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隱匿性骨折」照X光難揪 醫教預防、應對

2024/09/11 13:40

醫師解釋,隱匿性骨折是指那些在影像檢查上,不容易被發現的骨折,因為這些骨折並不一定會造成骨頭明顯的移位或變形;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解釋,隱匿性骨折是指那些在影像檢查上,不容易被發現的骨折,因為這些骨折並不一定會造成骨頭明顯的移位或變形;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醫師,我這邊之前照過X光,看起來沒骨折,怎麼過了一個多月還是又腫又痛,寸步難行?」醫師陳鈺泓表示,這種狀況通常是「隱匿性骨折」,常發生骨頭的細小裂縫或難以察覺的位置,好發於小孩、老人及運動員身上。當疼痛超過2到3週,即使X光片顯示正常也應進一步檢查。並要保護脆弱部位、攝取足夠鈣質及維生素D、注意運動等。

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發文指出,聽到骨折,會聯想到腫脹、疼痛及肢體變形,但其實並非所有骨折都會產生明顯位移。

陳鈺泓說明,隱匿性骨折是指那些在影像檢查上,不容易被發現的骨折,因為這些骨折並不一定會造成骨頭明顯的移位或變形。症狀和一般骨折類似,可能包括持續的腫脹、疼痛、瘀青,甚至是活動受限。這些症狀在受傷後數週內可能會持續存在,並且在活動或承重時會感到加劇疼痛。

MRI、電腦斷層影像更詳盡

他表示,由於受限於設備的先天限制,隱匿性骨折在X光上較難診斷,通常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例如核磁共振(MRI)或電腦斷層,能夠提供更詳細的骨骼結構資訊。不過,某些情況下,第一時間仍不容易被診斷,可能在後續幾週至數月追蹤,才可較清楚知道骨折處。

原則上隱匿性骨折的治療方法與一般骨折相似,通常包括休息、冰敷以及疼痛管理。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護具或石膏固定,甚至進行手術來加速恢復。

針對隱匿性骨折,醫師建議患者可以多攝取鈣質、維生素D,以此強化骨骼;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針對隱匿性骨折,醫師建議患者可以多攝取鈣質、維生素D,以此強化骨骼;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應對全攻略 復健也重要

針對隱匿性骨折,陳鈺泓提供預防及應對建議,包含:

●注意身體警訊:若受傷後持續疼痛超過2到3週,即使X光顯示正常,也應考慮進一步檢查; 特別留意運動後異常的疼痛或腫脹,可能是壓力性骨折的徵兆。

●保護易受傷部位:進行高衝擊運動時,穿著合適的防護裝備;老年人應注意防跌,如安裝扶手、移除地毯等絆倒風險。

●均衡飲食和運動:攝取足夠鈣質和維生素D,強化骨骼;進行適度的負重運動,增加骨密度。

●恢復期注意事項:應避免過度施力於受傷部位,遵循醫師建議的復健計劃,逐步恢復活動。

陳鈺泓提醒,要記住預防勝於治療。若有任何疑慮,請及時就醫,不要輕忽持續的疼痛。適當的預防和及時的診治,可以大大減少隱匿性骨折對生活的影響。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