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紹祖 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
簡介
從心理學走進精神醫學,對大腦神經系統與認知、行為和情緒間的關聯深深著迷。希望透過藥物與心理治療,讓人們可以有「平穩的情緒」與「清晰的思緒」,能夠「去做該做的事,去做想做的事」。
經歷
1.國防醫學院航太醫學中心心理分析員
2.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病房主任、一般精神科主任
3.慈濟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相關文章列表
-
2025-07-12 05:30
AI時代新隱憂 機器人陪聊 醫示警恐加重精神疾病
32歲的L先生是1名程式設計師,3年前被診斷患有思覺失調症,當時他認為同事竊取他的程式碼,還聽到奇怪的聲音批評他。經過藥物與心理治療,他的病情穩定,生活看似回到正軌。因為AI告訴他所服用的藥物有許多副作用,2024年開始他停止服用藥物,並且迷上了與AI聊天機器人的對話,幾乎每天花數小時與AI「聊天」。他告訴AI:「我被政府監控!」AI回應:「我明白你的擔憂」。這樣的回答讓L先生誤以為AI認同他的想法,漸漸地,他開始相信自己是「AI選中的使者」,肩負拯救世界的使命。 -
2025-07-10 15:16
分科測驗登場》考前一夜比考試更關鍵! 醫授「不焦慮入睡術」
羅碧/核稿編輯明天就是全國大學分科測驗的大日子,對許多考生與家長而言,這一夜往往比考試本身還難熬。如何避免考前焦慮、睡不好,讓大腦明天能以最佳狀態應考?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建議,考生們考前不要再硬塞內容、練習腹式呼吸法,以及睡前不要吃太飽或餓肚子。 -
2025-02-21 05:30
保持心理健康 有助提升免疫力
藝人大S在日本因流行性感冒併發肺炎猝死異鄉,令許多人唏噓不已。門診中,有患者的心情因此大受影響,事實上,免疫力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著雙向的互動關係。一方面,心理狀態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另一方面,免疫系統的變化也會影響心理健康。 -
2025-01-10 05:30
寒冬酗酒 當心一醉不醒
近日,媒體報導苗栗某知名外商公司在尾牙活動中舉辦喝酒比賽,發生1名46歲的員工疑似因過量飲酒猝死於飯店廁所的憾事,不僅令人痛心,更暴露了許多人對急性酒精中毒及其危害的普遍忽視。 -
2025-01-04 05:30
車禍受傷 當心認知功能退化
25歲的小莉(化名)在大學畢業後,從事第1份工作時發生車禍,導致左腿骨折和腦震盪。經過手術治療後,她發現記憶力和專注力變差,這使得她在之後求職路上屢屢受挫。肇事者卻堅持不承擔小莉認知功能退化的責任,這讓小莉的情緒持續低落,因而就醫,經過數月的治療後,她的情緒改善,但認知功能依然未見起色。心理評估結果顯示,她的身心狀況達到了中度殘障的標準。 -
2024-12-27 05:30
錯誤認知 賭徒欲罷不能
20歲的小張讀大學時,開始接觸賭博。最初只是和同學們打打麻將,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賭博行為逐漸加重,開始線上博博弈,追求勝利帶來的快感。賭博不再只是娛樂,而是成為了他生活的中心。在父母為他支付地下錢莊的借貸時,小張多次承諾自己不會再賭博,但每次都無法遵守,他仍會在網絡上進行賭博,輸掉的錢也愈來愈多。 -
2024-10-18 05:30
秋冬易多愁善感? 恐季節性憂鬱症作祟
許久未見的小英(化名)前來門診,她表示,最近又陷入情緒低落、沒有活力的狀況,這與過去3年發生的情況相似。 -
2024-08-02 05:30
高溫影響身心 適時適量運動有夠Cool
今年夏天明顯比去年熱,溫度也在全台各地屢創新高。朋友說,他注意到「路怒症」的社會新聞特別多,他認為這跟天氣熱,大家沒有耐心有關,並問我:「這有科學根據嗎?」 -
2024-06-21 05:30
愛女罹被害妄想 雙親照顧起衝突
小桂(化名)大學畢業後,自行創立工作室接案。在校期間曾交往1名外籍男友,談了1場遠距戀愛。日前應男友邀請前往參加派對,返家後,就出現一些怪異行為,會自言自語、傻笑,也宣稱有人跟蹤她,躲在屋裡3天沒有吃飯,父母覺得她不對勁,帶她去A醫院就醫後,醫師懷疑是毒品造成的結果,進行尿液採檢後,處方一些藥物,父母又帶她到我的門診追蹤。 -
2024-04-13 05:30
美研究︰戀童症是加害人 也是受害人
近日有關戀童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有人問我:「『戀童』是一種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