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5-13 05:30

    少女吃藥治療青春痘 竟罹藥物性食道炎

    16歲周姓少女臉上出現青春痘,到皮膚科診所拿藥膏與抗生素治療,沒有想到2天後,卻出現胸口悶痛與灼熱感,且出現吞嚥不順、無法進食,家人趕緊帶她到醫院就診,經安排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赫然發現食道中段有明顯潰瘍,確診為罕見的「藥物性食道炎」,所幸經藥物治療後順利康復。

  • 2025-05-13 05:30

    主動脈瓣膜狹窄險猝死 開「心」手術救回一命

    48歲的陳女士6個月前活動時出現胸悶、喘不過氣的症狀,甚至數度接近昏倒送醫,但她仍不以為意,直到去醫院檢查心臟超音波,發現罹患「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若坐視不理,恐有猝死風險,緊急轉診至醫院治療後,醫師採取微創6公分開胸手術,更換人工主動脈瓣膜與人工血管,陳女士術後1天即轉入普通病房,復原良好。

  • 2025-05-12 20:29

    健康網》孩子考前壓力大 醫籲家長別「踩雷」抗焦慮有撇步

    羅碧/核稿編輯國中會考在本週六(5/17)登場,身心科門診近期有些家長帶著「考前焦慮」的學生求診,不僅晚上睡不好、白天沒胃口,甚至出現胸悶、頭暈、腹痛等身心合併症狀。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醫師鄭佳益指出,這是常見的考前焦慮症狀,其實隱藏孩子們對「失敗」的恐懼,並提醒家長千萬不要「不斷提醒『這次很重要、一

  • 2025-05-12 12:58

    48歲女輕忽胸悶半年 竟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險猝死

    陳女士今年48歲,6個月前活動時出現胸悶、喘不過氣的症狀,甚至數度接近昏倒送醫,但她不以為意,直至超音波檢查發現罹患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隨時有猝死風險。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凱文採微創6公分開胸方式,更換人工主動脈瓣膜與人工血管,術後1天,陳女士轉入普通病房,加速術後復原。

  • 2025-05-12 10:46

    韓賢光心因性猝死》多無事前症狀! 反覆出現7警訊要注意

    相關新聞請見資深音樂人韓賢光病逝上海 享壽67歲黃宜靜/核稿編輯資深音樂人韓賢光日前因暈倒送醫插管搶救,家屬稍早發出訃聞,表示,韓賢光不幸於今(12)日凌晨3時54分在中國上海因突發心因性猝死病逝,享壽67歲。衛福部雙和醫院指出,其實許多心因性猝死並沒有事前症狀,但若反覆出現胸悶胸痛、心悸、昏倒、呼

  • 2025-05-09 19:27

    心臟無阻塞仍不適胸悶?醫曝關鍵在「這裡」

    羅碧/核稿編輯胸悶不一定是冠狀動脈阻塞所致!醫師莊武龍表示,有些患者雖然心導管檢查結果正常,但仍有胸悶症狀,可能是心臟「小血管病變」惹的禍。莊武龍今(9)日於臉書發文,指出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小血管若大範圍病變,仍會影響心臟血流,導致功能惡化,甚至出現胸痛、喘不過氣等狀況。

  • 2025-04-23 05:30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多喝溫水有助化痰

    35歲的李先生是上班族,近期因天氣變化頻繁,開始出現陣發性咳嗽,特別是晚上入睡後咳得更厲害,甚至影響到家人休息。他以為只是小感冒,於是自行購買止咳藥水服用,卻未見明顯改善。2週後,他的咳嗽仍未緩解,甚至開始感到胸悶,擔心是否肺部出了問題,於是前往醫院就診,經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後咳嗽,在對症下藥,並適

  • 2025-04-14 15:09

    冠狀動脈嚴重鈣化 氣球震波碎石打通血管

    78歲林姓老翁長期洗腎,近月反覆出現胸悶、胸痛,做心導管檢查發現左前降支血管有重度鈣化阻塞,先後嘗試高壓氣球、刀片氣球與鑽石旋磨術都無法擴張血管,最終由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政翰評估後,患者自費使用冠狀動脈氣球震波碎石術處置,手術不到1小時順利完成,術後血流恢復正常,隔天就出院返家。

  • 2025-04-09 16:31

    健康網》工作久坐愛駝背? 醫教4招擺脫痠痛、胸悶

    黃宜靜/核稿編輯現代人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或低頭滑手機,駝背已不再只是體態上的小問題,更可能成為影響全身健康的「職業病」。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指出,駝背讓人感覺疲憊,還可能引發肩頸痠痛、頸椎退化、下背痛,出現胸悶與呼吸不順,建議調整工作環境、強化核心肌群、適時伸展活動、養成正確坐姿,擺脫駝背不

  • 2025-03-31 10:22

    32歲男規律運動又養生 跑馬拉松昏倒2次竟是心梗

    32歲男子平時除了跑步,還會進行重訓等運動,並且每年健檢,吃保健食品養生,日前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卻突然暈倒了2次,到醫護站休息後,仍然感到胸悶和呼吸喘,因此緊急送急診;經心電圖檢查,醫師判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執行心導管手術,在搶通血管後放置1支支架,手術約1個小時,患者恢復狀況良好,術後第3天就出院

  • 2025-03-17 10:40

    呼吸困難易喘 醫示警:恐是冠狀動脈疾病

    1名70多歲務農長者出現呼吸困難、易喘及虛弱無力等症狀,原以為是自然老化、新冠肺炎後遺症,然症狀日益嚴重,子女安排健康檢查下,意外發現心律不整,醫師詳細評估,更發現其患有冠狀動脈疾病。經醫病溝通後,病患接受心導管檢查及治療後,症狀和體力明顯改善,恢復正常生活繼續務農,甚至和子女一同爬山,完成來回11

  • 2025-03-13 05:30

    膠囊心臟節律器 助9旬翁恢復心律

    92歲王姓老翁近日突出現胸悶、頭暈、氣喘、心跳過慢,甚至連坐著都會暈眩,經檢查後發現,其心臟每分鐘跳動少於40次,因心跳過慢,心臟無法有效輸送血液和氧氣,導致昏厥等不適症狀,醫師建議自費採用「膠囊心臟節律器」手術,傷口小、恢復快,術後心跳即趨於穩定。

  • 2025-03-09 11:11

    健康網》沈富雄曾突發心梗! 國健署:「這」症狀易輕忽

    黃宜靜/核稿編輯85歲前立委沈富雄日前在新聞節目中透露,日前搭捷運時感到胸悶,就醫檢查為心肌梗塞,所幸及時就醫,進行心導管手術,現已慢慢恢復正常生活。國健署曾提醒,「輕微胸悶」是最危險的心臟病警訊!半數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的前1個月內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部悶痛狀況,但許多患者容易因輕忽,而錯過就醫

  • 2025-01-26 10:00

    年節噎到、心梗風險增 消防員教急救秘訣

    年節期間許多民眾喜愛吃如麻糬等甜食,但年長者等吞嚥較困難的的族群,必須注意可能被異物噎到,緊急時必須以哈姆立克法協助排除異物或壓胸進行急救;而天氣寒冷也易發生心肌梗塞,嘉義縣消防局建議民眾可自學相關急救方式,緊急時進行施做,並立即通報119。

  • 2025-01-19 14:48

    健康網》異常疲憊、腹痛要小心! 醫示警8大「猝死」症狀

    黃宜靜/核稿編輯寒冬溫差大、氣溫低,恐「傷心」害猝死;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整理8大猝死前的徵兆,包括:胸悶、呼吸困難、極度疲勞、心悸、頭暈,甚至是有盜汗、腹痛、睡眠問題等症狀,應特別留意,這些可能是心臟供血不足的猝死前兆之一,尤其是在寒冬,切勿忽視,並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 2025-01-19 13:25

    長庚接手大同醫院後首例心導管手術 患者年前康復出院

    58歲吳先生元旦當天在診所洗腎時,覺得胸悶、端坐呼吸症狀加劇,合併有噁心嘔吐的狀況,於當日下午4時被送至大同醫院急診就醫,院方緊急啟動緊急心導管手術,這是長庚接手大同醫院首日即成功完成第1例緊急心導管治療,而吳先生也於昨(18)日康復出院。

  • 2024-12-06 05:30

    寒冬哮喘復發 中醫穴位按摩+食補調養

    隨著氣溫驟降,哮喘患者的發作頻率顯著增加,尤其是在清晨寒冷的空氣中,常會出現胸悶、氣喘,甚至呼吸困難的情況。針對這樣的問題,中醫強調「內外兼調」,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與食補,不僅可以緩解哮喘症狀,還能調整體質,恢復氣血平衡。緩解哮喘症狀 恢復氣血平衡

  • 2024-11-22 05:30

    8旬翁心臟亂亂跳 心房顫動作祟

    台南1名80歲阿公罹患糖尿病多年,6年前開始出現心律不整,並伴隨胸悶、呼吸喘,確診為心房顫動併心臟衰竭,最近半年就反覆進出醫院多達5、6次,經醫師檢查左右心房略為擴大,連續性心電圖呈現心房顫動合併心房撲動,在自費接受脈衝場消融電燒手術後,恢復良好,心律穩定,心臟不再亂跳。

  • 2024-11-21 05:30

    就醫突心肌梗塞 急裝支架通血管救命

    菸齡20年的45歲曾姓男子,近來常覺得胸悶,到醫院門診準備安排檢查時,突然失去意識,喪失呼吸心跳,醫護人員趕緊進行CPR(心肺復甦術),並啟動葉克膜維生後安排心導管檢查,發現左前降支冠狀動脈阻塞高達99%,趕緊置放支架打通,前後歷經2小時搶救,幸運救回一命。

  • 2024-11-20 09:52

    搶命!醫院內心肌梗塞失去呼吸心跳 2小時打通血管救命

    台中一名菸齡20年的45歲曾姓男子,近來常覺得胸悶,日前到到醫院門診準備安排檢查時,突然失去意識,且沒有呼吸心跳,醫護人員趕緊進行CPR(心肺復甦術),並啟動葉克膜維生後安排心導管檢查,發現左前降支冠狀動脈阻塞高達99%,趕緊置放支架打通,前後歷經2小時搶救,幸運救回一命,術後並恢復意識逐漸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