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膠囊心臟節律器 助9旬翁恢復心律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92歲王姓老翁近日突出現胸悶、頭暈、氣喘、心跳過慢,甚至連坐著都會暈眩,經檢查後發現,其心臟每分鐘跳動少於40次,因心跳過慢,心臟無法有效輸送血液和氧氣,導致昏厥等不適症狀,醫師建議自費採用「膠囊心臟節律器」手術,傷口小、恢復快,術後心跳即趨於穩定。
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劉崢偉表示,一般老年人心跳應維持在每分鐘50次以上,王姓老翁因年紀較大,體力恐無法負荷裝設「傳統永久性心律調節器」,才建議採用「膠囊心臟節律器(簡稱膠囊)」治療。
長期洗腎、化療患者享健保給付
膠囊採無導線設計,透過鼠蹊部靜脈置入鞘管後,利用導引管將膠囊放置於右心室中膈上即可,因體積僅花生米大,手術只需30分鐘至1小時,且無須劃開鎖骨下方肌膚製作囊袋,放置電池,可避免傳統「永久性心律調節器」手術因導線或囊袋所衍生的感染、氣血胸等併發症。
膠囊心臟節律器手術傷口小、術後恢復快,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等傷口癒合能力較差的群體,且術後無須擔心表皮傷口破損或癒合不良等情況。
劉崢偉說,傳統永久性心律調節器手術,雖有健保給付,但手術複雜、耗時較長,傷口要3至7天恢復,術後並需密切追蹤傷口情況,感染及併發症的風險較大。不過,膠囊目前僅限長期洗腎、化療等患者才享有健保給付,費用較高,令許多患者卻步。
最近季節交替、早晚溫差大,血壓易上升,引發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劉崢偉提醒高齡者應格外注意保暖,並早晚監測血壓,若出現胸悶、頭暈、心悸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