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從米奇妙妙屋案談起 認識儲物症患者內心世界
文/陳紹祖
高雄市三民區一棟透天厝堆放大量廢棄物,造成老鼠、蟑螂亂竄,影響社區公共衛生,環保局統計5天內清理出逾30公噸垃圾和資源回收物,獨居於該處的康姓男子被送往高雄市立凱旋醫院住院評估治療。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囤積物品造成環境髒亂要被送精神病院治療,那之前某位立委自曝房間凌亂,是否也應該去就醫呢?
11-15歲出現病徵 30歲後顯化
儲存物品,以備不時之需,或者用以交換價值更高的物品是人類演化出來的諸多能力之一,但是一旦個體因為大腦出狀況,在決策判斷能力方面受損,就可能出現病態的儲物行為。
儲物症是一種以「難以丟棄財物」為特徵的精神疾病。不管持有物的事實價值如何,要捨棄它,持續出現困難。通常從11到15歲這段期間開始慢慢出現症狀,若無法改善,在30歲後,會出現較明顯的障礙。通常患者認為所囤積物品皆為其所必需,丟棄讓自己產生不捨或罪惡感。它被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版(ICD-11)和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5版(DSM-5)認定為精神疾病中的一種。
在確定儲物症診斷前,其實有許有其他的情況需要考慮,例如:有些人的雜亂只是因為忙碌而導致,通常只要找到時間就能主動拋棄,不存在內心糾結。
囤積物品的原因除了不願拋棄外,也可能是因為過度購買所造成,俗稱為「購物狂(compulsive buying)」。躁鬱症躁期時,病人變得慷慨花錢無度,買了一些非必要但是便宜的物品,打算送人,但是後來情緒不再高亢,甚至陷入憂鬱期,那些買來的東西就被堆在家裡了。購物狂與躁症病患的不同之處在於,購物狂是一種持續的行為,而躁期則是陣發性病症。
因認知功能缺損而造成無法整理或丟棄物品的現象,常見於思覺失調症或失智症患者。一位獨居長輩,冰箱裡放了許多過期食品,不讓親人幫她整理,堅持還可以食用不可以浪費,經過鑑定確認已達中度失智。
高雄的康先生較可能屬於思覺失調症患者,因為他堅信屋中有黃金,不願讓別人動他的東西,自己也因認知功能缺損,無力整理大量的廢物,以致形成「米奇妙妙屋」。
臨床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
真正的儲物症患者是難以割捨與物品之間的情感,並不存在前述過度購買和認知能力缺損的問題,目前臨床上的治療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其實閱讀山下秀子所著《斷捨離》一書,並且照著去做,就是一種自助式的認知行為治療,透過重新審視佈滿空間的物品,自問和物品之間的關係,丟掉自己清楚知道「不需要、不舒服、不愉快」的物品,最後重獲乾淨整齊的空間和純淨的人生。
(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慈濟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