了要退學的地步,校方建議就醫,結果醫療團隊發現竟是情緒疾患,改成「在醫院上學」,終於順利完成學業。台北榮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牧宏表示,一般人「怠惰的心」不會太久,若症狀持續2週以上且顯著影響表現,就要注意。

陳牧宏指出,我國嚴重精神疾患病人估計超過50萬人,好發於青春期與年輕成人期、約13歲至25歲之間,發生原因為大腦功能和神經傳導物質調節功能失調,症狀從失眠、焦慮、憂鬱、激躁到妄想、幻覺,甚至暴力、自傷和自殺,但這段時間是人生重要的學習成長時間,若出現精神狀況會造成上學困難,進而導致未來工作困難,影響甚鉅。

陳牧宏分享,根據台北榮總院內統計,12至19歲青少年第1次企圖自殺或非意外藥物中毒,僅10%曾到精神科就診,其中40%為情緒疾患,也就是躁鬱症、重度憂鬱症,40%焦慮症、25%自閉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7%思覺失調症。

高女士在記者會現場分享孫子經驗,原本正常上學的孫子,突然在高中時期變得不喜歡到校園,每天都在家中睡覺,晚上又在山區遊走,自己總以為就是「偷懶」,直到求診發現病因,到醫院上學後,順利畢業考取大學,不料後續再度犯病,開始抗拒到校,於是辦理休學,但在家人陪伴、帶往工廠學習一技之長,終於找到興趣,現在專注在職場上,一路走來實屬不易。

陳牧宏解釋「拒(懼)學症」,廣義指因為任何情緒或精神症狀無法入班、就學、上學;狹義則以焦慮為核心的症狀無法入班、就學、上學,也就是內在精神壓力而無法到校上學,可能是家庭或學業因素。

陳牧宏進一步解釋「在醫院上學」,考量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發病後,學校適應有困難,該院分別於1999年、2014年與台北市、新北市教育局合作,推動全台唯一醫學中心等級結合醫療與特教,且專屬於精神情緒疾患青少年的復健病房「向日葵學園」,由醫護、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與特教、外聘教師組成,會安排特教與治療課程,累計協助超過2000位青少年重返學校或完成國高中學業。

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指出,當家長發現孩子不想上學,或許是重要的警訊,就像上學就會肚子痛,可能有背後因素,不論是拒學或懼學,持續一段時間就應該尋求專業、找出原因,不要害怕社會眼光而難以啟齒,否則反而會錯過治療時機,透過家人、醫療體系、社會資源合力,都有方法可以解決,兼顧治療與學業。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