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童誤吞鈕扣電池 恐奪命!醫談處置方針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最令大眾驚心,最難防範的幼童意外中,「誤吞異物」相當常見,而鈕扣電池因其相當常見,成為兒科醫師需要高度警戒的意外。吳昌騰表示,自己將鈕扣電池(Button Battery)稱是兒童誤食異物中的大魔王;同時提醒,誤食鈕扣電池並非單純的異物事件,而是一場可能在短短數小時內奪命的醫療急症。
吳昌騰在臉書粉專「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說明,2022年,美國一名6歲男童誤食冷氣遙控器中的鈕扣電池,最終造成嚴重的胃腸道損傷,永久影響消化功能。此事件經司法認定與製造商產品設計缺陷有關,家屬最終獲得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7億元)的和解金。此一案例提醒我們:誤食鈕扣電池不僅是單純異物事件,更可能引發致命傷害。
鈕扣電池在兒童誤食異物中佔有特別危險的地位。現實生活中,這類電池廣泛存在於遙控器、玩具、手錶、助聽器等家庭常見物品中。在美國,每年約有3500起鈕扣電池誤吞案例;而在法國,每年約有 1200 次急診就診與已證實的鈕扣電池誤食有關。
台灣也有相關案例,而這些案例可以因為病程變化,產生許多併發症而導致終身殘疾,甚至死亡。
「為什麼鈕扣電池這麼危險?」吳昌騰表示,與其他異物不同,鈕扣電池在誤食後可能短時間內即對周圍組織造成深層破壞,其致病機轉包含以下三種機制:
1. 電流產生水解反應:電池在食道黏膜產生微電流,造成水分解產生氫氧根離子,導致局部強鹼性化學灼傷。
2.壓迫性缺血壞死:電池嵌頓導致黏膜血流受阻,引發組織壞死。
3. 內容物洩漏造成腐蝕性傷害:鋰電池或鹼性電池中的重金屬與鹼性物質可直接侵蝕組織。
可怕的地方就在這些作用可在15分鐘內產生黏膜損傷,2小時內出現嚴重潰瘍與穿孔,導致後續高度致命的併發症。
兒童誤食鈕扣電池 釀多項高風險併發症
根據文獻案例統計,兒童誤食鈕扣電池後,在未能及時移除的情況下,可能出現下列嚴重甚至致命的併發症:
1. 食道狹窄、食道穿孔、氣管食道瘻管。
2. 縱膈腔炎(可致感染性休克,為高死亡率急症)。
3. 聲帶麻痺。
4. 主動脈食道瘻管。
此外還可能發生氣胸、椎間盤炎、敗血症等全身性併發症,主動脈食道瘻管為最致命的併發症,一旦出血極難搶救。
搶救分秒必爭 醫師通常這樣做
吳昌騰表示,根據目前研究顯示,鈕扣電池停留時間與併發症發生率高度正相關。研究顯示:誤食後超過2小時仍未取出電池者,併發症顯著增加。以下為臨床標準化處置建議:
1. 初步處置與評估:懷疑誤食鈕扣電池即為醫療緊急事件,應立即送醫。急診時應進行頸部至腹部X光檢查以判定電池位置。若確認鈕扣電池嵌頓於食道,必須在2小時內完成內視鏡取出,不應延誤。
2.內視鏡取出:任何已知或高度懷疑嵌頓之病例,應直接轉送具備兒童內視鏡設備之三級醫療中心。
3.不建議觀察等待排出:若電池仍在食道,任何延遲都會導致不可逆損傷。
若鈕扣電池已進入胃部,可視情況觀察是否隨糞便排出,須密切追蹤X光變化。胃內嵌頓 >48小時或伴隨症狀者,應安排內視鏡取出。
最後吳昌騰提醒,誤食鈕扣電池並非單純的異物事件,而是一場可能在短短數小時內奪命的醫療急症。兒科急診醫師與第一線醫療人員,應熟悉此類事件的診療流程並建立警覺意識。對家長而言,更需了解「電池不是玩具」,預防永遠勝於搶救。
相關新聞請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