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3-19 16:38

    健康網》親子共跑別跑出病痛! 4招陪孩子健康跑

    葉立斌/核稿編輯準備進入涼爽的跑步季,許多路跑活動和親子馬拉松也即將開跑,你和孩子都準備好了嗎?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上發文分享 「親子跑步健康秘訣」,包含循序漸進的訓練量、熱身與收操、給孩子挑雙好跑鞋、跑步搭

  • 2025-03-04 18:51

    健康網》跳繩讓孩子多長1.5公分! 醫:不會改跳「它」也行

    沈莉馨/核稿編輯孩子的發育,是許多父母擔心的議題。禾馨小兒遺傳內分泌醫師陳菁兒在臉書專頁「菁兒醫師的成長花園。兒童成長&性早熟&基因檢測。」發影片表示,運動有助於長高,她引述宜蘭陽明大學1項研究指出,孩子每天跳繩30分鐘、持續20週,會比沒有跳的多長高1.5公分。若孩子不會跳繩也不用擔心,可以靠「開

  • 2025-02-17 13:06

    讓家長看懂青少年喜怒哀樂 竹縣3月推婚姻教育課程

    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以育有青少年子女者為對象,將在3月開設婚姻教育課程,邀請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的諮商心理師黃之盈一起來暢談「婚姻及教養議題」,希望幫助家長透過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學習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進一步幫助夫妻提升溝通技巧,共同經營穩定的婚姻關係。

  • 2025-01-30 13:14

    春節返鄉小孩胡鬧? 專家:善用「甜蜜點」減緩衝突

    春節假期許多家長帶著小孩返鄉,長途跋涉下大人小孩皆疲憊,若碰上小孩胡鬧,或在親友聚會間失控,然而《民法》已刪除家長「懲戒權」,管教成了家長頭痛難題;對此,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建議,家長千萬別「一巴掌」解決,可暫停讓雙方情緒和緩,並事先與孩子講好規矩,也善用孩子在意的「甜蜜點」,如玩手機、吃甜點等

  • 2025-01-04 15:12

    健康網》孩子在學校沒朋友怎麼辦? 心理師曝4招提升社交能力

    葉立斌/核稿編輯「我的孩子在學校沒朋友,怎麼辦?」這是許多家長共同的心聲。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在臉書專頁「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指出,孩子在人際互動中遭遇困難,不僅可能影響自信心,還可能對學業和情緒發展帶來挑戰,建議家長們耐心傾聽、多鼓勵孩子們參加團體活動,有助於增進孩

  • 2024-12-27 08:32

    健康網》早晨送孩子上學像打仗? 醫:做「1件事」更輕鬆

    黃宜靜/核稿編輯育有年幼孩子的家庭,每到早晨總上演1場送孩子上學兵荒馬亂的戲碼,催促聲、敲門聲此起彼落,有時也會傷了家庭和氣!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潔雯在臉書專頁指出,家長們可以透過「放音樂」這個簡單的方法,讓整個過程變得更輕鬆,緩和親子之間的緊張氣氛。

  • 2024-11-16 12:23

    屏基16名早產兒歡聚 早產兒媽媽:辛苦又甜蜜的負擔

    屏東基督教醫院今(16)天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16位早產兒回醫院歡聚一堂,並有超人氣的「OPEN!將」到場表演並到病房加油打氣,早產兒的媽媽說,照顧早產兒真的很辛苦,但卻是最甜蜜的負擔,感謝醫護人員的協助,一起守護早產兒平安健康長大。

  • 2024-10-28 05:30

    美國最新調查:3C育兒 腦容量變小

    不少家長習慣把孩子交給「3C保母」,專家指出,過度使用3C產品不僅會讓「腦容量」變小,還會削弱腦神經的連結,讓大腦變得單一、僵化,尤其容易偏向視覺區域的刺激,進而壓縮語言和認知等其他區域的發展空間。10歲前是大腦快速增長階段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昨天舉辦第4屆兒童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聽語系主

  • 2024-10-13 10:54

    政府助攻育兒! 全台設立103處社區教保資源中心

    父母育兒常遭遇各種難題,教育部國教署今年共計補助20個地方政府設立103處社區教保資源中心,由各幼兒園提供豐富的活動及講座,其中16縣市共30處更同時設立學前特教諮詢服務據點,提供特教諮詢服務及親子講座,持續推展社區活動及擴展教保服務,提供幼兒適性學習及親子互動時間。

  • 2024-09-08 17:40

    健康網》孩子沉迷3C怎辦?美諮商師:父母可以這樣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台灣家長對於「3C育兒」的作法很抗拒,卻又在孩子嘗到好玩的手機遊戲甜頭後,捱不住孩子耍賴,只得給他們玩。實際上,美國父母也想知道如何教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美國一位心理諮商師認為,很多情況不是孩子沉迷3C不甩父母,而是父母也沉迷3C,孩子找不到人只能滑手機。

  • 2024-09-08 15:51

    健康網》小孩長不高怎麼辦? 心理師:受4大因素影響

    葉立斌/核稿編輯孩子的發育,是許多父母關注的焦點,尤其是身高。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在臉書專頁「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發文指出,4大身心平衡關鍵會影響孩子的長高因子,身高焦慮、過度關注、親子互動方式 ,以及生活習慣。

  • 2024-08-26 17:56

    體感互動遊戲機 小朋友趁候診學健康知識

    高醫岡山醫院小兒科候診區引進體感互動遊戲機,減緩小病人等待看診的焦慮緊張,同時透過遊戲增長健康知識。高醫岡山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怡真表示,最初設計小兒科候診區時,就思考打破以往在候診區擺電視供病人和家屬觀看的模式,因此首度在院內打造「健康小尖兵-體感互動遊戲機」,3歲以上兒童都可透過簡單的體感互動進

  • 2024-08-19 11:29

    暑假倒數!桃園醫院提點「收心」 解決收假症侯群

    暑假進入尾聲,中小學將於30日開學,經過2個月的假期,許多孩子晚睡晚起、過度放鬆,生活作息變得混亂,衛福部桃園醫院職能治療師陳昱伶建議,家長可提前幫助孩子「收心」,有助於順利回到校園生活,避免收假症候群的困擾,也提供4個輕鬆收心小秘訣,包括恢復規律作息、安排適當活動、合理使用3C產品、聊聊暑假美好回

  • 2024-05-07 17:44

    愛盲基金會培力服務 助力視障媽媽伴孩子成長

    為了照顧孩子,媽媽們常常忙到焦頭爛額,對於有視覺障礙的母親們,如何自立同時還要照顧孩子,更是一道困難的題目。愛盲基金會為此推動「愛盲生活自主培力計畫」,提供視障者5大服務,囊括媽媽產前到產後的協助,還有醫療與政府資源媒合等,讓視障者也能自立、陪伴孩子成長。

  • 2024-04-13 20:05

    健康網》青春期的孩子更喜歡和同伴相處? 醫:不必過於擔心

    沈莉馨/核稿編輯許多父母會發現孩子上了國中之後,不再緊緊依賴父母,這讓他們充滿了疑慮和不安,擔心「親子關係疏遠」、「孩子不再需要父母親」等問題。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表示,在青少年時期,父母親仍然是孩子情感上重要的依賴,但他們同時也在找尋自身能力、建立自我形象,當發現孩子更願意與同伴相處,這

  • 2024-03-30 09:30

    健康網》小孩冷熱大人霧煞煞? 玉米式穿法及「這樣」做

    葉立斌/核稿編輯最近天氣變化大,感覺在一週內感受到春夏秋冬,這樣的天氣很難幫小孩穿衣服。醫師傑登表示,健康兒童的代謝能力和體溫和成人不同,有時阿嬤覺得冷吱吱,但小孩卻滿頭汗。若孩子是還不能溝通的,穿好後等10分鐘,摸摸脖子和背後。可通溝的,穿好後1分鐘問小孩冷還是熱。而台灣的氣候建議用「玉米式穿法」

  • 2024-03-23 12:12

    健康網》4類「教養風格」您是哪一型? 專家:權威民主型較好

    羅碧/核稿編輯管教孩子永遠是家長的難題,可能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對小孩很民主,但孩子還是抱怨管太多。管教方式有很多種,各位爸媽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教養風格嗎?語言治療師表示,有學者根據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與「接納」程度劃分,歸納出4個不同類型的教養風格,分別是:權威民主型、專制獨裁型、放任溺愛型和忽視

  • 2024-03-21 13:39

    健康網》自家小孩總是學不來? 可用「VARK模型」提高成效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家的寶貝小孩也有學不起來,或是靜不下學習的狀況嗎?語言治療師在臉書專頁「BaeGo培果教育」及網站發文表示,每個人都有擅長的學習模式。紐西蘭的教育學家Neil Fleming開發了VARK模型,將學習類型分為4種:Visual、 Auditory、 Read-Write、Kines

  • 2024-03-20 20:05

    健康網》幫孩子「耗電」打發時光 心理師教室內遊戲好點子

    羅碧/核稿編輯若碰上下雨天、長假期可以做哪些活動幫孩子「放電」?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在臉書粉專「蔡百祥臨床心理師」中發文指出,可以嘗試這4種室內小遊戲:設置障礙賽、尋寶遊戲、走走鋼索、投籃。設置障礙賽:給孩子設定一些身體活動的挑戰,像是「請單腳跳過走廊,然後踮腳回來」;使用洗衣籃、枕頭或家

  • 2024-03-09 18:24

    健康網》上學匆忙還遲到? 實施「4步驟」準時到校

    沈莉馨/核稿編輯開學已經過好一陣子,不知不覺就到了學期中,家中寶貝適應好上學的節奏了嗎?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在臉書專頁「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發文表示,早晨例行程序複雜,只要稍不留意可能就延誤上學。但親子間可以透過:確定早晨例行程序、找到適合的方法、共同設定目標及互相討論。簡單4步驟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