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23 09:34

    9旬嬤置雙膝關節後能深蹲 5月追隨粉紅超跑遶境

    台中市后里區一名91歲阿嬤長年務農,雙膝關節嚴重退化,去(2024)年底痛到幾乎不能走,每個禮拜都到診所打止痛針,卻都沒有效果,由於她罹患三高還心律不整,擔心手術有風險,醫師會同其他科別先治療心臟問題,評估後確認穩定,在白沙屯媽祖遶境前,進行手術,阿嬤回診檢查,術後四個月,能自在走路,還能輕鬆深蹲,

  • 2025-04-13 14:08

    健康網》跑步傷膝? 研究打臉:跑者關節炎風險低於一般人

    黃宜靜/核稿編輯許多人害怕跑步傷膝蓋,認為久了會得退化性關節炎,甚至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分享,1項超過89000名跑者與走路者的大型研究發現,每天跑步超過1.8METhr(約12公里/週),相較於不運動或運動量較少者,退化性關節炎風險下降約15-18%。

  • 2025-03-24 09:46

    獨家》3千病患不再是遊牧民族 骨科名醫黃鐙樂醫院啟用

    台中知名膝關節手術名醫黃鐙樂,前年底遭醫院無預警解雇,引發已掛號至少3000名病患恐慌,黃喊話醫療不中斷,一度短暫易地醫美診所並暫駐太平區醫院看診;其在北屯區的自建骨科醫院,終於在近日正式落成啟用,患者能穩定就醫,也紛紛在其臉書粉專留言加油打氣,「終於不用再當遊牧民族」。

  • 2025-03-11 20:58

    健康網》膝蓋痛可能是內側皺壁症候群 中醫點名這些運動

    羅碧/核稿編輯很多人膝蓋疼痛就以為是退化性或風濕性膝關節炎,中醫師王大元指出,其實也有可能是因為膝蓋內側反覆摩擦,造成的內側皺壁症候群,如果你喜愛路跑、打籃球、踢足球、重訓或騎腳踏車,更容易發生內側皺壁症候群。王大元在臉書專頁「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說明,皺壁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殘留在膝關節滑膜腔中,

  • 2025-03-09 13:56

    健康網》退化性關節炎好困擾 修復軟骨營養素一次看

    黃宜靜/核稿編輯退化性關節炎就像是一台「潤滑不良的機器」,軟骨是關節的潤滑劑,一旦磨損就容易出現卡住或生鏽(疼痛與僵硬);對此,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建議,補充膠原蛋白、葡萄糖胺、軟骨素、Omega-3脂肪酸、維生素D與鈣,可以保護、修復軟骨,減輕退化性關節炎症狀。

  • 2025-02-26 09:43

    搬磚蹲下如棒球選手! 86歲嬤置換3次人工關節

    2026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在昨(25)日剛結束,台灣隊順利搭上正賽末班車。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王芳英表示,棒球選手髖關節穩定度若控制不夠好,會影響手肘健康,使用過度、受力不平均便會受傷,等到年紀大逐漸磨損,疼痛感便會加劇。王芳英舉例,一名86歲的婦人,因年輕在工地搬磚、晚年種香菇工作

  • 2025-01-13 10:55

    7旬婦雙膝關節退化 醫提醒:姿勢不良、體重增負荷

    彰化73歲黃女士雙膝疼痛近10年,一次國外旅行突然疼痛難耐,返國檢查已至第3期退化性關節炎,經在高雄進行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又能開心到處旅遊。醫生呼籲,調整姿勢正確及維持理想體重,可預防退化性關節炎。高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副院長簡松雄指出,黃女士喜愛與朋友到過內國外各地旅遊,因需久站久走,雙膝疼

  • 2024-12-30 14:11

    半月板治療新突破! 北醫附醫從膠水黏傷口發想登期刊

    美國職棒大聯盟洛杉磯天使隊球星楚奧特(Mike Trout)及巴西足球巨星內馬爾(Neymar)都曾因半月板破裂成為焦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研究團隊以組織膠水黏合撕裂傷口發想,研發出特殊的注射式組織膠,可望為半月板損傷治療帶來突破,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國際生物大分子期刊》(Internat

  • 2024-12-26 20:32

    健康網》膝蓋痛還喀喀響? 6指標中3項代表老化報到

    沈莉馨/核稿編輯退化性膝關節炎不只是老人家及停經婦女的專利!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吳育葳指出,運動傷害、體質過重都容易使關節軟骨磨損,造成關節退化提早到來。若有膝蓋疼痛且伴隨下述6點中的3點以上,表示膝關節已出現老化現象。包含:年齡大於50歲、早晨起床膝關節僵硬少於30分鐘、活動時發出聲響、壓痛、腫大

  • 2024-11-15 12:57

    「椎弓解離」害運動員疼痛 3運動要注意:游泳入列

    熱愛運動的民眾或運動員在運動生涯中,受傷或勞損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像是膝關節、腿部肌群、手部關節,這些都是相當常見的運動傷害部位。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指出,其中有一項運動傷害,可能很多人比較不熟悉,那就是「椎弓解離」,尤其特別容易發生在體操、游泳、排球進行大角度拉伸背部動作的運動員身上。

  • 2024-10-05 13:09

    骨折癒合竟變O型腿 保膝手術助找回健走人生

    61歲的藍先生10多年前因車禍左腿骨折,近年左膝疼痛越來越嚴重,甚至變成「O型腿」,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忍了將近2年才決定就醫,北醫附醫骨科部團隊透過客製化的膝關節保留手術和3D列印技術,採取「保膝不換膝」的方式,成功矯正他的膝關節,不僅保住了原本的膝蓋,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 2024-10-01 12:26

    9旬修女膝關節退化難跪禱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讓她感覺年輕

    台中一名90歲修女,隨著年紀增長,膝關節退化越來越嚴重,就連每天例行跪禱儀式都感到力不從心,趕緊就醫治療。經評估後,醫師考量她對手術開刀接受度低,建議採用自費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AI Cells),經注射患部,1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讓她笑說「感覺年輕許多」!

  • 2024-09-21 05:30

    機械手臂輔助置換人工膝關節 老農喜迎新「膝」人生

    65歲的林先生在30年前,一場意外車禍之後,造成左大腿骨及小腿骨骨折,當時父母因擔心留下後遺症,不敢讓他動刀,沒想到隨著年紀增長,左下肢出現嚴重變形,走路時雙腳疼痛不已。經由X光檢查,發現他的下肢膝關節軟骨嚴重磨損、變形(圖1),需手術治療。

  • 2024-08-28 17:51

    告別企鵝步!13歲男孩X型腿矯正變直、長到175

    13歲的張小弟在2、3年前發現運動時膝蓋會碰撞跌倒、走路像企鵝,膝蓋外翻、站不直,確診是中度的X型腿,接受輔具等保守治療未改善,且X型腿更明顯,去年接受導引式鋼板矯正手術,調整膝關節角度恢復正常,術後1年移除鋼板,恢復筆直雙腿,身高也從165,長高到175公分,運動也不再卡卡,開心上國中,健保為有條

  • 2024-08-27 05:30

    關節退化未必要換膝 高位脛骨矯正術可改善

    膝關節退化未必要換膝,新竹一名50歲女患者長期為膝蓋內側疼痛所苦,醫生診斷為第4期的退化性關節炎合併內翻膝(O型腿),改用健保可給付的高位脛骨矯正手術,先把O型腿矯正,分散膝蓋內側過多壓力後,改善長期疼痛。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威仁表示,膝關節因年齡而產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症狀,嚴重若需動

  • 2024-08-26 10:32

    膝關節退化不一定需換膝!高位脛骨矯正術助保膝

    一名50歲熟女長期為膝蓋內側疼痛所苦,雖藥物搭配復健雙管齊下仍不見明顯改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威仁以X光檢查確認她是第4期的退化性關節炎合併內翻膝(O型腿)後,改用健保可給付的高位脛骨矯正手術,先把O型腿矯正正常腿型,以此分散內側過多壓力,來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壽命,改善患者長期的疼痛問

  • 2024-08-23 05:30

    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 重拾好膝蓋

    前排球國手陳小姐因教學不慎、未妥善熱身示範動作,傷及膝關節,痛到坐輪椅就醫,發現雙膝軟骨嚴重磨損,造成中度退化性關節炎,2年前接受「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將再生軟骨細胞填充軟骨空洞,恢復關節功能,重返選手之路。再生細胞填充空洞 恢復關節功能

  • 2024-08-22 18:11

    膝關節變身術 前排球國手重返選手之路

    前排球國手陳小姐因教學不慎、未妥善熱身示範動作,傷及膝關節,痛到坐輪椅就醫,發現雙膝軟骨嚴重磨損,造成中度退化性關節炎,2年前接受「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將再生軟骨細胞填充軟骨空洞,恢復關節功能,重返選手之路。台中榮總運動醫學科主任陳超平表示,膝關節因受傷、老化或過度使用,造成膝關節軟骨缺損

  • 2024-08-17 05:30

    踝關節旋轉成形術 截肢女重拾膝望站起來

    15歲的林妹妹,在1次嚴重的交通事故中,右腿遭受了嚴重的創傷性截肢,膝關節下方處被截成兩段,受損嚴重。傳統方法可能需要膝上截肢,但考量她的年紀,醫療團隊決定採用異位移植和分階段旋轉成形術的結合技術,來拯救她的腿及重建膝關節的功能。醫療團隊先將受損的腿部組織臨時移植到另外一條腿,以確保血液供應的穩定,

  • 2024-08-16 13:44

    健康網》穿錯鞋恐傷膝蓋、脊椎 醫曝「挑鞋4原則」減低負荷

    沈莉馨/核稿編輯你是否有走路逛街一整天腳底痠痛到不行的經驗?或是因為工作需求要長時間站立走動,常常感覺膝蓋不適?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表示,人在走路及站立時,腳底和膝關節需要承受很大的重量,容易對脊椎與膝蓋造成負擔。因此,選對鞋子相當重要,嚴可倫分享挑選好鞋4原則,鞋跟不過高、鞋底有厚度、鞋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