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3 05:30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多喝溫水有助化痰
35歲的李先生是上班族,近期因天氣變化頻繁,開始出現陣發性咳嗽,特別是晚上入睡後咳得更厲害,甚至影響到家人休息。他以為只是小感冒,於是自行購買止咳藥水服用,卻未見明顯改善。2週後,他的咳嗽仍未緩解,甚至開始感到胸悶,擔心是否肺部出了問題,於是前往醫院就診,經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後咳嗽,在對症下藥,並適
-
2025-04-14 15:09
冠狀動脈嚴重鈣化 氣球震波碎石打通血管
78歲林姓老翁長期洗腎,近月反覆出現胸悶、胸痛,做心導管檢查發現左前降支血管有重度鈣化阻塞,先後嘗試高壓氣球、刀片氣球與鑽石旋磨術都無法擴張血管,最終由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政翰評估後,患者自費使用冠狀動脈氣球震波碎石術處置,手術不到1小時順利完成,術後血流恢復正常,隔天就出院返家。
-
2025-04-09 16:31
健康網》工作久坐愛駝背? 醫教4招擺脫痠痛、胸悶
黃宜靜/核稿編輯現代人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或低頭滑手機,駝背已不再只是體態上的小問題,更可能成為影響全身健康的「職業病」。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指出,駝背讓人感覺疲憊,還可能引發肩頸痠痛、頸椎退化、下背痛,出現胸悶與呼吸不順,建議調整工作環境、強化核心肌群、適時伸展活動、養成正確坐姿,擺脫駝背不
-
2025-03-31 10:22
32歲男規律運動又養生 跑馬拉松昏倒2次竟是心梗
32歲男子平時除了跑步,還會進行重訓等運動,並且每年健檢,吃保健食品養生,日前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卻突然暈倒了2次,到醫護站休息後,仍然感到胸悶和呼吸喘,因此緊急送急診;經心電圖檢查,醫師判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執行心導管手術,在搶通血管後放置1支支架,手術約1個小時,患者恢復狀況良好,術後第3天就出院
-
2025-03-17 10:40
呼吸困難易喘 醫示警:恐是冠狀動脈疾病
1名70多歲務農長者出現呼吸困難、易喘及虛弱無力等症狀,原以為是自然老化、新冠肺炎後遺症,然症狀日益嚴重,子女安排健康檢查下,意外發現心律不整,醫師詳細評估,更發現其患有冠狀動脈疾病。經醫病溝通後,病患接受心導管檢查及治療後,症狀和體力明顯改善,恢復正常生活繼續務農,甚至和子女一同爬山,完成來回11
-
2025-03-13 05:30
膠囊心臟節律器 助9旬翁恢復心律
92歲王姓老翁近日突出現胸悶、頭暈、氣喘、心跳過慢,甚至連坐著都會暈眩,經檢查後發現,其心臟每分鐘跳動少於40次,因心跳過慢,心臟無法有效輸送血液和氧氣,導致昏厥等不適症狀,醫師建議自費採用「膠囊心臟節律器」手術,傷口小、恢復快,術後心跳即趨於穩定。
-
2025-03-09 11:11
健康網》沈富雄曾突發心梗! 國健署:「這」症狀易輕忽
黃宜靜/核稿編輯85歲前立委沈富雄日前在新聞節目中透露,日前搭捷運時感到胸悶,就醫檢查為心肌梗塞,所幸及時就醫,進行心導管手術,現已慢慢恢復正常生活。國健署曾提醒,「輕微胸悶」是最危險的心臟病警訊!半數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的前1個月內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部悶痛狀況,但許多患者容易因輕忽,而錯過就醫
-
2025-01-26 10:00
年節噎到、心梗風險增 消防員教急救秘訣
年節期間許多民眾喜愛吃如麻糬等甜食,但年長者等吞嚥較困難的的族群,必須注意可能被異物噎到,緊急時必須以哈姆立克法協助排除異物或壓胸進行急救;而天氣寒冷也易發生心肌梗塞,嘉義縣消防局建議民眾可自學相關急救方式,緊急時進行施做,並立即通報119。
-
2025-01-19 14:48
健康網》異常疲憊、腹痛要小心! 醫示警8大「猝死」症狀
黃宜靜/核稿編輯寒冬溫差大、氣溫低,恐「傷心」害猝死;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整理8大猝死前的徵兆,包括:胸悶、呼吸困難、極度疲勞、心悸、頭暈,甚至是有盜汗、腹痛、睡眠問題等症狀,應特別留意,這些可能是心臟供血不足的猝死前兆之一,尤其是在寒冬,切勿忽視,並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
2025-01-19 13:25
長庚接手大同醫院後首例心導管手術 患者年前康復出院
58歲吳先生元旦當天在診所洗腎時,覺得胸悶、端坐呼吸症狀加劇,合併有噁心嘔吐的狀況,於當日下午4時被送至大同醫院急診就醫,院方緊急啟動緊急心導管手術,這是長庚接手大同醫院首日即成功完成第1例緊急心導管治療,而吳先生也於昨(18)日康復出院。
-
2024-12-06 05:30
寒冬哮喘復發 中醫穴位按摩+食補調養
隨著氣溫驟降,哮喘患者的發作頻率顯著增加,尤其是在清晨寒冷的空氣中,常會出現胸悶、氣喘,甚至呼吸困難的情況。針對這樣的問題,中醫強調「內外兼調」,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與食補,不僅可以緩解哮喘症狀,還能調整體質,恢復氣血平衡。緩解哮喘症狀 恢復氣血平衡
-
2024-11-22 05:30
8旬翁心臟亂亂跳 心房顫動作祟
台南1名80歲阿公罹患糖尿病多年,6年前開始出現心律不整,並伴隨胸悶、呼吸喘,確診為心房顫動併心臟衰竭,最近半年就反覆進出醫院多達5、6次,經醫師檢查左右心房略為擴大,連續性心電圖呈現心房顫動合併心房撲動,在自費接受脈衝場消融電燒手術後,恢復良好,心律穩定,心臟不再亂跳。
-
2024-11-21 05:30
就醫突心肌梗塞 急裝支架通血管救命
菸齡20年的45歲曾姓男子,近來常覺得胸悶,到醫院門診準備安排檢查時,突然失去意識,喪失呼吸心跳,醫護人員趕緊進行CPR(心肺復甦術),並啟動葉克膜維生後安排心導管檢查,發現左前降支冠狀動脈阻塞高達99%,趕緊置放支架打通,前後歷經2小時搶救,幸運救回一命。
-
2024-11-20 09:52
搶命!醫院內心肌梗塞失去呼吸心跳 2小時打通血管救命
台中一名菸齡20年的45歲曾姓男子,近來常覺得胸悶,日前到到醫院門診準備安排檢查時,突然失去意識,且沒有呼吸心跳,醫護人員趕緊進行CPR(心肺復甦術),並啟動葉克膜維生後安排心導管檢查,發現左前降支冠狀動脈阻塞高達99%,趕緊置放支架打通,前後歷經2小時搶救,幸運救回一命,術後並恢復意識逐漸康復。
-
2024-10-29 09:48
健康網》染黴漿菌退燒就沒事? 中醫:小心久咳、氣喘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幾週黴漿菌感染比例逐漸攀升,常見症狀有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呼吸急促、肌肉痠痛等。雲鼎中醫診所院長陳玫汝指出,感染初期會有低燒情況,與感冒相似,但退燒後可能會反覆咳嗽,甚至持續好幾個月,多為乾咳,可能伴有少量痰。嚴重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或胸悶的情況,且過敏兒容易併發氣喘問題。
-
2024-10-24 05:30
僅手麻不覺胸悶胸痛 42歲男心肌梗塞併發中風
42歲林姓男子日前起床發現左手麻木,雖尚能正常行走和講話,但在家人勸說下,仍到醫院掛急診,他不覺得胸悶、胸痛,但自左胸延伸到肩膀手臂的麻麻刺刺感,讓醫師不敢掉以輕心,緊急檢查確認是心肌梗塞併發中風,立即安排心導管治療與血栓溶解,並放置心臟支架搶回一命。
-
2024-10-17 11:06
健康網》防心血管疾病奪命 女性使用3藥物需謹慎
羅碧/核稿編輯心肌梗塞、中風和靜脈栓塞是常見心血管疾病,預防之道在於控制三高、遠離菸害、維持標準體重和規則運動,而女性在使用荷爾蒙藥物、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時,務必和醫師充分討論藥物效果與風險,遵從醫囑使用,以獲最佳治療效果。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姝含在該院醫訊中指出,栓塞是心血管事件的本質,如心
-
2024-10-09 05:30
心電圖正常 35歲男抱娃上樓心絞痛 心血管竟阻塞8成
35歲陳姓新手爸爸,日前抱著剛出生小孩上樓換尿布,結果才走到2樓就感到胸悶、心絞痛,休息後狀況雖好轉,但妻子仍催促就醫,心電圖檢查顯示正常,但醫師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後,卻發現波形異常,進一步檢查後安排心導管支架手術,順利打通已阻塞80%的左後迴旋支血管,讓他鬆了一口氣。
-
2024-09-26 21:47
礦工醫院院長猝逝》心肌梗塞7大症狀 頭暈、胸悶是警訊
羅碧/核稿編輯基隆礦工醫院院長黎慶福今天(26日)傍晚在加護病房搶救病患,幫病患插管順利救起,心肌梗塞發作倒臥在地,護理人員見狀立刻急救,給予電擊及施打強心針,無奈仍回天乏術,不治身亡;醫師指出,心肌梗塞常見7大症狀分別為,胸痛或胸悶、喘、心絞痛、上腹痛、冒冷汗、頭暈、噁心嘔吐,應立即就醫救治。
-
2024-09-26 21:16
礦工醫院院長猝逝》防心梗奪命 小心6壞習慣
羅碧/核稿編輯基隆礦工醫院院長黎慶福今(26日)傍晚在加護病房搶救病患,幫病患插管順利救起,不料他在一旁休息時,竟因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倒臥在地,護理人員見狀立刻急救,給予電擊及施打強心針,無奈仍回天乏術,不治身亡。據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台灣平均每22分鐘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離世,並提醒以下6個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