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0 20:32
健康網》輕熟女被釘書針刺手 傷口腫到2倍大揪「1疾病」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30歲女子在使用釘書機時,不小心被釘書針刺到,掛號治療並且吃了2-3天消炎藥緩解後,便自行停藥。不料,停藥幾天後,竟發現手指又開始腫起來,甚至腫成2倍大,且有末端還有麻木的感覺,因而再次就醫。醫師檢查竟發現,女子患有中度糖尿病,但她卻不知道。
-
2025-01-19 05:30
嬰兒頸部腫脹 呼吸窘迫快送醫
8個月大的小均在就醫前1週,開始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但是精神活力都很好,不過,就醫前2天,他的胃口變差,於是家人到他來看急診。在急診室,醫師注意到他的頸部腫脹。吸氣時,會發出奇怪的聲音。血液生化檢驗顯示白血球數量與發炎指數偏高,於是安排頭頸部的電腦斷層。電腦斷層顯示咽後和側咽區有膿瘍,呼吸道幾乎被
-
2025-01-19 05:30
解決靜脈曲張 意外擺脫健忘症
1名50歲的女病患進入診間時表示,小時候曾經遭遇過一場嚴重的腦部外傷,導致學業一度中斷。當她重新回到學校時,竟然連最基本的加減乘除和注音符號都必須從頭學起,但她沒有放棄,努力地追趕同齡人的步伐。成年後,進入職場,她發現記憶力似乎比別人差許多,剛剛別人說的話,轉眼間就會忘記。這樣的健忘問題不僅影響她的
-
2024-11-03 05:30
靜脈曲張微創手術 60歲患者找回行動力
1名年近60歲患者長期在洗衣店工作,經常需要搬運厚重的衣物至頂樓曬乾,並且長時間站立,這使得他的雙下肢出現嚴重的靜脈曲張問題。靜脈曲張導致他的雙腿沉重感逐漸加重,尤其是在工作後,感覺尤為明顯,這讓他倍感不適。除了沉重感之外,患者的下肢經常腫脹和疼痛,這些症狀嚴重影響了他的日常生活品質。
-
2024-10-16 09:51
婦人常打破碗碟 一查罹類風濕關節炎
1名42歲婦人近來因手指關節腫痛無力,盛裝飯菜時經常摔破碗碟,覺得有異求醫,經診斷婦人罹患類風濕關節炎而不自知,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多個手指關節有關節炎,且連兩手的腕關節都發炎,經免疫藥物治療,已大幅緩解類風濕關節炎的痛苦,整個療程健保給付。
-
2024-10-06 10:07
扭傷用彈性繃帶防腫脹! 正確使用不傷肌肉
不少民眾熱愛運動,但稍不注意,可能導致扭傷,扭傷後常使用彈性繃帶先減少肌肉負擔。不過,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提醒,使用彈性繃帶務必正確,以免對肌肉造成傷害。苗縣府衛生局表示,扭傷常伴有腫脹、瘀傷、疼痛與關節不穩等情況,甚至還會影響日常行動,「彈性繃帶」就是利用繃帶本身材質的彈力產生的物理加壓效果,對扭傷部
-
2024-09-25 05:30
鬱血性皮膚炎 當心靜脈功能不全
1位約65歲的女病患因左腳踝皮膚發癢已經半年了,前來就醫。她曾經嘗試各種止癢藥膏,甚至看過皮膚科,但症狀始終沒有好轉。除了皮膚癢,左腳到了下午還會腫脹並伴隨痠痛。被轉介到血管外科進行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問題的根源其實是下肢的靜脈功能出現問題。
-
2024-09-23 05:30
運動腳踝反覆扭傷 至少修護6週少跑跳
30歲的年輕男性一拐一拐走入診間,他說:「醫師,這不知道是第幾次了,都是在打籃球跳起來落地的時候,腳踝就扭到,每一次都痛個1-2週就好了,只是最近次數越來越多,腳踝反覆扭到,快不能打球了。」腳踝扭傷這件事很常見,幾乎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驗,而大部分的人單純休息就會痊癒,如果還有症狀,搭配復健跟護踝也有
-
2024-09-11 13:40
健康網》「隱匿性骨折」照X光難揪 醫教預防、應對
葉立斌/核稿編輯「醫師,我這邊之前照過X光,看起來沒骨折,怎麼過了一個多月還是又腫又痛,寸步難行?」醫師陳鈺泓表示,這種狀況通常是「隱匿性骨折」,常發生骨頭的細小裂縫或難以察覺的位置,好發於小孩、老人及運動員身上。當疼痛超過2到3週,即使X光片顯示正常也應進一步檢查。並要保護脆弱部位、攝取足夠鈣質及
-
2024-09-08 05:30
久坐腳腫脹 隱性靜脈曲張侵蝕日常
1名年約30歲的女病患走進診間,自述雙腳腫脹不適已經持續1年。由於她的母親也有靜脈曲張問題,因此特意從外縣市前來求診。她從事行政工作,長時間久坐,導致雙腿越來越容易腫脹,小腿經常出現痠麻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儘管外觀上沒有明顯的靜脈突起,但超音波檢查顯示她的大隱靜脈有擴張的情況(圖1)。經過微創靜脈
-
2024-09-03 12:01
父肉身護2歲兒重摔斷腿 高壓氧治療助加速恢復
苗栗縣田姓男子日前外出旅遊,抱著2歲兒下公園階梯時不慎跌跤,肉身護兒、緊抱沒有鬆手,但也造成男子左腳骨折,經就近轉回衛福部苗栗醫院醫治,接受手術及輔助性高壓氧治療後,恢復狀況良好,順利出院。衛福部苗栗醫院骨科醫師汪家成表示,手術後肢體腫脹通常會持續4-6週,主要原因是周邊血液循環受損,可能是血管直接
-
2024-08-08 19:41
健康網》李洋曾「疲勞性骨折」拚到奧運雙金! 醫:早期不易發現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灣羽球「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在2024巴黎奧運摘金舉國歡騰,其中李洋曾曝高中因腳趾疲勞性骨折,練球都無法練。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表示,疲勞性骨折是慢慢累積而成的,因此在早期通常症狀不明顯,大部分的疲勞性骨折都不需要開刀,只要有充分休息、降低訓練量,約1-3個月骨頭就能自然癒
-
2024-07-31 13:18
看了奧運躍躍欲試 醫揭「彈繃、肌貼」使用撇步
2024年巴黎奧運熱烈激戰,觀眾看得熱血沸騰,不少選手貼著顯眼的「肌內效貼布」,這種色彩繽紛的「肌貼」除了能穩定、支撐關節,還能在運動時促進肌肉張力,不過醫師提醒,民眾觀賽後躍躍欲試,若想自己使用「肌貼」,應先了解肌理構造,避免對肌肉造成傷害。
-
2024-07-23 05:30
下肢疼痛夜難眠 微創靜脈手術重拾無痛人生
60歲的李先生,5年來一直被右腳的腫脹和緊繃感所困擾。這種不適感逐漸加劇,並伴隨著右臀和右髖部的嚴重痠痛及灼熱感。2年前,為了緩解症狀,他接受了雷射靜脈曲張手術,雖然當時有短暫的改善,但不久後症狀再次惡化。近來,李先生的右踝內側出現了一個難以癒合的傷口(圖1)。無論如何換藥,傷口總是難以癒合,疼痛更
-
2024-07-19 05:30
喉嚨痛到無法進食 竟是深頸部感染
1名41歲的男性病患因右側喉嚨疼痛前來就診。病患一直抱怨很痛,痛到幾乎無法吃東西。張口檢查只見咽喉處有點充血發紅,使用咽喉內視檢查時,發現右方側咽處明顯腫大併有黃色膿狀分泌物。發炎化膿 住院3週抗生素治療這類咽喉部腫脹合併有膿汁分泌物的情況,馬上想到是深頸部感染。迅速將病患轉送到急診部門,安排電腦斷
-
2024-07-10 20:11
健康網》發燒出疹卡介苗處腫脹? 川崎氏症上門恐傷「心」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1歲多的孩子反覆高燒3日,四肢、身體見紅疹就醫,起初孩子父母以為是玫瑰疹,不過,醫師發現其紅疹不是從軀幹開始擴散到四肢,且手、腳掌腫脹,還發現孩子卡介苗區域也明顯腫脹,因而推測是川崎氏症,果真在2日後至他院就診時確診。醫師提醒,川崎氏症好發5歲以下孩子,若出現疑似症狀盡速就醫,搶
-
2024-05-01 16:55
健康網》痛風病程4階段 醫:尿酸值偏高是發作前兆
葉立斌/核稿編輯過去痛風常見於飲食高蛋白、高脂肪、高酒精的人群,又被稱為貴族病、酒肉病。隨著現代生活水準越來越優渥,痛風也落入尋常百姓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宥達提醒,痛風病程分為4階段,在血液檢查看到尿酸值偏高為第一階段,等到關節疼痛時已經進入第二階段,到第四階段慢性痛風關節炎
-
2024-04-30 20:53
屏基引進自體軟骨修復再生技術 膝關節炎患者術後能追「粉紅超跑」
深受膝關節炎所苦的民眾不在少數,屏東基督教醫院骨科引進由工研院與台大醫院聯手研發的「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再生技術」,病人術後3個月就能正常行走,半年後回到球場上,還有患者上個月參加白沙屯媽祖遶境。膝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膝關節在長期承受重力或遭遇外傷,使關節軟骨退化,進而造成軟骨磨損而使膝關節
-
2024-04-28 16:18
50歲壯男膝蓋「喀喀叫」 醫籲勿輕忽半月板損傷
50歲的王先生身體健壯,偶爾參加各地的馬拉松比賽,但左膝的疼痛最近困擾著他,起初膝蓋活動後容易腫脹積水,後來膝蓋出現彈響聲,還會有卡住的情況。王先生來到恩主公醫院骨科求診,診斷為膝蓋外側半月板桶柄状撕裂(bucket-handle tear,BHT),經骨科主治醫師施胤全安排膝關節鏡半月板縫合手術後
-
2024-04-20 14:02
謠言終結站》鹽水漱口治牙周病? 醫苦笑「真的沒用」
沈莉馨/核稿編輯不少人有牙周病的困擾,但網路上卻傳出鹽水漱口、抹橄欖油、敷牙膏等方式,可以治療牙周病?中和漾潔牙醫診所院長蕭閎懋直言,這些方法都沒效!雖說漱口、刷牙可能讓發炎的腫脹感暫時緩解,但造成發炎主因「牙結石」還是躺得好好的,可能之後又會開始發炎、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